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939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体,其在更换从动轮时不需要对驱动轴和从动轮进行铰孔的同时加工,且用1个部件构成从动轮,能够在现场简易地更换从动轮。铰孔(35)形成于圆盘部(22)的轴向一端面,第1销(36)以使第1倾斜面(36a)朝向圆盘部(22)的旋转方向且使第1倾斜面突出的方式被插入铰孔中并被圆盘部保持,销收纳孔(38)形成在绳轮(30)的轴向另一端面并收纳第1销的突出部,内螺纹部(39)形成为与销收纳孔同轴且将绳轮的轴向一端侧与销收纳孔连通,第2销(37)以使第2倾斜面(37a)与第1倾斜面相接的方式配置在销收纳孔中,压入螺栓(40)螺合于内螺纹部(39),将第2销按压在第1销上,安装螺栓(33)将绳轮紧密固定于圆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动轮以与驱动轴同轴且能够共转的方式安装在驱动轴上的旋转体,特别是,涉及能够简易地进行从动轮的更换的将扭矩从驱动轮传递至从动轮的扭矩传递机构。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电梯中,轿厢连结并固定于绳索的一端,该绳索卷绕于由曳引机驱动旋转的绳轮上,对重连结并固定于绳索的另一端,轿厢和对重能够在井道内升降。并且,由于需要使绳轮的轴心与曳引机的输出轴的轴心一致地将绳轮固定于输出轴,因此,将绳轮热压固定于输出轴。另外,绳轮通过螺栓固定在输出轴上。此外,被打入在绳轮和输出轴上通过同时加工而打开的铰孔中的销接收来自输出轴的转矩,从而抑制了绳轮相对于输出轴的偏离的产生。另外,以往的曳引机的绳轮由环状的绳轮主体和分割片构成,所述环状的绳轮主体安装于曳引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分割片分别在周面部具有绳索用槽,以包围绳轮主体的周围的方式进行配设,并且,以往的曳引机的绳轮具备:固定部件插入孔,其具有设置在分割片的侧面部的圆锥状倾斜面;固定部件保持部,其与该固定部件插入孔对置地设置在绳轮主体上;以及固定部件,其具有与固定部件插入孔的圆锥状倾斜面接触的圆锥状倾斜面,由固定部件保持部保持并以该圆锥状倾斜面按压固定部件插入孔的圆锥状倾斜面,将分割片固定在绳轮主体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以往的曳引机的绳轮中,固定部件插入孔的圆锥状倾斜面与固定部件的圆锥状倾斜面配合的配合部承受转矩,从而抑制了绳轮相对于输出轴的偏离的产生。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9-012444号公报在此,绳轮会由于绳索而发生磨损,因此需要更换。并且,绳轮的更换是在现场进行的作业。可是,在以往的电梯中,将新的绳轮热压固定于输出轴之后,需要在绳轮和输出轴上通过同时加工来形成铰孔。并且,难以在现场进行铰孔的同时加工,从而难以在现场进行绳轮的更换。另外,在以往的曳引机的绳轮中,仅对分割片进行更换,不需要在现场进行铰孔的同时加工。可是,在以往的曳引机的绳轮中,由于需要将以包围绳轮主体的方式配设的多个分割片全部以使分割片的周面部位于以曳引机的输出轴的轴心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的方式固定于绳轮主体上,因此,更换作业变得繁杂,难以在现场进行绳轮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在更换从动轮时不需要对驱动轴和从动轮进行铰孔的同时加工、且用1个部件构成从动轮、从而在现场能够简易地更换从动轮的旋转体。本专利技术的旋转体具有:驱动轴;以及从动轮,该从动轮由1个部件构成,并以与上述驱动轴同轴且能够共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驱动轴,上述旋转体具备:铰孔,其孔方向为上述驱动轴的轴向,形成于上述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面;第1销,其被制作成外周面为圆筒面且一端面为与垂直于轴心的平面交叉的第1倾斜面的柱状,并以使上述第1倾斜面朝向上述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且使上述第1倾斜面突出的方式被插入上述铰孔中,而被保持在上述驱动轴上;销收纳孔,其直径比上述铰孔大,孔方向为上述从动轮的轴向,形成于上述从动轮的轴向另一端面,并收纳上述第1销的突出部;内螺纹部,其直径比上述销收纳孔大,且与上述销收纳孔同轴地将上述从动轮的轴向一端侧与上述销收纳孔连通;第2销,其被制作成外周面为圆筒面、一端面为与轴心垂直的平面、且另一端面为具有与第1倾斜面相同的倾斜角度的第2倾斜面的柱状,并以使一端侧位于上述内螺纹部内且上述第2倾斜面与上述第1倾斜面相接的方式配置在上述销收纳孔中;压入螺栓,其螺合于上述内螺纹部,将上述第2销按压在上述第1销上;以及安装螺栓,其将上述从动轮紧密固定于上述驱动轴。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原有的从动轮卸下后,将新的从动轮与驱动轴同轴地安装在驱动轴上,并借助安装螺栓将新的从动轮紧密固定于驱动轴。接下来,将第2销插入销收纳孔中,并将压入螺栓螺合于内螺纹部。然后,按照设定好的紧固扭矩将压入螺栓紧固,由此,第2销在第1销的第1倾斜面上滑动,与销收纳孔的内周面相接而被固定,从动轮的更换结束。