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6368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目的是针对钢塑复合管道设备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和存在问题,在不增加其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同时,保证整个调节机构受力的合理性与调节操作的方便。该装置包括固定座、可相对固定座移动的调节支架、位于调节支架下方的驱动机构、位于调节支架上方的被调节对象;被调节对象在调节支架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固定参照移动;固定座水平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相对固定座位置的支撑螺栓,固定座两侧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左右位置的侧面顶紧锁定螺栓。在出现故障时,容易实现内、外模具的轴向相对分离,以便于检修;也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位置的调整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调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可具体应用在某种钢塑复合管道生产线上、其成型模具的支撑调节及锁定,方便(管道成型模具的)检修、更换等,亦可应用到其它类似的相关领域中。
技术介绍
在某种钢塑复合管道生产线上,其成型模具的支撑调节主要采用固定式支架,SP下层与地基固定,上层可进行各方向调节、锁定。但当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更换时,必须将内、外模具等全部拆下,吊装、拆卸多有不便,尤其不适合多种规格兼容同一条生产线的情形。另有一种可移动的三层结构的调节装置,最上层仅负责左右移动调节,中间层仅负责上下及前后高低的调节。其结构不仅复杂,调节繁琐,且受力明显不合理,调节、锁定的作用力直接传递到了驱动机构的结构上,容易导致驱动机构的结构受损以及调整好后的位置出现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钢塑复合管道设备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和存在问题,在不增加其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同时,保证整个调节机构受力的合理性与调节操作的方便,提供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可相对固定座移动的调节支架、位于调节支架下方的驱动机构、位于调节支架上方的被调节对象;被调节对象在调节支架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固定参照移动;固定座水平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相对固定座位置的支撑螺栓,固定座两侧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左右位置的侧面顶紧锁定螺栓。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用于钢塑复合管道设备生产,所述驱动机构与调节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并带动调节支架做前后的直线移动。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是电机加丝杠的驱动方式,或是气缸或油缸系统的驱动方式。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丝杠在直线导轨上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综合了现有固定支架和可移动支架(装置)的优点,在新增了可移动驱动机构的情况下,未增加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保证了整个调节机构受力的合理性与调节操作的方便。在钢塑复合管道设备的生产、调试过程中,当出现模具内堆丝、卡丝或产品异常等故障时,可在不断线的情况下,停机后通过移动基架很容易实现内、外模具的轴向相对分离,以便于检修;也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实时位置的调整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从而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结构图;图中1.固定座,2.调节支架,3.驱动机构,4.被调节对象(外模),5.固定参照(内模),6.支撑螺栓,7.锁紧螺栓,8.侧面顶紧锁定螺栓,9.驱动丝杠(或气\油缸),10.直线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1、可相对固定座I移动的调节支架2、位于调节支架2下方的驱动机构3、位于调节支架2上方的被调节对象4 ;被调节对象4在调节支架2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固定参照5移动;通过固定座I水平面上的支撑螺栓6能够调整调节支架2相对固定座I的位置,通过固定座I两侧面上的侧面顶紧锁定螺栓8能够调整调节支架2的左右位置;驱动机构3可以是电机加丝杠形式,也可以是气缸或油缸系统的驱动方式;驱动机构3与调节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并带动调节支架2在导轨或导轴上做前后的直线移动。例如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丝杠9在直线导轨10上运动。装置的课移动结构部分(包括调节支架2、驱动机构3、被调节对象4)仅负责完成架体的直线运动,而在工作中不承受负荷。通过调整固定座I与调节支架2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实现支架上被调节对象4的上下、左右及前后高低的位置调整并锁定。工作时,在调节支架2与驱动机构3解锁后,通过两侧的多个(优选4个)支撑螺栓6,可以实现调节支架的上下及前后高低的调节;通过两侧固定座I上面的多个(优选4个)顶紧锁定螺栓8,可以实现支架的左右调节,进而最终保证被调节对象4、固定参照5(即内、外模具)在圆周方向的间隙均匀。等检查合格后,再将锁紧螺栓7紧固(优选4 6个)。当发现故障需要检修,或更换其它规格模具时,可先将各锁定螺栓松开,再将调节支架2 (包括被调节对象4)与驱动机构3通过辅助螺栓将其连接,在驱动丝杠9 (或气\油缸)的作用下,使被调节对象4、固定参照5(即内、外模具)沿直线导轨10(轴向)产生相对分离,以利于下一步的检修或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1)、可相对固定座(1)移动的调节支架(2)、位于调节支架(2)下方的驱动机构(3)、位于调节支架(2)上方的被调节对象(4);被调节对象(4)在调节支架(2)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固定参照(5)移动;固定座(1)水平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2)相对固定座(1)位置的支撑螺栓(6),固定座(1)两侧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2)左右位置的侧面顶紧锁定螺栓(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I)、可相对固定座(I)移动的调节支架(2)、位于调节支架(2)下方的驱动机构(3)、位于调节支架(2)上方的被调节对象(4);被调节对象(4)在调节支架(2)的带动下能够相对固定参照(5)移动;固定座(I)水平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2)相对固定座(I)位置的支撑螺栓(6),固定座(I)两侧面上置有能够调整调节支架(2)左右位置的侧面顶紧锁定螺栓(8)。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