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一种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的构造,将中芯骨朝向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中的从增稠剂分离出的基础油通过组合密封圈(9b)向外部空间泄漏。在构成组合密封圈(9b)的密封部件(13a)的一部分,设置有朝向设有滚动体的内部空间侧突出的贮油密封唇(25),在该贮油密封唇(25)的外径侧形成贮存空间(29)。另外,贮油密封唇(25)向轴向的突出量被限制成如下大小,即,将滚动轴承单元(1a)的中芯骨朝向上下方向配置时,从增稠剂分离出的基础油向贮存空间(29)内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从贮存空间(29)溢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自由旋转地支承汽车的车轮、机床的主轴等各种机械装置的旋转部件的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种机械装置的旋转支承部安装了由球轴承、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等滚动轴承构成的滚动轴承装置。在这样的滚动轴承装置中,在其开ロ端部设有密封圈,防止被封入内部的润滑脂向外部泄漏,并且防止存在于外部的水、粉尘等各种异物进入内部。图11中,作为组装了这样的密封圈的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的一例,示出了相对于悬架装置自由旋转地支承汽车的车轮的汽车用的滚动轴承単元中的被称为第一代的滚动轴承単元(多列滚动轴承単元)I。·滚动轴承単元I具有与外环相当部件相当的I个外环2 ;与内环相当部件相当的一对内环3a、3b ;分别与滚动体相当的多个滚珠4。在外环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角接触式的多列的外环轨道5。另外,在各个内环3a、3b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角接触式的内环轨道6。各个滚珠4在被保持器7自由滚动地保持的状态下,按列被装入外环轨道5和内环轨道6之间。在向车辆组装的状态下,外环2在阻止了圆周方向及轴向位移的状态下被内嵌固定在未图示的构成悬架装置的叉节上。另ー方面,内环3a、3b都被外嵌固定在具有用干支承车轮的安装凸缘的未图示的轮毂上。另外,设置有滚珠4的内部空间8的两端开ロ部分别被组合密封圈9堵塞。这些组合密封圈9由密封圈10和抛油环11构成。密封圈10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S卩,将由弾性体等构成的密封部件13粘贴在芯骨12上,所述芯骨12通过对钢板等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且整体为圆环状。芯骨12具有通过过盈配合被内嵌固定在外环2的轴向端部内周面上的固定圆筒部14 ;从该固定圆筒部14的轴向端缘朝向内环3a、3b的外周面向直径方向内侧弯折的固定圆环部15。另外,密封部件13具有各个基端部连接并支承在芯骨12的全周上的3条密封唇16 18。另外,抛油环11通过对钢板、不锈钢板等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截面大致L字形且整体圆环状,具有旋转圆筒部19,其以过盈配合外嵌固定在内环3a、3b的轴向端部外周面上;旋转圆环部20,其从该旋转圆筒部19的轴向端缘朝向外环2的内周面沿直径方向弯折。而且,密封唇16 18中的、被称为侧唇的、最靠外径侧的、以沿轴向突出的状态设置的外侧密封唇16的前端缘遍及全周地与旋转圆环部20的轴向侧面滑动接触。与之相对,被称为径向唇的剩余的2个中间密封唇17及内侧密封唇18的各自的前端缘遍及全周地与旋转圆筒部19的外周面滑动接触。另外,将润滑脂21封入设有滚珠4的内部空间8内,实现这些滚珠4的滚动面和各自的外环轨道5、内环轨道6的滚动接触部的润滑。通过组合密封圈9,防止内部空间8内的润滑脂21向外部的泄漏及来自外部的各种异物侵入内部空间8内。作为被封入滚动轴承单元I的内部空间8内的润滑脂21,使用粘度号为2号左右的粘度低的脲基润滑脂的情况日益増加。其理由是为了防止如下情况,即,在滚动轴承单元I的単体(单个产品)的输送时、组装到车身上的状态下的输送时等,因外环2和内环3a、3b不相对旋转地发生振动而使滚珠4、外环轨道5或内环轨道6磨损,由此在这些轨道面上发生被称为摩擦腐蚀压痕(false brinelling)的、滚动面与轨道面之间的接触部分上产生的类似渗碳压痕的凹陷。即,粘度号为2号左右的脲基润滑脂容易从由氨基甲酸脂类化合物构成的增稠剂分离出基础油,因此该分离出的液状的基础油在轨道面及滚动面上形成油膜,有效地防止摩擦腐蚀压痕的产生。另外,粘度号为2号左右的脲基润滑脂通常包含全部质量的80 90质量%的基础油。由此,由于输送时的振动、保管时的温度变化(温度上升)等,存在从增稠剂分离出防止摩擦腐蚀压痕发生的需要量以上的基础油的可能性。而且,在输送、保管多的情况下,使滚动轴承单元I成为其中芯骨0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图11的左右侧面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因此,从增稠剂分离出的液状的基础油朝向下方流动,集中在一对组合密封圈9中的位于下方的组合密封圈9的背面侧(内部空间8侧)。但是,以往构造的组合密封圈9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有意识地设计这样的液状的基础油向外部漏出的结构,所以基础油可能会通过组合密封圈9向外部空间漏出。