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318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小车,包括多路红外检测模块、避障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为前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多路红外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避障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有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有可编程模块,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低电压检测系统,该低电压检测系统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使智能小车机器人在电量不足时,自行充电,免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小车。技术背景现有的智能小车机器人,当电池电量不足时,需要人工去帮助智能小车进行充电,因此,给智能小车机器人充电也显得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现有智能小车的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实现无人操作充电功能的智能小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小车,包括多路红外检测模块、避障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为前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多路红外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避障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有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有可编程模块,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低电压检测系统,该低电压检测系统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在可编程模块中设定最低电压值以及小车运动的程序,当低电压检测系统检测到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设定的最低电压值时,低电压检测系统就将此信号输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可编程模块中的程序运行,将智能小车自动行驶到充电区域,并通过机械等装置配合自动完成充电功能,从而无需其他人工参与操作,当低电压检测系统检测到电源模块充满电后又能自动启动,按照之前的路线继续行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智能小车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该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目的是人工能够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可编程模块的控制程序和观察智能小车的运行状态和充电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两个STCl2C5A60S2型号的单片机。STC12C5A60S2单片机是增强型的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比一般的8051单片机运行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成本低和性价比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很好地使智能小车机器人在电量不足时,自行充电,免去了人工操作的麻烦,从而也使智能小车机器人充电变得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多路红外检测模块,20-避障模块,30-信号采集模块,40-控制模块,50-电机驱动模块,60-电源模块,70-可编程模块,80-低电压检测系统,90-人机交互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ー种智能小车,包括多路红外检测模块10、避障模块20、信号采集模块30、控制模块40、电机驱动模块50和为前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60。多路红外检测模块10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3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避障模块20与信号采集模块3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3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4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4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5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0具有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有可编程模块70,第ニ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低电压检测系统80,该低电压检测系统80与所述电源模块60连接。本实施例中,该智能小车还包括人机交互模块90,该人机交互模块90与所述控制模块40连接。目的是人工能够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可编程模块70的控制程序和观察智能小车的运行状态和充电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包括两个STC12C5A60S2型号的单片机。STC12C5A60S2单片机是增强型的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比一般的8051单片机运行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成本低和性价比高。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小车是ー款基于双核心单片机控制的四轮驱动小车,通过四轮差速控制原理实现转弯功能。车身采用高強度亚克カ板,减速电机加橡胶轮胎使得小车控制更加灵活。小车的硬件部分,包含了多路红外检测模块10、150度的避障模块20、电源模块60、电机驱动模块50、人机交互模块90、双核心单片机的控制模块40和可编程模块70坐寸ο多路红外检测模块10主要包含了车体前方循迹模块和车体中间循迹模块两部分。前方循迹模块由八对红外对管组成,中间循迹模块由三对红外对管组成。循迹模块采用模拟量输入,当红外管发出的红外光照在白色区域时,红外光反射回接收管,使接收管对外输出较低电平;反之,红外光照在黒色区域吋,由于黑色区域吸收了红外光使接收管无法接收到红外光而对外输出较高电平。电源模块60是采用7. 2V/2200mA*h的高倍率锂电池经稳压后输出5V和6V电压,分别为单片机和电机等设备供电。电机驱动模块50由两个L298电路组成,L298电路是电机专用驱动集成电路。其额定输出电流为2A,最高电流4A,最高工作电压50V,可以驱动感性负载,其输入端直接与单片机相连,从而很方便地受单片机控制。当驱动直流电机时,可以直接控制两路电机,并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实现此功能只需改变输入端的逻辑电平。另外,利用PWM技术,实现电机的调速功能。避障模块20由三个避障管组成,通过检测和调整避障管的检测距离,检测小车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将检测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程序控制实现自动避障功能。控制模块40是由两个44引脚STC12C5A60S2单片机组成。STC12C5A60S2单片机是增强型8051CPU,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工作电压5. 5V-3. 5V (5V单片机),工作频率范围0 35MHz,相当于普通8051单片机的O 420MHz。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具有比一般8051单片机更快的速度和可靠性,并且成本低,性价比高。人机交互模块90选用的显示屏是128*64的液晶显示屏,可显示汉字及图形,内置国标GB2312码简体中文字库(16*16点阵),128个字符(8*16点阵),及64*256点阵显示RAM(⑶RAM)。可与单片机直接接ロ,提供两种界面来连接微处理器。通过与可编程模块70组成人机操作的界面,并通过程序实现手动设定小车行驶路线和停留时间等功能。低电压检测系统80通过不断检测电源模块60中电池的电源电压,当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程序自动引导小车行驶到充电区域,并通过机械配合自动实现无人操作充电功能,充电过程不断检测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达到电池额定电压吋,即充电完成,此时小车将自动重新启动,按原先设定的路线继续行驶。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小车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的许多场合,例如智能公交、小区智能搬运设备、智能机器人作业等。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智能小车,包括多路红外检测模块、避障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为前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多路红外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避障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有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小车,包括多路红外检测模块、避障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为前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多路红外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避障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有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有可编程模块,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有低电压检测系统,该低电压检测系统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庆华林建文宋春翔陈龙武交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