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及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971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36
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及制作方法。现在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连通管采用水管三根进管、与一根出管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水的流通情况不好,容易造成死角,影响锅炉的运行。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组成包括:四通管本体(1),所述的四通管本体具有水通道(2),所述的水通道一端具有出水管(3),与所述的水通道另一端成90°的位置具有第一进水管(4),所述的水通道连接第二进水管(5)和第三进水管(6)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流化床锅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在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连通管采用水管三根进管、与一根出管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水的流通情况不好,容易造成死角,影响锅炉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畅通、保证了锅炉稳定运行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组成包括四通管本体,所述的四通管本体具有水通道,所述的水通道一端具有出水管,与所述的水通道另一端成90°的位置具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的水通道连接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25-10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25_10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50-1000 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50-250 mm。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4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4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95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95mmD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25或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25或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50或200或300或400或500或600或700或800或900或1000 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或110或120或130或140或150或160或170或180或190或200或210或220或 230 或 240 或 250 _。—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的制作方法,首先根据水冷壁水动力所需强度和应力的要求计算出四通管本体的壁厚,然后取四通管本体所需的长度,将一端制作成90°弯管,在四通管本体一侧制作两个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连接四通管本体制成四通管装置;对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进行堆焊和打磨处理,并对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进行打磨处理。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独特的变管技术,采用“三进一出”型式,即由三根进水管引入经四通管后,经一根出水管引出,通过这种型式,改变了三进三出的传统模式,简化炉膛水冷壁系统,实现了水管三根并一根的新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冷壁水动力、应力分析及 计算,合理设计四通管的详细结构、尺寸和布置,保证了结构的强度及热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简化了流化床锅炉炉膛密相区水冷壁管布置,实现了循化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系统的完全自主开发。附图说明 附图I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I的A-A向剖视图。附图3是本产品的尺寸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组成包括四通管本体1,所述的四通管本体具有水通道2,所述的水通道一端具有出水管3,与所述的水通道另一端成90°的位置具有第一进水管4,所述的水通道连接第二进水管5和第三进水管6,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实施例2: 实施例I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25-10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25_10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50-1000 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50-250 mm。实施例3: 实施例I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4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4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95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 95 mm。实施例4: 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25或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25或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50或200或300或400或500或600或700或800或900或1000 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100或110或120或130或140或150或160或170或180或190或200或210或 220 或 230 或 240 或 250 mm。实施例5: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的制作方法,首先根据水冷壁水动力所需强度和应力的要求计算出四通管本体的壁厚,然后取四通管本体所需的长度,将一端制作成90°弯管,在四通管本体一侧制作两个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连接四通管本体制成四通管装置;对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进行堆焊和打磨处理,并对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进行打磨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组成包括四通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四通管本体具有水通道,所述的水通道一端具有出水管,与所述的水通道另一端成90°的位置具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的水通道连接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为25-100mm,所述的出水管直径为25-100mm,所述的出水管端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中心位置的距离为150-1000 mm,所述的水通道中心位置到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的距离为50-250 mm。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 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四通管装置,其组成包括:四通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四通管本体具有水通道,所述的水通道一端具有出水管,?与所述的水通道另一端成90°的位置具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的水通道连接第二进水管和第三进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外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外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以及所述的第三进水管的内壁与所述的水通道内壁连接处具有不小于所述的水通道直径1/8的过渡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军王凤君付兴金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