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机液压刹车油缸,涉及锚机油缸的刹车装置,该油缸上设有缸筒一与缸筒二,缸筒一表面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缸筒二表面右端设有排气口,缸筒一内中心设有活塞杆一,缸筒二内中心设有活塞杆二,弹簧座一与活塞杆二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弹簧座一上下两端并与缸筒二内壁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各铣两个半圆形槽,在弹簧座一的半圆槽内设有钢球,弹簧座二凹槽处设有导向圈配合活塞杆二,调节手轮的中心轴与活塞杆二之间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调节手轮通过螺纹传动。通过钢球在缸筒的槽内作轴向运动,进行定位,不能周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锚机的刹车释放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加工方便,刹车性能可靠,且行程短,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锚机油缸的刹车装置,特别是一种锚机液压刹车油缸。
技术介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エ业发展的主流,我国エ业逐步向集约型,节能减排,低碳的方向发展。根据海事档案分析,国产船舶在丢锚事故中占相当比例,而且大多数是锚和锚链整根丢失,对于这种现象,有必要进ー步探索研究国产锚机和锚装置的可靠性,特别是关于锚机装置上刹车装置的研究。目前,国产锚机的刹车制动是由操作手轮经螺杆导致初级摇臂摆动而拉动第二级摇臂,再带动刹车带收紧抱合链轮,这种结构虽然可行,但结构存在不足之处①摇臂摆动 角度有限,又经ニ级传递,虽然省力,但拉动刹车带的位移量较小;②这种刹车带的调节点有两处,操作手的下方螺杆制动方螺母和刹车带的拉杆来调节螺栓,分别控制刹车带位移量和刹车间隙,由于会相互影响,需调整适当,才能保证刹车的安全性;③整个装置在力的传递过程中,有支点或活动销达8处之多,比进ロ机还要多60%。如有锈蚀或不活络,就可能轧住而拉不紧刹车带。为了解决这ー问题,科研単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锚机液压刹车油缸,通过钢球在缸筒的槽内作轴向运动,不能周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锚机的刹车释放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刹车性能可靠,且行程短,安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缸筒一、活塞、锁紧螺钉、导向圈、斯特封、0型圏、活塞杆一、导套、内六角圆柱头螺钉、钢球、弹簧座一、缸筒ニ、活塞杆ニ、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弹簧座ニ、法兰、防尘圈、调节手轮、进油ロ、出油ロ、排气ロ,该油缸上设有缸筒一与缸筒ニ,缸筒ー表面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ロ,缸筒ニ表面右端设有排气ロ,缸筒一与缸筒ニ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并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缸筒ニ另一端用法兰封ロ,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缸筒ー内中心设有活塞杆一,活塞与活塞杆一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用锁紧螺钉锁紧,活塞与活塞杆一之间设有0型圈,活塞的凹槽处分别设有导向圈和斯特封,活塞杆ー另一端设有导套,导套凹槽处设有的0型圈配合缸筒ー内筒壁,导套凹槽处设有的斯特封和导向圈配合活塞杆一,缸筒ニ内中心设有活塞杆ニ,活塞杆ニ两端分别设有弹簧座一和弹簧座ニ,活塞杆ニ上设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座一和弹簧座ニ固定,弹簧座一与活塞杆ニ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对称处上下打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上分別安装锁紧螺钉,在弹簧座一上下两端并与缸筒ニ内壁相对应位置上分別各铣两个半圆形槽,在弹簧座一的半圆槽内设有钢球,弹簧座ニ凹槽处设有导向圈配合活塞杆ニ,法兰的凹槽处设有导向圈和防尘圈配合活塞杆ニ,调节手轮的中心轴与活塞杆ニ之间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调节手轮通过螺纹传动,组成了锚机液压刹车油缸。本技术采用的技术原理是通过钢球在缸筒的槽内作轴向运动,不能周向运动,当转动调节手轮时,可以左右移动,活塞杆不会跟转,从而实现对锚机的刹车释放状态。在初始位置主要靠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预紧カ实现制动,然后通过油缸动作来实现刹车释放状态。该油缸工作时,缸筒一表面上的进油ロ进油,使活塞左腔产生压力,从而推动活塞向右移动,由于活塞与活塞杆一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的,所以活塞移动时同时活塞杆一也向右移动,活塞杆一向右移动再推动活塞 杆ニ向右移动;当左端的进油ロ停止进油时,活塞杆ニ和活塞杆一将通过活塞杆ニ上设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缩回。锚机工作需要刹车时,通过转动调节手轮,使调节手轮左右移动来实现调节刹车松紫,且行程短,保证锚机刹车的エ作稳定。由于液压油缸缸筒筒内孔通常都是圆形,所以弹簧座一圓周方向没有限制,活塞杆ニ除了可以轴向运动也可以周向运动。但锚机刹车油缸行程是固定的,在安装时为了能调节刹车松紧,通过转动调节手轮,使调节手轮左右移动来实现调节刹车松紫。通过在弹簧座一上下两端并与缸筒ニ内壁相对应位置上分別各铣两个半圆形槽,弹簧座一与缸筒ニ装配时,在弹簧座一的半圆槽内放入钢球,再将弹簧座一与钢球装入缸筒ニ内,这样钢球既在弹簧座ー槽内又在缸筒ニ槽内。当转动调节手轮时,可以左右移动,活塞杆ニ不会跟转,这样弹簧座一通过钢球在缸筒ニ的槽内作轴向运动,进行定位,不能周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锚机的刹车释放状态。