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炉顶。
技术介绍
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顶一般采用耐火砖砌筑,或者用钢框架配合拉钩作为骨架,然后用浇注料浇注,这两种方式无论用哪一种,因为都是绝热结构,没有冷却,这样存在在锅炉运行烟温较高时导致锅炉的炉顶坍塌,甚至运行短时间内就会坍塌,存在的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炉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炉顶,包含有水冷炉顶本体,所述水冷炉顶包含有上管壁、下管壁和管壁外的耐磨保温层,所述上、下管壁均为膜式壁结构,上管壁的上端与锅炉的上锅筒相连,下管壁的下端与锅炉的下锅筒相连,上管壁的下端和下管壁的上端通过一个集箱相连接。水冷炉顶固定于锅炉炉膛与锅炉对流管束之间。上管壁和下管壁的内、外两侧焊接固定有抓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炉顶对原来的对流管束进行了结构变形,通过将炉顶的管壁设计为膜式壁结构,膜式壁结构内由于水的冷却左右,有效的避免了由于炉顶的烟温过高而导致炉顶的坍塌,同时膜式壁结构使得炉顶的密封性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炉顶,包含有水冷炉顶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水冷炉顶包含有上管壁、下管壁和管壁外的耐磨保温层,所述上、下管壁均为膜式壁结构,上管壁的上端与锅炉的上锅筒相连,下管壁的下端与锅炉的下锅筒相连,上管壁的下端和下管壁的上端通过一个集箱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高峰,李鹏,王建峰,李红星,崔颖辉,刘洋帆,王少静,常思捷,高少娟,陈瑞路,杨忠芹,李盘威,方永峰,谢向春,刘永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