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包括骨架、绕线以及插针,所述骨架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锷状部和设置在锷状部之间而用于缠绕绕线的绕线部;所述锷状部一端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插针的保持部,绕线连接在插针上;所述的保持部由数个突出部和位于相邻二突出部之间的数个沟槽组成,所述的插针插装在所述突出部的贯通孔中,插针端面从所述的突出部露出,所述的绕线线头缠绕并焊接在所述插针的端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线圈,可使插针可靠的插装在骨架上并保持一定的绝缘间隔,而且,绕线内外线头可以可靠的与插针连接,并容易实现自动化制作线头和锡焊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其保持部由连续置的突出部和沟槽组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及其骨架,特别是有关一种能适用于自动绕线和焊接的通电用插针和绕线连接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磁线圈,其由骨架、绕线以及插针所组成,骨架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锷状部,和设置在所述锷状部之间而用于缠绕所述绕线的绕线部,所述锷状部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安装插针的保持部,绕线连接在插针上。图13以及图14、图15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电磁线圈及其骨架的一个例子。图13为电磁线圈的绕线、焊接后斜视图,图14是电磁线圈插针弯曲成最终成品的斜视图,图15电磁线圈的骨架(带插针)的斜视图。绕线I缠绕在骨架3的绕线部3a处,插针2 的一端安装在骨架3的保持部3b,绕线I的内外线头与插针2安装在骨架3保持部3b的端部连接后,用锡焊保持可靠焊接固定,再将插针弯曲成与外接电缆所相接的装配姿态。然而,具有上述的构造的电磁线圈,绕组的内外引出线头与所述插针端部处的连接及连接处的锡焊因空间位置原因,无法实现自动化或实现自动化难度很大,现皆为人工手工操作,因其人工操作熟练技能相关,因此,其连接可靠性不稳定,同时生产效率也不高,相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圈及其骨架,通过设置插针安装和固定的保持部,可使插针可靠的插装在骨架上并保持一定的绝缘间隔,而且,绕线内外线头可以可靠的与插针连接,并容易实现自动化制作线头和锡焊焊接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磁线圈,由骨架、绕线以及插针所组成;骨架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锷状部,和设置在所述锷状部之间而用于缠绕所述绕线的绕线部;所述锷状部一端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插针的保持部,绕线连接在插针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部由数个突出部和位于相邻二突出部之间的数个沟槽组成,所述的插针插装在所述突出部的贯通孔中,插针端面从所述的突出部露出,所述的绕线线头缠绕并焊接在所述插针的端头上。本技术的电磁线圈,其安装插针的保持部因连续设置有突出部和沟槽,插针可以插装在突出部的贯通孔中,所以各插针之间可保持一定的绝缘间隔,从而也使插针可以比较方便的被加以固定并保持稳定和可靠。而且绕线线头缠绕接在露出突出部插针的端头上,因所述插针的端头短,空间无限制,因此可简单实现绕线线头绕接自动化,线头绕接处实现自动浸锡焊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的骨架,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锷状部和设置在所述锷状部之间而用于缠绕所述绕线的绕线部;所述锷状部一端的侧面上具有安装所述插针的保持部;所述的保持部由连续设置的包容贯通孔的突出部和沟槽组成。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在突出部一方的端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的开口部,所述的插针呈“L”字状插装在所述的贯通孔中,所述插针的一端与所述的开口部相配合。当插针安装在突出部内部时,插针的短轴方向部分插装在突出部的贯通孔中并露出突出部端面,插针的长轴方向部分露出在连通所述贯通孔的开口部外。因此,插针的短轴方向部分的一端,可以很方便的与绕线的线头相连接,而且使得插针和绕线的绕组保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使缠绕在插针一端的绕线线头可以很方便和快速的实施自动浸锡焊接。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沟槽为长方形槽,也可以为内端部为半圆形的长槽,槽宽度大于插针截面尺寸。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保持部靠近突出部处设有导引部,以引导绕线线头与插针相连接时的线头走线位置,所述导引部包括与骨架的锷状部靠近保持部内侧平面相接的一斜面和在斜面内的引导柱。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相对于现有结构,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由所述构成可知,本技术的电磁线圈及骨架,其保持部由连续设置的突出部和沟槽组成,由于电磁线圈的插针插装在突出部的贯通孔内,绕线经导引部配置,所以不但可比较容易的使插针定位,而且绕线也可比较容易的进行配线。