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尤其是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它包括电机、制动组件齿轮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制动组件由滚针及滚针支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出行星转架主动时滚针在内圆面滚动,运动通过拨叉传递到输出转轴上,动力输出;停止工作时,输出转轴在外部转矩作用下,使与转轴固定在一起的输出拨叉摆动,输出拨叉上平面与内圆面形成小于摩擦角的楔形,滚针自锁,实现反向制动;特别地在滚针支架上安装一扭簧,扭簧为滚针支架转动提供阻力,避免制动时滑动;同时因行星齿轮传动与制动机构合理结合,动力传动和制动融合在一起,使空间结构更为紧凑,能更好实现双向快速制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尤其是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齿轮箱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人们生产活动中,其中,微型行星齿轮箱因其体积小结构紧凑逐渐成为人们青睐对象,但普通NGW型行星齿轮传动虽然效率高,却存在本身没有自锁功能的缺陷,从而不能直接将其应用于需要反转制动的领域,只能借助外部制动来完成,而添加外部制动装置,会带来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及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在依靠本身机械机构实现反向驱动自锁功能的同时又结构简单、低噪音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它包括电机、制动组件、齿轮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制动组件由滚针及滚针支架组成,所述的滚针安装于带有轴向钢球的滚针支架上并在后端盖的内圆柱面内滚动,所述的齿轮组件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转架、内齿轮、齿轮箱输出轴组成,所述的输出级太阳轮安装于行星转架的一端并通过制动组件与齿轮箱输出轴相连,所述的行星轮固定于行星转架上,并与内齿轮相啮合。优选地,所述的滚针支架上设有扭转弹簧,所述的扭转弹簧与滚针内滚道直接接触。优选地,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的输出端设有输出拨叉和轴承,所述的输出拨叉与齿轮箱输出轴相连,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后端盖上,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上还设一弹簧卡圈。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与电机之间设有螺钉。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通过第一弹簧销安装于内齿轮前端。优选地,所述的行星轮侧面分别设有垫片。优选地,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上设有轴槽,所述的弹簧卡圈固定在轴槽内。优选地,所述的后端盖通过第二弹簧销固定于内齿轮后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工作时,输出行星转架主动时滚针在内圆面滚动,运动通过拨叉传递到输出转轴上,动力输出;停止工作时,输出转轴在外部转矩作用下, 使与转轴固定在一起的输出拨叉摆动,输出拨叉上平面与内圆面形成小于摩擦角的楔形, 滚针自锁,实现反向制动。特别地在滚针支架上安装一扭簧,扭簧为滚针支架转动提供阻力,避免制动时滑动。同时因行星齿轮传动与制动机构合理结合,动力传动和制动融合在一起,使空间结构更为紧凑,能更好实现双向快速制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动部分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动部分横截面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动部分纵向截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它包括电机I、制动组件、齿轮组件、前端盖2和后端盖22,所述的制动组件由滚针17及滚针支架16组成,所述的滚针17安装于带有轴向钢球的滚针支架16上,并在后端盖22的内圆柱面内滚动;所述的齿轮组件由太阳轮、行星轮出、9、12)及内齿轮13组成,所述的输出级太阳轮与行星转架 10 一体,并通过制动组件与齿轮箱输出轴21相连,所述的行星轮9固定于行星转架10另一端,并与内齿轮13相啮合,装小齿轮的电机I输出运动到行星轮6,螺钉3将前端盖2固定到电机I端面上,第一弹簧销4将内齿轮13固定到前端盖2上,所述的行星轮出、9、12) 的侧面垫片(5、8、11)用于减小运动件之间的摩擦,行星转架7把转矩传给行星轮9,行星轮 9装在行星转架10上,行星转架10通过上面的输出级太阳轮把转矩传给行星轮12,行星轮 12装在带有拨叉的行星转架15上,滚针支架16用于支撑四个滚针17,扭转弹簧18卡在滚针支架16上,钢珠19铆合 在滚针支架16的法兰端面上,输出拨叉20与输出轴21相固定并通过轴承23支撑在后端盖22上,弹簧卡圈24固定在轴槽内,第二弹簧销14用于固定后端盖22和内齿轮13,内齿轮13也即齿轮箱壳体起到保护作用。电机I在外部控制下运动时,依运动关系行星转架15将转动,行星转架15同时接触滚针支架16和输出拨叉20,把滚针17推到输出拨叉20上平面的中间位置,滚针17在后端盖22的内圆面上自由滚动,行星转架15也把运动传递到输出拨叉20使齿轮箱输出轴 21转动。不论电机CW或者CCW转动,均可以把运动传递到齿轮箱输出轴21。扭转弹簧18 压紧在后端盖22的内圆面上,并卡在滚针支架16的滚针槽内,不论滚针支架16按CW或者 CCff运动,均拨动扭转弹簧18在后端盖22内圆面上滑动,提供一定阻力阻止滚针支架16在微小力的作用下的转动。电机I静止,齿轮箱输出轴21有外部附加转矩时,输出拨叉20将摆动,输出拨叉 20上平面和后端盖22内圆面之间形成楔形,由于楔形角小于摩擦角,滚针17被锁死在楔形内,实现制动。扭转弹簧18压紧在后端盖22的内圆面上,并卡在滚针支架16的滚针槽内, 提供一定阻力阻止滚针支架16在微小力的作用下的转动,当输出行星转架不动时,在阻力作用下,滚针支架16静止不动,当输出拨叉20摆动时,快速形成楔形实现制动,不会出现滑动。不论齿轮箱输出轴21按CW或者CCW转动,均实现自锁。由于工作时,滚针17是滚动,扭转弹簧18与后端盖22内圆面之间压力较小,相对滑动阻力不大,受力也均衡,因此没有大的附加转矩和阻力,也不会引起振动和噪音。制动时,滚针17处于完全自锁状态,安全可靠。由于结构简单,从自锁转换到运动状态,也平稳灵活。本实施例既适用于直流电机,也适用于交流电机;同时还可应用于二级、三级及四级等不同级行星齿轮传动,实现反向自锁制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制动组件、齿轮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制动组件由滚针及滚针支架组成,所述的滚针安装于带有轴向钢球的滚针支架上并在后端盖的内圆柱面内滚动,所述的齿轮组件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转架、内齿轮、齿轮箱输出轴组成,所述的输出级太阳轮安装于行星转架的一端并通过制动组件与齿轮箱输出轴相连,所述的行星轮固定于行星转架上,并与内齿轮相啮合。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针支架上设有扭转弹簧,所述的扭转弹簧与滚针内滚道直接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的输出端设有输出拨叉和轴承,所述的输出拨叉与齿轮箱输出轴相连,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后端盖上,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上还设一弹簧卡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与电机之间设有螺钉。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通过第一弹簧销安装于内齿轮前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侧面分别设有垫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输出轴上设有轴槽,所述的弹簧卡圈固定在轴槽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端盖通过第二弹簧销固定于内齿轮后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尤其是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它包括电机、制动组件齿轮组件、前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制动行星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制动组件、齿轮组件、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制动组件由滚针及滚针支架组成,所述的滚针安装于带有轴向钢球的滚针支架上并在后端盖的内圆柱面内滚动,所述的齿轮组件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转架、内齿轮、齿轮箱输出轴组成,所述的输出级太阳轮安装于行星转架的一端并通过制动组件与齿轮箱输出轴相连,所述的行星轮固定于行星转架上,并与内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青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