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00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轮轴结构,包括轴体和设在所述轴体上的齿轮,所述轴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键槽,所述连接体另一端连接有螺纹体,所述螺纹体外缘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螺纹体之间设有退刀槽,所述退刀槽底角倒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齿轮轴,在连接体与螺纹体之间的退刀槽底角倒圆,消除了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齿轮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齿轮轴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机械设施上,尤其是设有变速箱的机械结构上,齿轮轴作为各机构间的动力传动件。尤其是现有的齿轮轴在长期使用中会发生断裂,从而影响机构工作,甚至危害人生安全。现有的齿轮轴都采用矩形的退刀槽,而在齿轮轴工作过程中,会在此处形成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退刀槽底角倒圆的齿轮轴结构。(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轴结构,包括轴体I和设在所述轴体I上的齿轮2,所述轴体I的一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键槽3,所述连接体另一端连接有螺纹体4,所述螺纹体4外缘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螺纹体4之间设有退刀槽5,所述退刀槽5底角倒圆。进一步的,所述键槽3为平键键槽。进一步的,所述齿轮2与所述轴体I为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齿轮2两端与所述轴体I连接处设有退刀槽6,所述退刀槽6底角倒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齿轮轴,在连接体与螺纹体之间的退刀槽底角倒圆,消除了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齿轮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齿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齿轮轴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f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轴结构,包括圆柱形的轴体1,轴体I上设有齿轮2,该齿轮2与轴体I为一体成型,在齿轮2的两端、与轴体I连接处设有退刀槽6,该退刀槽6的底角倒圆,在轴体I的一端设有连接体,该连接体上设有一个平键键槽,该连接体另一端连接有螺纹体4,螺纹体4的外圆车有外螺纹,在连接体和螺纹体4之间车有一退刀槽5,该退刀槽5的底角也倒圆。本技术齿轮轴结构,在连接体与螺纹体之间的退刀槽底角倒圆,消除了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齿轮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I)和设在所述轴体(I)上的齿轮(2),所述轴体(I)的一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键槽(3),所述连接体另一端连接有螺纹体(4),所述螺纹体(4)外缘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螺纹体(4)之间设有退刀槽(5),所述退刀槽(5)底角倒圆。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键槽(3)为平键键槽。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与所述轴体(I)为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两端与所述轴体(I)连接处设有退刀槽(6),所述退刀槽(6)底角倒圆。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齿轮轴结构,包括轴体和设在所述轴体上的齿轮,所述轴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键槽,所述连接体另一端连接有螺纹体,所述螺纹体外缘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螺纹体之间设有退刀槽,所述退刀槽底角倒圆。本技术齿轮轴,在连接体与螺纹体之间的退刀槽底角倒圆,消除了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齿轮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H55/17GK202659704SQ20122035891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董国柱 申请人:宁波捷成轴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1)和设在所述轴体(1)上的齿轮(2),所述轴体(1)的一端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上设有一键槽(3),所述连接体另一端连接有螺纹体(4),所述螺纹体(4)外缘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螺纹体(4)之间设有退刀槽(5),所述退刀槽(5)底角倒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捷成轴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