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8849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解锁装置,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一锁盖,为中空结构,其上设置一锁盖通孔;一锁头,一方柱部分,所述锁头穿过所述锁盖通孔中,所述方柱部分设置一第一螺纹孔;一旋转片,包括一旋转片连接轴和一复位孔,所述旋转片中间设置一可穿过所述方柱部分的方形通孔;一锁轴,包括一多边棱柱体部分和一螺纹体部分,所述螺纹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接;一手动扳把,包括一可容纳多边棱柱体部分的多边通孔。本手动解锁装置采用同轴设计,有效减少辅助机构,使有效行程得以确保,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降低。由于辅助机构减少,解锁时摩擦力相应减少,大大减小解锁力。同时装置安装、更换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解锁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铁站台的手动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城市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轨道交通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随着乘客流量的增加,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的站台安全门均要求设置手动解锁装置。现有技术中,手动解锁装置的结构种类众多,但普遍结构复杂,摩擦力较大,人们在手动开锁时,不得不使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开锁,对于力量较小的女性或儿童来说造成不便,这种情况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无疑是非常致命的,另外,由于结构复杂,导致装置的安装更换及维护不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的手动解锁装置。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省力地手动解锁打开安全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动解锁装置结构复杂,摩擦力较大,安装更换及维护不便的不足,提供一种手动解锁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手动解锁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一锁盖,为中空结构,其上设置一锁盖通孔;一锁头,一方柱部分,所述锁头穿过所述锁盖通孔中,所述方柱部分设置一第一螺纹孔;一旋转片,包括一旋转片连接轴和一复位孔,所述旋转片中间设置一可穿过所述方柱部分的方形通孔;一锁轴,包括一多边棱柱体部分和一螺纹体部分,所述螺纹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接;一手动扳把,包括一可容纳多边棱柱体部分的多边通孔。较佳地,所述锁轴还包括一第二螺纹孔,一固定螺钉从所述多边通孔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接。较佳地,所述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一复位弹簧固定座,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座,另一端连接所述复位孔。较佳地,所述旋转片连接轴与一钢丝绳连接。较佳地,所述锁头还包括一螺纹柱部分,所述螺纹柱部分与一锁紧螺母螺接。较佳地,所述锁头为三角锁头。较佳地,所述多边棱柱体部分为四棱柱。较佳地,所述固定螺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设置锁紧垫圈。较佳地,所述螺纹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设置锁紧垫圈。本技术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I.手动解锁装置采用同轴设计,有效减少辅助机构,使有效行程得以确保,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降低。2.由于辅助机构减少,解锁时摩擦力相应减少,大大减小解锁力。3.安装、更换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的手动解锁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手动解锁装置锁头视图方向的安装剖视图。图3为本手动解锁装置手柄视图方向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手动解锁装置另一个角度下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技术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图I为本手动解锁装置一个实施例下的爆炸效果图。在该实施例中, 手动解锁装置包括锁盖6,锁盖6为中空结构,其上设置一锁盖通孔,锁盖6用来固定设置在站台滑动门立柱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锁盖6和立柱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粘接、焊接或螺接等。锁盖通孔中间穿过三角锁头1,三角锁头I依次包括一圆柱部分、一螺纹柱部分和一方柱部分(图未示出),螺纹柱部分设置螺纹,方柱部分设置一方柱螺纹孔,位于螺纹柱部分后端。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柱部分呈方柱形,螺纹设置在方柱的棱边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螺纹柱部分可以是别的形状,同时三角锁头也可以是其它适合操作人员使用的锁头形式。旋转片3包括一旋转片连接轴31和一复位孔32,旋转片中间设置一可穿过所述方柱部分的方形通孔,从而使方柱部分穿过旋转片3并使旋转片3无法相对三角锁头转动。锁紧螺母2与螺纹柱部分螺接,从而将三角锁头I固定在立柱的边框上。锁轴5包括四棱柱体部分和螺纹体部分,螺纹体部分与所述前述方柱螺纹孔螺接,四棱柱体部分还设置一锁轴螺纹孔(图未示出)。螺纹体部分与三角锁头I的方柱螺纹孔螺接,中间设置锁紧垫圈4,并将旋转片3夹持在三角锁头I上。锁轴5从而固定在三角锁头I上。手动扳把7包括一可容纳锁轴5的四棱柱体部分的四棱通孔。手动扳把7从锁盖通孔另一端部楔入锁轴5,使手动扳把7无法相对锁轴5转动。扳把固定螺丝8从四棱通孔的端部与锁轴螺纹孔螺接,中间设置锁紧垫圈4,从而将手动扳把7固定在锁盖6的另一侧。这样,三角锁头I、旋转片3、锁轴5和手动扳把7同轴设置,从三角锁头端和手动扳把端均可施力旋转从而使旋转片旋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锁轴5的四棱柱体部分也可以是其它多边棱柱,如六棱柱或八棱柱等,只要可以约束手动扳把7的转动均可适用。图2为本手动解锁装置站台侧角度下的安装剖视图。复位弹簧固定座11固定在立柱上,将解锁复位弹簧10两端的挂钩分别挂在旋转片3的复位孔32和复位弹簧固定座11上。将钢丝绳12的一头套在旋转片连接轴31上,用螺母锁紧,钢丝绳12的另一端穿过钢丝夹头13,并用螺钉锁紧钢丝夹头13。手动解锁装置在站台侧解锁时,插入三角钥匙旋转,三角锁头I带动内部锁芯转动,使旋转片3随之转动。解锁复位弹簧10被拉长,钢丝绳12向上移动,钢丝绳触动滑动门的滑动装置(图未示出),从而实现在站台侧的解锁;拔出钥匙,受复位弹簧10的回复力矩作用,手动解锁装置自动复位。手动解锁装置在轨道侧解锁时,通过旋转手动扳把7,带动旋转片3转动。解锁复位弹簧10被拉长,钢丝绳12同样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在轨道侧的解锁;放开手动扳把,复位弹簧会自动使手动解锁装置恢复到原始状态。 图4示出手动解锁装置一个实施例下的安装示意图。安全门9设置锁孔,三角锁头I依次穿过立柱14和安全门9,锁头端部略伸出安全门9。锁盖设置在立柱的另一侧,便于手动扳把在安全门另一侧的安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锁轴5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而定制,从而根据安全门的厚度调整手动解锁装置的总体长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同样可以理解,本技术方案可以不仅用在轨道交通的安全门上,同样可以应用在其它需要手动对两个移动物体开闭进行解锁的场合。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 一锁盖,为中空结构,其上设置一锁盖通孔; 一锁头,一方柱部分,所述锁头穿过所述锁盖通孔中,所述方柱部分设置一第一螺纹孔; 一旋转片,包括一旋转片连接轴和一复位孔,所述旋转片中间设置一可穿过所述方柱部分的方形通孔; 一锁轴,包括一多边棱柱体部分和一螺纹体部分,所述螺纹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接; 一手动扳把,包括一可容纳多边棱柱体部分的多边通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还包括一第二螺纹孔,一固定螺钉从所述多边通孔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一锁盖,为中空结构,其上设置一锁盖通孔;一锁头,一方柱部分,所述锁头穿过所述锁盖通孔中,所述方柱部分设置一第一螺纹孔;一旋转片,包括一旋转片连接轴和一复位孔,所述旋转片中间设置一可穿过所述方柱部分的方形通孔;一锁轴,包括一多边棱柱体部分和一螺纹体部分,所述螺纹体部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接;一手动扳把,包括一可容纳多边棱柱体部分的多边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虞华龚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基中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