由于绕线可容易的固定缠绕连接在插针端部上,所以电磁线圈的绕线、焊接容易自动化,制造成本较低。二、本技术的电磁线圈及骨架,绕线由于通过导引部可限制绕线从适当位置错开,此外,其绕线通过导引部并连接在所述插针的露出部一端,可以正确的并且容易的实施电磁线圈的绕线作业,进而获得了品质以扩可靠性良好且绝缘性高的电磁线圈。三、本技术的电磁线圈,插针插装在贯通孔中,其呈“L”字状的一端,由于露出在贯通孔中突出部端部,并且可以很方便的采用自动浸锡焊接的方式将绕线线头焊接在插针的端部,提闻了成品率。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电磁线圈的骨架(带插针)一种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是图I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斜视图;图3是图I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最终成品的斜视图;图4是图I从箭头Rl方向看的骨架(不带插针)的俯视图;图5是图I从箭头R2方向看的骨架(不带插针)的仰视图;图6是图I的骨架的保持部(带插针)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6从箭头R3方向看的斜视图及插针与突出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4从箭头R4方向看的骨架的导引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A 图9C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插针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图IOA 图IOC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插针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图11为图I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斜视图;图12为图11从箭头R5方向看的斜视图;图1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电磁线圈绕线、焊接后的斜视图;图14是图13所示电磁线圈插针弯曲最终成品的斜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电磁线圈的骨架(带插针)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电磁线圈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实施例电磁线圈的骨架带插针的整体构造斜视图。图2为图I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立体斜视图。图3是图I中缠绕有绕线的电磁线圈的最终成品的立体斜视图;电磁线圈其包括由树脂形成的骨架30、绕线10和插针20构成,所述骨架30由一对相互平行的中空呈圆板状的锷状部30a和30b组成,所述锷状部30a和30b之间设置有用于缠绕绕线10的绕线部31 ;所述锷状部30b与其侧面上用于安装插针20的保持部32形成为一体;而锷状部30a上未安装插针20,所述绕线10的线头部分缠绕在所述插针20上。如图4、图5(省略了图I中的插针20)所示,所述保持部32由所述锷状部30b的侧面上的多个突出部32a和多个沟槽32b构成;多个突出部32a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为3个整列;各突出部32a的邻近位置设置所述的沟槽32b。如图5所示,所述沟槽32b为有底的长方形缺口状,设置在相邻突出部32a中间处,沟槽32b其底部也可以为半圆形状,沟槽的 宽度为大于插针20的截面尺寸则可;沟槽32b与各突出部32a相互间隔而设置。各突出部32a由平板部32al和呈长方形凸出状的凸状部32a2构成,凸状部32a2内部设置有贯通孔32a3 ;贯通孔32a3内用于插入插针20 ;各插针20在各凸状部32a2上呈整列插入状态。此夕卜,为了使骨架30定位,设置突起30al、30bl以嵌入在骨架30的导磁体(无图示)的嵌合孔内。如图6、图7所示,多个插针并列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贯通孔32a3与所述凸状部32a2上设有的开口部32a4相连通;开口部32a4设在各凸状部32a2上的中央部。在金属例如黄铜上镀锡的四角柱状的插针20呈“L”字状,如图6、图7所示,插针20其短轴方向部20a插入在凸状部32a2的贯通孔32a3内,并露出贯通孔32a3中,而作为呈“L”字状插针20长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线圈,由骨架(30)、绕线(10)以及插针(20)所组成;骨架(30)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锷状部(30a)、(30b),和设置在所述锷状部之间而用于缠绕所述绕线的绕线部(31);所述锷状部一端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插针的保持部(32),绕线连接在插针(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部(32)由数个突出部(32a)和位于相邻二突出部之间的数个沟槽(32b)组成,所述的插针(20)插装在所述突出部(32a)的贯通孔(32a3)中,插针(20)端面从所述的突出部(32a)露出,所述的绕线线头缠绕并焊接在所述插针(20)的端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水,
申请(专利权)人:何永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