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污水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技术背景目前,污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常用的气浮工艺为加压溶气气浮和涡凹气浮,加压溶气气浮利用水在不同压力下溶解度不同的特性,对全部或部分待处理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 压并加气,增加水的空气溶解量,通入加过混凝剂的水中,在常压情况下释放,空气析出形成小气泡,粘附在杂质絮粒上,造成絮粒整体密度小于水而上升,从而使固液分离,但是现有的这些技术存在工艺复杂,电能消耗大,空压机的噪音大等缺点。涡凹气浮是依靠高速叶轮的离心力所造成的负压而将空气吸入,在叶轮剪切力的作用下,气体破碎成微气泡而扩散于水中,该法设备简单,但这些技术工艺气泡的产生依赖于叶轮的高速切割,以及在无压体系中的自然释放,气泡直径大、动力消耗高,尤其对于高水温污水的气浮处理,其处理效果难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加压溶气气浮和涡凹气浮等技术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新型的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气泡微小的新技术方案及其设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药溶气一体化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进水管、加药管、进气管、引水管、出水管、负压罐、污水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气体流量计,箱式结构的负压罐的一侧底部制有出水管,出水管上串联制有污水泵;负压罐的顶侧面右边处贯通式制有引水管,引水管上串通式制有第三阀门;负压罐的顶侧面中心位置处贯通式制有直弯结构的进气管,进气管的竖直段上串通式制有第二阀门,进气管的水平段上串通式制有气体流量计;负压罐的顶侧面左边处串通式固定制有倒U型结构的进水管,进水管的水平段上贯通式固定制有加药管,加药管上串通式固定制有第一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经良,胡晓丽,赵婉宇,谢宇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