旋转体和固定体间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4030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体和固定体间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其主要包括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于一体的机架焊接装配和接收装置安装部件,其机架焊接装配由底板、立板、倒U形边框、圆环形板、梯形板、电机安装板、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代替原有的适用于碳刷滑环方式和无线电容耦合方式的机架结构,工作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结构,尤其涉及适用于安检CT系统中的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业
中,有很多应用场合需要将旋转体上的数据信息传输到固定体上,典型的应用如在安检CT系统中,在对被检对象进行检测时,需要实时地将旋转体上检测到的信息高速可靠地传输到固定体上。随着具有多排X光探测器的安检CT系统在实际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检测数据大大增加,业界采用了无线电 容耦合的方式来代替上述的碳刷滑环方式,但是无线电容耦合的电磁场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电压、电流和电磁场的干扰,因此高速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以及传输速率受到限制和影响。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还提出了基于光学的信号传输系统,如在公开号为CN101716082A中,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的用于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的高速高可靠性数据传输系统,尤其适用于工业CT、安检CT系统或医用CT系统中,以实现将旋转体上的检测数据高速高可靠地传输到固定体上,该高速高可靠性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设置在旋转体上的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沿旋转体圆周方向上的若干个激光发射装置;设置在固定体上的若干个反射镜;设置在固定体上的激光接收装置。而目前适用于碳刷滑环方式和无线电容耦合方式的机架结构已不能满足公开号为CN101716082A中提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体和固定体间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旨在提供一种适合于无线激光通信的用于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的高速高可靠性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包括机架装配和接收装置安装部件;所述的机架装配包括底板、立板、倒U形边框、圆环形板、梯形板、电机安装板、若干个肋板等;所述的底板平铺在整个机架装配底部;所述的立板中心位置有通孔,立板底部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立板上部与倒U形边框形状相匹配也呈倒U形;所述的倒U形边框围绕立板上部倒U形轮廓固定连接并保持与立板垂直;所述的梯形板可由左右两件组成,左右两件分别与倒U形边框左右两侧对接,并与底板垂直连接固定;所述的若干个肋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板上,肋板围绕立板通孔中心且沿通孔弧线均匀分布,并与倒U形边框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圆环形板中心与立板通孔中心保持同心,圆环形板的背面与若干肋板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电机安装板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底板、梯形板固定连接成一体,电机安装板安装位置可在机架右下角。所述的接收装置安装部件可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环形盘式结构的接收装置安装盘,其上设置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收装置的安装座,接收装置安装盘与机架装配进行固定连接;另一种由若干接收装置安装板组成,各接收装置安装板分别与机架装配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架装配及各部件的连接,可以采用钢板通过焊接工艺方式连接而形成的,但不局限于焊接这种工艺方式,也可采用螺接或铆接等工艺方式形成;本专利技术相比于已有的机架,如适用于碳刷滑环方式和无线电容耦合方式的机架,工作可靠,结构更简单、紧凑,空间布局更为合理,通过样机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实验验证了结构刚性完全能满足系统功能和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机架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但不局限于焊接这种工艺方式;本专利技术机架结构既适便于研制实验阶段及时、方便更改,也满足于批量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机架结构和呈盘状的接收装置安装部件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是图I从A— A处的左剖视图;图3是机架装配100的结构和接收装置安装板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是机架装配100的结构和接收装置安装板示意图的俯视图,图5是机架装配100的结构和接收装置安装板示意图的左视图,图6是机架装配100的结构和接收装置安装板示意图的局部视图;图中标记分别表示100-机架装配,200-接收装置安装部件,101-底板,102-立板,103—倒U形边框,104—圆环形板,105—梯形板,106—接收装置安装板,107 —电机安装板,108-肋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架主要由机架装配100和接收装置安装部件200构成。如图3 6所示,本实施例中机架装配100包括底板101、立板102、倒U形边框103、圆环形板104、梯形板105、若干个接收装置安装板106、电机安装板107、若干个肋板108等,它们之间均为固定连接。底板101为工字形形状,平铺在整个机架焊接装配100底部;立板102中心位置有通孔,立板102底部垂直固定在底板101上,立板102上部与倒U形边框103形状相同,也呈倒U形;倒U形边框103围绕立板102上部倒U形轮廓固定并保持与立板102垂直;梯形板105左右两件分别与倒U形边框103左右两侧对接,并与底板垂直连接固定;若干个肋板108垂直固定在立板上并按立板102通孔中心均匀分布,并与倒U形边框连接成一体;圆环形板104中心与立板102通孔中心保持同心,圆环形板104的背面与若干肋板108焊接成一体;电机安装板107固定在机架右下角,与底板101、梯形板105连接成一体。接收装置安装部件200,是一种为环形盘式结构的接收装置安装盘,其上设置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收装置的安装座,接收装置安装盘与机架装配100进行固定连接,并与立板102通孔中心保持同心。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机架主要由机架装配100和接收装置安装部件200构成。所述的接收装置安装部件200通过定位销和螺栓与机架装配100进行定位连接。其中,机架装配100主要由底板101、立板102、倒U形边框103、圆环板104、梯形板105、电机安装板107、若干肋板108等构成。机架装配100是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而成的。首先,在底板101上垂直焊接立板102 ;然后围绕立板102焊接倒U形边框103和梯形板105,在立板102上按立板102通孔中心均匀分布焊接若干肋板108,各肋板108既保证与倒U形边框103、梯形板105与立板102垂直,又加强了整个机架装配100的强度和稳定性;再以立板102通孔中心,在肋板108上焊接圆环形板104,使圆环形板104与若干肋板108和立板102连接成一体;最后在机架右下角焊接电机安装板107,使其与底板101、梯形板105连接成一体。接收装置安装部件200,由若干个接收装置安装板106组成,各接收装置安装板106分别焊接在机架装配100上。底板101上留有一定数量的通孔,便于与底座(另外设计)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包括机架装配和接收装置安装部件; 所述的机架装配包括底板、立板、倒U形边框、圆环形板、梯形板、电机安装板、若干个肋板; 所述的底板平铺在机架装配底部; 所述的立板中心位置有通孔,立板底部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立板上部与倒U形边框形状相匹配也呈倒U形; 所述的倒U形边框围绕立板上部倒U形轮廓固定连接并保持与立板垂直; 所述的梯形板可由左右两件组成,左右两件分别与倒U形边框左右两侧对接,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体和固定体之间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机架,包括机架装配和接收装置安装部件;所述的机架装配包括底板、立板、倒U形边框、圆环形板、梯形板、电机安装板、若干个肋板;所述的底板平铺在机架装配底部;所述的立板中心位置有通孔,立板底部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立板上部与倒U形边框形状相匹配也呈倒U形;所述的倒U形边框围绕立板上部倒U形轮廓固定连接并保持与立板垂直;所述的梯形板可由左右两件组成,左右两件分别与倒U形边框左右两侧对接,并与底板垂直连接固定;所述的若干个肋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立板上,肋板围绕立板通孔中心且沿通孔弧线均匀分布,并与倒U形边框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圆环形板中心与立板通孔保持同心,圆环形板的背面与若干肋板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的电机安装板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底板、梯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接收装置安装部件,为环形盘式结构的接收装置安装盘,其上设置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收装置的安装座,所述的接收装置安装盘与机架装配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锋王稷徐圆飞温子宽田子夜刘念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