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喷嘴,所述喷嘴内具有浇口,所述模具内设有模腔,以及连接浇口与模腔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内设有两独立运动的保压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在熔体通过浇口经流动通道注人模腔后,流动通道内的两个保压活塞以同样的频率呈反方向推动熔体在模腔中反复流动,直到最后模腔中的熔体完全冷却固化,通过控制保压活塞运动的频率、熔体温度等加工参数,可获得在流动方向上性能有较大改善的注塑件,可解决厚壁制件存在的熔接痕问题,提高制品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模具与精密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注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工业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其中模具在制造领域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其中采用模具制造产品时,成型方法通常有注射成型、压制成型以及发泡成型等,其中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适应性强、生产率高且易于自动化,因此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中,注塑件占目前塑料制品产量的20% 30%。近年来,大型复杂制件逐渐增多,人们对制件外观和内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熔接痕是注塑件最常见也是最难避免的缺陷之一,熔接痕经常会产生在多浇口或有嵌件的注塑件中,不仅使注塑件的外观质量而且使其力学性能如拉仲强度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准确预测熔接痕强度,并设法提高熔接痕强度使之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需要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以避免或大大减少大型制件上的熔接痕,提高制品强度的注射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喷嘴,所述喷嘴内具有浇口,所述模具内设有模腔,以及连接浇口与模腔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内设有两独立运动的保压活塞。。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在熔体通过浇口经流动通道注人模腔后,流动通道内的两个保压活塞以同样的频率呈反方向推动熔体在模腔中反复流动,直到最后模腔中的熔体完全冷却固化,通过控制保压活塞运动的频率、熔体温度等加工参数,可获得在流动方向上性能有较大改善的注塑件,可解决厚壁制件存在的熔接痕问题,提高制品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射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 其中1、模具;2、喷嘴;3、浇口 ;4、模腔;5、流动通道;6、保压活塞。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I、喷嘴2,所述喷嘴2内具有浇口 3,所述模具I内设有模腔4,以及连接浇口 3与模腔4的流动通道5 ;所述流动通道5内设有两独立运动的保压活塞6。在熔体通过浇口 3经流动通道5注人模腔4后,流动通道5内的两个保压活塞6以同样的频率呈反方向推动熔体在模腔4中反复流动,直到最后模腔4中的熔体完全冷却固化,通过控制保压活塞3运动的频率、熔体温度等加工参数,可获得在流动方向上性能有较大改善的注塑件,可解决厚壁制件存在的熔接痕问题,提高制品强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具有浇口,所述模具内设有模腔,以及连接浇口与模腔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内设有两独立运动的保压活塞。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喷嘴,所述喷嘴内具有浇口,所述模具内设有模腔,以及连接浇口与模腔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内设有两独立运动的保压活塞。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在熔体通过浇口经流动通道注人模腔后,流动通道内的两个保压活塞以同样的频率呈反方向推动熔体在模腔中反复流动,直到最后模腔中的熔体完全冷却固化,通过控制保压活塞运动的频率、熔体温度等加工参数,可获得在流动方向上性能有较大改善的注塑件,可解决厚壁制件存在的熔接痕问题,提高制品强度。文档编号B29C45/53GK102873842SQ2012103260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戴桂芬 申请人:戴桂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包括模具、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内具有浇口,所述模具内设有模腔,以及连接浇口与模腔的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内设有两独立运动的保压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桂芬,
申请(专利权)人:戴桂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