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一控制柜、一升降装置和一升降平台,所述的控制柜与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下端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相连接,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一手持式控制器和一导线,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与所述的导线相连接,所述的导线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的优点是,升降平台上带有手持式控制器,该手持式控制器可以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只需要一个用户就可以操作,使用较为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只在底座上设置控制装置,当操作人员站在升降平台上时无法控制升降机,使用极不方便,当用户需要站在升降机上工作时,必须有两位用户配合才能使用升降机,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升降平台上带有手持式控制器,该手持式控制器可以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只需要一个用户就可以操 作,使用较为方便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一控制柜、一升降装置和一升降平台,所述的控制柜与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下端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相连接,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一手持式控制器和一导线,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与所述的导线相连接,所述的导线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装置为剪叉式结构,导线贯穿所述的升降装置及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控制柜相连接。因此本技术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的优点是,升降平台上带有手持式控制器,该手持式控制器可以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只需要一个用户就可以操作,使用较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升降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手持式控制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I、底座;2、控制柜;3、升降装置;31、第一支撑杆;32、第二支撑杆;4、升降平台;5、手持式控制器;6、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上带有手持式控制器,该手持式控制器可以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只需要一个用户就可以操作,使用较为方便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该升降机包括一底座I、一控制柜2、一升降装置3、一升降平台4、一手持式控制器5和一导线6,该控制柜2与该底座I固定连接,该升降装置3下端与该底座I相连接,该升降装置3的上端与该升降平台4相连接,该手持式控制器5与该导线6相连接,该导线6与该升降平台4的一角相连接,该控制柜2以及该手持式控制器5上均设置有升降按钮。 如图I、图2所示,该升降装置3为剪叉式结构,该升降装置3包括一第一支撑杆31和一第二支撑杆32,该第一支撑杆31、该第二支撑杆32以及该底座I为中空结构,该导线6贯穿该第一支撑杆31、该第二支撑杆32以及该底座I与该控制柜2相连接。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I)、一控制柜(2)、一升降装置(3)和一升降平台(4),所述的控制柜(2)与所述的底座(I)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3)下端与所述的底座(I)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3)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平台(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一手持式控制器(5)和一导线(6),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5)与所述的导线(6)相连接,所述的导线(6)与所述的升降平台(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3)为剪叉式结构,导线(6)贯穿所述的升降装置(3)及所述的底座(I)与所述的控制柜(2)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一控制柜、一升降装置和一升降平台,所述的控制柜与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下端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相连接,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一手持式控制器和一导线,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与所述的导线相连接,所述的导线与所述的升降平台相连接。本技术所公开的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的优点是,升降平台上带有手持式控制器,该手持式控制器可以跟随升降平台上下移动,只需要一个用户就可以操作,使用较为方便。文档编号B66F7/06GK202671116SQ2012202746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徐虹影, 刘华峰, 刘炳文 申请人:江苏虹晨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手持式控制器的升降机,所述的升降机包括一底座(1)、一控制柜(2)、一升降装置(3)和一升降平台(4),所述的控制柜(2)与所述的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3)下端与所述的底座(1)相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3)的上端与所述的升降平台(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还包括一手持式控制器(5)和一导线(6),所述的手持式控制器(5)与所述的导线(6)相连接,所述的导线(6)与所述的升降平台(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虹影,刘华峰,刘炳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虹晨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