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脂多糖合成缺陷的无毒福氏志贺氏菌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0536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1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脂多糖合成缺陷的无毒福氏志贺氏菌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重组菌A,为去除福氏2a志贺氏菌中的毒力大质粒和所述福氏2a志贺氏菌基因组中的O-抗原连接酶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依据质粒不相容原理将野生福氏志贺菌2a?301株的毒力大质粒驱除,构建得到了毒力大质粒无痕缺失突变株301ΔpCP,即一株无毒福氏志贺氏菌,然后利用基于λ噬菌体Red重组酶作用的同源重组技术,靶基因被抗性基因置换下来;随后抗性基因通过转座酶的作用从宿主菌种脱落,从而得到无毒志贺氏菌的waaI缺失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志贺氏菌(Shigella spp.)俗称痢疾杆菌,作为ー种具有高度传染性革兰氏阴性肠道致病菌,主要通过侵入人结肠上皮细胞最終定位于大肠,而引起典型细菌性痢疾(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而毒カ大质粒则是其致病性的最主要的因素,包含有大概32个与毒力有关的基因,主要包括与III型分泌系统有关的mxi-spa基因,与细菌侵入上皮细胞密切相关的ipaB⑶,以及ipgC等毒力基因。志贺氏菌感染剂量极低(10-100个细菌),2010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全年法定 50-70%,次于病毒性肝炎,肺結核和梅毒。目前治疗痢疾的主要方式是抗生素,但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虽然无交叉免疫,但存在交叉抗药性,加上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增カロ,常规的抗生素治疗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对耐药菌株用药不当、治疗不彻底等原因可导致急性菌痢转变成慢性菌痢,故对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开发针对细菌的多糖疫苗重新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在疫苗生产中,通常是使用的减毒(或无毒)病原菌(病毒),所以需获得无毒菌株,而志贺氏菌的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组菌A,为去除福氏2a志贺氏菌中的毒力大质粒和所述福氏2a志贺氏菌基因组中的O?抗原连接酶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樑朱力宋丽冯尔玲刘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