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机纳米晶簇的合成与表征得到了广泛关注。纳米钯(Pd)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在工业上广泛用于Suzuki、Heck和Stille偶联反应的C-C键的合成以及不饱和烃的加氢反应。而且,由于纳米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多、催化效率高等优异性质,可以把纳米材料弓I入到修饰电极中,研究其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 在纳米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中,形貌-活性关系是一个高级研究课题。研究表明,纳米金属材料的催化或电催化活性强烈依赖于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其生长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备方法来实现的。目前制备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纳米Pd颗粒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清华大学李亚栋课题组以Pd(acac)2为前躯体,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在反应体系内加入油胺,以甲醛为还原剂,控制反应温度在100°C,通过改变油胺用量可以制备二十面体、十面体、八面体、四面体和三角片等不同形貌的纳米Pd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刘汉范研究员等人在丁醇及氢氧化钠存在的条件下,以甲基异丁酮为溶剂,采用微波辐射热分解Pd(Ac)2的方法得到溶剂稳定的绒球形纳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Pd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六角相溶致液晶的制备、Pd盐前驱体的还原和后处理各单元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相溶致液晶的制备是将0.4?2.4013g十二烷基硫酸钠、0.006?0.0374g?NaCl、0.005?0.103g?PdCl2和1?6mL水混合,密闭条件下升温至30?40℃溶解,然后在搅拌下滴加1.5?8.88mL环己烷,再在搅拌下滴加0.2?1.29mL正戊醇,得到稳定凝胶,即组份A;所述Pd盐前驱体的还原是所述组份A于密闭避光条件下反应8?72小时,得到组份B;所述后处理是向所述组份B中加入5?15mL异丙醇,超声分散5?10min,离心洗涤后加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丽,谭德新,张明旭,彭勇军,华龙杰,吴天华,方熙,卫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