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动气压喷雾除尘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动、非机动物体经过减速带减速或公共场所缓冲减速后,所丧失的动力势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以及目前的除尘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昂、需外接电源或其它动力源的问题。该差动气压喷雾除尘系统包括减速带,设置于减速带内的气囊,通过导气管与该气囊连通的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以及设置在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上的喷雾执行机构。其中,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主要由储水储压罐构成,而喷雾执行机构则包括下端伸入储水储压罐内部、上端位于储水储压罐外部的导流管,且喷雾口设置在导流管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实现方便、节能环保。因此,适合大范围的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环保除尘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气压差实现压力控制并充分收集利用公共场所损失的物理动力和自然降水的自动喷雾除系统。
技术介绍
减速带也叫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或金属;其主要应用于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等场所,用以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速度的交通专用安全设置。车辆经过减速带会丧失一部分动力势能,以达到减速目的,而这部分丧失的势能目前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实验证明降低pm2. 5浓度的最有效便捷的方法就是通过水雾加湿,同时汽车尾气也是造成pm2. 5浓度日益加大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建设或者公路建设中均会用到水雾除尘系统对环境进行净化。然而,传统的除尘系统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而且需要外接电源作为除尘系统的动力供给,以至于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并难以大量地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上述两种设施或设备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以及对资源浪费的缺陷,而现有技术中也没有将公共场所衰减的势能收集和雨水利用结合使用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将衰减动能收集和雨水利用结合应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廉的差动气压喷雾除尘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差动气压喷雾除尘系统,包括减速带,设置于减速带内的气囊,通过导气管与该气囊连通的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以及设置在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上的喷雾执行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装置储压装置包括与所述导气管连通的储水储压罐,以及设置在该储水储压罐侧壁上的单向进液阀。所述喷雾执行机构包括下端伸入储水储压罐内部、上端位于储水储压罐外部的导流管,且在该导流管上端的侧壁上还设有喷雾口。同时,在所述导流管上还设有位于喷雾口下方、用以控制储水储压罐内所储水单向流通的压力释放机构。具体的说,所述导流管包括一根设有喷雾口的喷雾导流管,以及另外一根下端端口伸入储水储压罐内部且位于罐内液面以下的主导流管;而所述压力释放机构则包括与喷雾导流管下端连通并与主导流管上端连通的扩散腔体,以及设置在该扩散腔体内的差动球阀或安全阀。或者,所述压力释放机构由设置在导流管上并位于喷雾口下方用以控制导流管连通状态的差动球阀或差动浮球阀组成。为了防止气体倒流,在所述导气管上还设有止回气阀。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储水储压罐底部还设有用以排除其底部污垢的排污阀。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储水装置储压装置还包括与储水储压罐连通的沉降过滤池,鉴于美观需求,该沉降过滤池可为收集公路雨水建设的雨水水景池,或者是依托收集高层建筑雨水建设的雨水水箱或雨水水景池。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在减速带内设有若干气囊,并将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储水装置储压装置连通,当汽车或者其它机动、非机动物体下压或挤压减速带时,减速带内的气囊就会压缩空气并通过导气管将空气压缩储存至储水储压罐内,当罐内储存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储水储压罐上的差动球阀打开,罐内气压推动罐内水从喷雾口喷出,该系统将减速带与除尘设备和雨水利用相结合使用,其一方面在保证减速带正常功能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经过减速带减速后车辆或其它物体所损失的动力势能,该部分动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势能,从而作为动力向除尘系统提供动力输出,无需再外接电源或其它动力设备,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完全由物理动力源提供除尘动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对我国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的环境均具有重大意义;(2)本技术储水储压罐一般放置在雨水水景池内或与雨水储水箱连通,雨水水景池或雨水储水箱用以接收、聚集、沉降自然雨水,然后再将雨水通过进水单向阀存储在储水储压罐内,最后,通过喷雾口喷洒,用以除尘降温,当该系统普及到一定程度后能有效地利用了降水,而且雨水经过范围性的存储利用,能减缓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起到储存地表径流,大大地减轻城市泄洪的压力;(3)本技术主要由减速带、储水储压罐以及喷雾执行设备构成,其结构较之传统的除尘系统得到有效改善,成本更低廉,日常维护也相当简单,甚至无需维护,而系统构造则十分新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非常高的创造性;(4)本技术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设计了一个沉降过滤池与储水储压罐连通,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沉降过滤池一方面可用以存储水分,再将水分进行沉降过滤,使得除尘系统所喷洒的水分更加干净、环保,另一方面,向沉降过滤池内添加水,可以保证除尘系统随时都能正常工作,避免了地区降水不足而影响除尘系统除尘作业的缺陷。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设有差动浮球阀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另外一种喷雾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外一种喷雾口与导流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气囊与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_减速带,2-气囊,3-导气管,4-储水储压罐,5-导流管,6-喷雾口,7-单向进液阀,8-差动球阀,9-安全阀,10-止回气阀,11-排污阀,12-沉降过滤池,13-差动浮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目前,用于公路建设、城市建设的除尘降温系统,结构均十分复杂,而且需要外接电源或其它动力源为除尘系统提供动力,才能使除尘系统工作,其成本不仅较高,而且日常维护也十分不便;而应用于公路、小区的减速带,机动、非机动车辆经过减速带减速后,会丧失一部分动力势能,所丧失的动力势能传至地面后,逐渐消失,并未得到有效地利用,本技术在考虑了上述两种设备或设施现有技术的情况后,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设计出了一种将二者相结合的新型除尘系统。如图I所示,差动气压喷雾除尘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安装在公路上的减速带1,若干设置在减速带I内部的气囊2,以及通过导气管3与气囊2连通的储水储压罐4构成,如图8所示,在气囊2内设有单向进气孔,在减速带I内形成有连通各个气囊2的气路,导气管3则直接与该气路连接;其中,储水储压罐4不仅可以存储水分,也可存储压缩气体,以保证其内的气压,一般地,储水储压罐4放置在雨水池内,雨水池为普通池子,也可为收集公路雨水建设的雨水水景池,或者是依托收集高层建筑雨水建设的雨水水箱或雨水水景池,其用以接收、聚集、沉降日常雨水,将之再次利用,而且雨水经过范围性的存储,其难以肆掠,进而改善了地表径流,大大地减轻城市泄洪的压力;在储水储压罐4的侧壁上设有单向进液阀7,当雨水池内的积水液面达到单向进液阀7的位置后,经由单向进液阀7流入储水储压罐4内进行存储备用。需要说明的是,气囊2可设置在公路、楼道等有动能衰减要求的公共场所,通过对气囊2做功衰减动能转化为压缩空气势能,如将气囊2设置在公共场所中楼道的靠左侧(在低处正对楼梯,因为行人靠右原则,左侧多为下楼道居多,此时对下行行人有缓冲作用,同时也可收集重力势能,能更好地压缩气囊,形成压缩空气),通过下行行人的重力势能压缩气囊形成压缩空气;从而实现向外喷雾设备提供动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喷雾设备需单独提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差动气压喷雾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带(1),设置于减速带(1)内的气囊(2),通过导气管(3)与该气囊(2)连通的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以及设置在储水装置储压装置上的喷雾执行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戈,何静,岑朴素,蒋成素,
申请(专利权)人:吴英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