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脱除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206103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17:34
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脱除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取带鱼下脚料,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缓冲液,经组织打碎、超声处理后,加入复合水解酶,控制水解温度为恒温37~60℃,水解度为20~30%;升温至85~95℃,保持2.0~3.0min后,冰浴快速冷却,离心分离获得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再加入一种金属元素或几种金属元素的混合物,调节螯合反应体系pH值4.0~7.0,在20~35℃恒温条件下进行螯合反应,时间20~40min;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经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肽-金属元素配合物;它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变废为宝,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制得的蛋白水解肽-金属元素配合物可有效脱除水产品中重金属Cd、Pb等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脱除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虾属节肢动物甲壳类,营养丰富且肉质松软易消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己成为国际水产品贸易中最重要的交易商品,约占国际水产品贸易总值的20%。我国作为世界虾产品主要生产和贸易大国,总产量连续多年名列世界第一。我国虾产品在国际贸易的市场格局中虽然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却始终达不到第一,其原因在于产品质量较低,尤其存在重金属残留超标等安全隐患的影响。重金属离子通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进入地表水,水生动物从水体中将浓度很 低的重金属离子在短期内浓集于体内,直接危害水生生物本身(而引发中毒作用),继而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传递作用威胁人类的安全与健康。虾类是对重金属较为敏感的水生动物类群之一,从单次污染指数、污染物负荷比及实际污染程度看,其中重金属Cd、Pb对虾类的影响最大,污染程度也最高。目前,养殖虾类Cd、Pb等重金属中毒作用及超标现象严重,其已成为威胁我国虾类养殖业经济和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安全隐患。而如何降低或脱除虾类体内Cd等重金属的残留量,除从源头上减少虾养殖环境中Cd等重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品中重金属脱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取带鱼下脚料,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缓冲液,经组织打碎、超声处理后,加入复合水解酶,控制水解温度为恒温37~60℃,水解度为20~30%;2)升温至85~95℃,保持2.0~3.0min后,冰浴快速冷却,离心分离获得上清液即为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3)在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中加入一种金属元素或几种金属元素的混合物,调节螯合反应体系pH值4.0~7.0,在20~35℃恒温条件下进行螯合反应,时间20~40min;4)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经真空浓缩、真空干燥,即得带鱼下脚料蛋白水解肽?金属元素配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宾邓尚贵林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