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具体是一种混合生活垃圾浆液的多相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棘手的问题,目前为止,使用的方法大致有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有人曾用厌氧反应器来进行生化处理,但终因浓度高、颗粒大,发酵时间长而达不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生活垃圾浆液的多相分离装置,该装置结构简 单,便于操作,分离效率高,能为垃圾有机质液化一生化处理奠定基础。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生活垃圾浆液的多相分离装置,为一个大的池体,包括设置在池体中间、将池体分为A池和B池的活动分离隔板、与活动分离隔板并排且纵向排列的上固定板、隔栅、下固定板,在A池的上部设置有除渣装置,在池底设置有气体分散器和排空阀,池底斜置,B池为有机浆液暂存池。所述的除渣装置由螺旋推进器和链式刮渣机组成。所述的隔栅上的栅孔大小为l_2cm。一种混合生活垃圾浆液的多相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设置一个生活垃圾浆液多相分离装置,分离装置池由活动分离隔板分为A池和B池;(2)将制浆机制得的垃圾浆液送入A池;(3)开动气体分散器,使难被水浸润的疏水物质与气体分散器放出的气泡结合,上浮到池面,用除渣装置中的链式刮渣机刮走;(4)上移活动分离隔板,使其底部高于隔栅底部,让生物有机浆液从隔栅流入B池;(5)分离一定时间后,打开排空阀,将A池底部的不溶性沉淀物进行排空处理。本技术利用重力分选原理和润湿性差异原理,使不同密度的浆液相组分在A池中得以初步分离。根据处理系统的要求,在重力分选方面,若合成有机物的平均密度为P 1,泥沙等物质平均密度为P 2,生物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生活垃圾浆液的多相分离装置,包括池体,其特征是:在池体中间设置活动分离隔板、与活动分离隔板并排且纵向排列的上固定板、隔栅、下固定板,活动分离隔板将池体分为A池和B池,在A池的上部设置有除渣装置,在池底设置有气体分散器和排空阀,池底斜置,B池为有机浆液暂存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生活垃圾浆液的多相分离装置,包括池体,其特征是在池体中间设置活动分离隔板、与活动分离隔板并排且纵向排列的上固定板、隔栅、下固定板,活动分离隔板将池体分为A池和B池,在A池的上部设置有除渣装置,在池底设置有气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