即,在采用组合密封圈9的情况下,由于密封唇16 18的前端缘和相对面保持一定的过盈余量地分别抵接,所以,虽然获得了防止基础油向外部空间漏出的一定效果,但因振动等接触状态发生变化,所以,不可能完全堵住因重力的作用向下方流下的基础油。因此,在以往构造的组合密封圈9的情况下,存在从增稠剂分离出的基础油大量地漏出到外部空间的可能性。而且,该情况下,不仅会污染周边环境,残留在内部空间8的润滑脂中的基础油的含量不足,滚动接触部可能会发生润滑不良。尤其是,在图11所示的第一代滚动轴承単元及第ニ代滚动轴承单元的情况下,一对内环彼此在被外嵌固定(局部装配)在轮毂之前的状态下,可能会稍微相对位移。因此,该状态下的密封唇的过盈余量不稳定,容易发生基础油的泄漏。此外,作为相关技术,日本特开2001 — 141069号公报公开了在构成密封圈的密封部件的一部分设置有朝向设有滚动体的内部空间侧突出的圆环状的突起的构造。但是,该突起是为了在层叠带编码器的组合密封圈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编码器的被检测面因与金属制的芯骨接触而发生损伤而设置的,完全没有将该突起用于从增稠剂分离出的基础油的防漏的意图。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 1410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实现ー种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的构造,该构造在将中芯骨朝向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被封入设有滚动体的空间内的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中的从增稠剂分离出的基础油通过密封圈向外部空间泄漏。本技术的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具有外环相当部件、内环相当部件、多个滚动体、密封圈和润滑脂。所述外环相当部件在内周面具有外环轨道。所述内环相当部件在外周面具有内环轨道。所述多个滚动体自由滚动地设置在这些外环轨道和内环轨道之间。另外,所述密封圈具有至少具有I个密封唇的弾性材料制的密封部件和支承该密封部件的芯骨。该密封圈被支承固定在所述外环相当部件和所述内环相当部件中的使用时不旋转的静止部件的周面上。另外,所述密封唇的前端缘与所述外环相当部件和所述内环相当部件中的使用时旋转的旋转部件或固定在该旋转部件上的部件的表面滑动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该密封圈堵塞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的端部开ロ。而且,所述润滑脂被封入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内。尤其是,在本技术的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中,在所述密封部件上还设置有沿轴向朝向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侧(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的宽度方向中央侧)突出的贮油密封唇。另外,该贮油密封唇的一部分遍及全周地与所述旋转部件(外环相当部件和内环相当部件中的使用时旋转的部件)的表面接近并相对或滑动接触。而且,由所述贮油密封唇的周面中的与所述静止部件(外环相当部件和内环相当部件中的使用时不旋转的部件)的周面相对的周面、该静止部件的周面、和所述密封圈 中的存在于这些周面彼此之间的部分的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侧的侧面,形成大致圆环状的贮存空间。而且,所述贮油密封唇向轴向的突出量被限制成如下大小,S卩,通过将所述带密封圈的滚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周面具有外环轨道的外环相当部件;在外周面具有内环轨道的内环相当部件;多个滚动体,该多个滚动体自由滚动地设置在所述外环轨道和内环轨道之间;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至少具备1个密封唇的弹性材料制的密封部件和支承该密封部件的芯骨,并且被支承固定在所述外环相当部件和所述内环相当部件中的使用时不旋转的静止部件的周面上,并且通过使所述密封唇的前端缘与所述外环相当部件和所述内环相当部件中的使用时旋转的旋转部件或固定在该旋转部件上的部件的表面滑动接触,堵塞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的端部开口;润滑脂,所述润滑脂被封入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内,在所述密封部件上还设置有沿轴向朝向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侧突出的贮油密封唇,该贮油密封唇的一部分与所述旋转部件的表面遍及全周地接近并相对或滑动接触,由该贮油密封唇的周面中的与所述静止部件的周面相对的周面、该静止部件的周面、所述密封圈中的存在于这些周面彼此之间的部分的设有所述滚动体的空间侧的侧面,形成大致圆环状的贮存空间,所述贮油密封唇向轴向的突出量被限制成如下大小,即,在由于将所述带密封圈的滚动轴承装置的中芯骨朝向上下方向配置,所述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中的从增稠剂分离出的基础油向所述贮存空间内移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该基础油从该贮存空间溢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梨晴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