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030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板上固定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子,所述两个滚子上方滚动接触有活动支座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通过将滚子直接穿过支撑板,而支撑板又固定在基板上,这样当设备受热膨胀时,滚子可以灵活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座
,尤其是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
技术介绍
支座可以用来支撑设备,目前支座底部的滚轮采用弹簧拉紧装置,如图I 3所示,用弹簧6连接支撑板3与翼板7来固定住滚子4,支撑板3与基板I非固定连接,这样当设备在受热膨胀时虽然可以在基板I上滚动,但由于弹簧6拉力过紧导致滚子4不能灵活滚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因受热膨胀导致的支座底 部移动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可以让支座自由灵活的滚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子,所述两个滚子上方滚动接触有活动支座架。作为优选,所述滚子为两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通过将滚子直接穿过支撑板,而支撑板又固定在基板上,这样当设备受热膨胀时,滚子可以灵活转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支座底部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支座底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I的A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图4的B处放大图。图中1.基板,2.地脚螺栓,3.支撑板,4.滚子,5.活动支座架,6.弹簧,7.翼板。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4 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板1,基板I通过地脚螺栓2固定在地面上,基板I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滚子4,两个滚子4上方滚动接触有活动支座架50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滚子4直接穿过支撑板3,而支撑板3又固定在基板I上,这样当设备受热膨胀时,滚子4可以灵活转动,不再受弹簧6拉紧而卡死,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翼板7和弹簧6,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包括基板(I),所述基板(I)通过地脚螺栓(2)固定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I)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板(3),所述两个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子(4),所述两个滚子(4)上方滚动接触有活动支座架(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4)为两个。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板上固定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子,所述两个滚子上方滚动接触有活动支座架。本专利技术的支座底部滚轮装置通过将滚子直接穿过支撑板,而支撑板又固定在基板上,这样当设备受热膨胀时,滚子可以灵活转动。文档编号F16M11/06GK102889455SQ2012103413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睿 申请人: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座底部滚轮装置,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通过地脚螺栓(2)固定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支撑板(3),所述两个支撑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子(4),所述两个滚子(4)上方滚动接触有活动支座架(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睿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