导套凹槽处设有的0型圈配合缸筒ー内筒壁进行负载运动,导套凹槽处设有的斯特封和导向圈配合活塞杆一进行负载运动,导向套可使活塞杆在轴向运动中不致歪斜,从而保护了密封件。该油缸左端的活塞杆外伸部分,由于它很容易把脏物带入液压缸,使油液受污染,使密封件磨损,因此在活塞杆ニ密封处设置防尘圈。该油缸的活塞与活塞杆一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弹簧座一与活塞杆ニ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并都通过调节锁紧螺钉来锁紧防松,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钢球在缸筒的槽内作轴向运动,进行定位,不能周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锚机的刹车释放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加工方便,刹车性能可靠,且行程短,安全。附图说明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描述图I是锚机液压刹车油缸A-A剖视图图2是锚机液压刹车油缸的主视图图3是锚机液压刹车油缸I处局部放大图在图中1.缸筒一、2.活塞、3.锁紧螺钉、4.导向圏、5.斯特封、6.0型圏、7.活塞杆一、8.导套、9.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0.钢球、11.弹簧座一、12.缸筒ニ、13.活塞杆ニ、1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5.弹簧座ニ、16.法兰、17.防尘圈、18.调节手轮、19.进油ロ、20.出油ロ、21.排气ロ。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图2、图3中该油缸上设有缸筒一 I与缸筒ニ 12,缸筒ー I表面上设有进油ロ 19和出油ロ 20,缸筒ニ 12表面右端设有排气ロ 21,缸筒ー I与缸筒ニ 12之间通过法兰16连接,并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9固定,缸筒ニ 12另一端用法兰16封ロ,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9固定,缸筒ー I内中心设有活塞杆ー 7,活塞2与活塞杆一 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用锁紧螺钉3锁紧,活塞2与活塞杆一 7之间设有O型圈6,活塞2的凹槽处分别设有导向圈4和斯特封5,活塞杆一 7另一端设有导套8,导套8凹槽处设有的O型圈6配合缸筒ーI内筒壁,导套8凹槽处设有的斯特封5和导向圈4配合活塞杆一 7,缸筒ニ 12内中心设有活塞杆ニ 13,活塞杆ニ 13两端分别设有弹簧座一 11和弹簧座ニ 15,活塞杆ニ 13上设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4的两端通过弹簧座一 11和弹簧座ニ 15固定,弹簧座ー 11与活塞杆ニ 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对称处上下打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上分別安装锁紧螺钉3,在弹簧座一 11上下两端并与缸筒ニ 12内壁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各铣两个半圆形槽,在弹簧座一 11的半圆槽内设有钢球10,弹簧座ニ 15凹槽处设有导向圈4配合活塞杆ニ 13,法兰16的凹槽处设有导向圈4和防尘圈17配合活塞杆ニ 13,调节手轮18的中心轴与活塞杆ニ 13之间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调节手轮18通过螺纹传动,组成了锚机液压刹车油缸。锚机液压刹车油缸,通过钢球10在缸筒的槽内作轴向运动,不能周向运动,当转动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锚机液压刹车油缸,包括缸筒一、活塞、锁紧螺钉、导向圈、斯特封、O型圈、活塞杆一、导套、内六角圆柱头螺钉、钢球、弹簧座一、缸筒二、活塞杆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弹簧座二、法兰、防尘圈、调节手轮、进油口、出油口、排气口,其特征是:该油缸上设有缸筒一与缸筒二,缸筒一表面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缸筒二表面右端设有排气口,缸筒一与缸筒二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并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缸筒二另一端用法兰封口,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缸筒一内中心设有活塞杆一,活塞与活塞杆一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用锁紧螺钉锁紧,活塞与活塞杆一之间设有O型圈,活塞的凹槽处分别设有导向圈和斯特封,活塞杆一另一端设有导套,导套凹槽处设有的O型圈配合缸筒一内筒壁,导套凹槽处设有的斯特封和导向圈配合活塞杆一,缸筒二内中心设有活塞杆二,活塞杆二两端分别设有弹簧座一和弹簧座二,活塞杆二上设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座一和弹簧座二固定,弹簧座一与活塞杆二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对称处上下打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上分别安装锁紧螺钉,在弹簧座一上下两端并与缸筒二内壁相对应位置上分别各铣两个半圆形槽,在弹簧座一的半圆槽内设有钢球,弹簧座二凹槽处设有导向圈配合活塞杆二,法兰的凹槽处设有导向圈和防尘圈配合活塞杆二,调节手轮的中心轴与活塞杆二之间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调节手轮通过螺纹传动,组成了锚机液压刹车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余,石文南,徐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海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