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化合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已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引起各界的关注。传统理论认为生物硝化是由两组自养型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生化反应过程。两类自养硝化细菌都是严格的自养细菌,均需要严格的好氧环境。在硝化反应过程中,混合液有机物浓度较高时会使增殖速度较高的异养型细菌迅速增殖,从而使自养型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不能成为优势种属。这两类细菌对酸性环境很 敏感,一般都在微碱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亚硝化细菌生长的PH范围是7 9,硝化细菌为pH 5 8,当pH < 5时硝化作用便全部停止。异养硝化概念中认为氨氮不仅可以由自养硝化细菌来完成,某些异养硝化细菌也可以进行对氨氮的氧化作用。相对于自养硝化细菌而言,异养硝化细菌虽有较低的分解效率,但是,由于它在环境中的数量上往往远大于自养硝化细菌,因此,在某些环境之中异养硝化作用的贡献可以与自养硝化细菌相当甚至超出。异养硝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I)能够同时去除氨氮和COD ; (2)应用于微污染水体的异养硝化菌生长繁殖速率高,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治理微污染水体的异养硝化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从微污染水体中取底泥,将所取底泥在25℃下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驯化十五天,得到驯化后的活性底泥,其中底泥与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20);培养驯化过程中每三天更换一次液体培养基,每次更换时所使用的液体培养基不同,所用的液体培养液按照更换次序依次为:配水培养液、3体积的配水培养液与1体积的灭菌微污染水体组成的液体培养基、2体积的配水培养液与1体积的灭菌微污染水体组成的液体培养基、1体积的配水培养液与1体积的灭菌微污染水体组成的液体培养基、灭菌微污染水体;所述的配水培养液的配方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峰,黄廷林,徐金兰,朱维晃,胡蕊,魏巍,黄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