因此,不需要对驱动轴和从动轮进行铰孔的同时加工,且用1个部件构成从动轮,因此,能够在现场简易地更换从动轮。【附图说明】图1是对具备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电梯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标号说明22:圆盘部(驱动轴);30:绳轮(从动轮);33:安装螺栓;35:铰孔;36:第1销;36a:第1倾斜面;37:第2销;37a:第2倾斜面;38:销收纳孔;39:内螺纹部;40:压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对具备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电梯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图,图2是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体的曳引机的重要部位的剖视图。在图1中,电梯具备:曳引机10,该曳引机10设置于在井道1的上部形成的机房2中;轿厢3和对重4,该轿厢3和对重4以能够升降的方式配设在井道1内;以及绳索5,该绳索5卷绕于由曳引机10驱动旋转的绳轮30上。卷绕于绳轮30上的绳索5的一端在井道1内垂下并与轿厢3连结,绳索5的另一端卷绕在反绳轮6上,在井道1内垂下并与对重4连结。并且,由于曳引机10的驱动,轿厢3和对重4能够在井道1内升降。接下来,参照图2对曳引机10的结构进行说明。曳引机10具备:马达部11,其由定子12以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在定子12的内周侧的转子20构成;制动器28 ;以及绳轮30,其安装于马达部11。并且,绳轮30构成从动轮。定子12具备:圆环状的定子铁芯13;以及定子线圈14,其安装于定子铁芯13。定子铁芯13被从固定部件15的轴向一端向径向外部突出的凸缘部16保持,并与固定部件15同轴且一体地构成。转子20具备:转子主体21,其由圆盘部22以及从圆盘部22的外周部向轴向一侧突出并与圆盘部22 —体地形成的圆筒状的后轭23构成;以及磁铁24,其配设在后轭23的外周面上。关于转子主体21,圆盘部22经由轴承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从固定部件15的轴心位置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支承轴17支承,并且,使后轭23位于定子铁芯13的内周侧,将转子主体21配置成与定子12同轴。此外,圆盘部22的轴向另一端角部被切除,形成有小径的绳轮保持部22a。并且,绳轮保持部22a的外周面形成为以圆盘部2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筒面。另外,圆盘部22成为马达部11的输出轴,并构成驱动轴。制动器28以与后轭23的内周面(制动面)相互面对的方式设置在固定部件15的外周面上,将制动片29按压在制动面上,对转子20进行制动。绳轮30被制作成圆环状,且在外周面上形成有绳索用槽。绳轮30被热压固定并安装于绳轮保持部22a上,并通过安装螺栓33紧密固定于圆盘部22。由此,绳轮30被安装成与圆盘部22同轴。在此,参照图3对圆盘部22与绳轮30之间的扭矩传递机构进行说明。铰孔35孔方向为圆盘部22的轴向,形成在位于圆盘部22的绳轮保持部22a的外周侧的与圆盘部22的轴心垂直的平面上。并且,第1销36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转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体,上述旋转体具有:驱动轴;以及从动轮,该从动轮由1个部件构成,并以与上述驱动轴同轴且能够共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驱动轴,其中,上述旋转体具备:铰孔,其孔方向为上述驱动轴的轴向,形成于上述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面;第1销,其被制作成外周面为圆筒面且一端面为与垂直于轴心的平面交叉的第1倾斜面的柱状,并以使上述第1倾斜面朝向上述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且使上述第1倾斜面突出的方式被插入上述铰孔中,而被保持在上述驱动轴上;销收纳孔,其直径比上述铰孔大,孔方向为上述从动轮的轴向,形成于上述从动轮的轴向另一端面,并收纳上述第1销的突出部;内螺纹部,其直径比上述销收纳孔大,且与上述销收纳孔同轴地将上述从动轮的轴向一端侧与上述销收纳孔连通;第2销,其被制作成外周面为圆筒面、一端面为与轴心垂直的平面、且另一端面为具有与第1倾斜面相同的倾斜角度的第2倾斜面的柱状,并以使一端侧位于上述内螺纹部内且上述第2倾斜面与上述第1倾斜面相接的方式配置在上述销收纳孔中;压入螺栓,其螺合于上述内螺纹部,将上述第2销按压在上述第1销上;以及安装螺栓,其将上述从动轮紧密固定于上述驱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泽正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