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散热片机械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缝焊机。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缝焊上轮和缝焊下轮,所述缝焊上轮和缝焊下轮均摩擦连接有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动力轮,所述两个动力轮分别连接有加压油缸,所述缝焊上轮与加压气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步伺服机构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同步伺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轮连接;所述高速缝焊机为两组、并分别布置在待加工料片的两侧同时缝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速度快,单片质量好,焊后单元片平整,加工范围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散热片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缝焊机。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电力变压器的更新换代,电力变压器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变压器散热片是变压器设备上的重要零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散发变压器在工作时的热量,确保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在变压器散热片的加工过程中,将点焊完成后的散热片两侧要进行焊接,传统的加工方法焊接速度慢,两侧进给速度不一致,焊接热量大,产品变形大,生产效率低,且只能生产普通碳钢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缝焊机。该高速缝焊机加工速度快,单片质量好,焊后单元片平整,加工范围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缝焊机,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缝焊上轮和缝焊下轮,所述缝焊上轮和缝焊下轮均摩擦连接有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动力轮,所述两个动力轮分别连接有加压油缸,所述缝焊上轮与加压气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步伺服机构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同步伺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轮连接。所述高速缝焊机为两组、并分别布置在待加工料片的两侧同时缝焊。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加工速度快,单片质量好,焊后单元片平整,加工范围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产品密封性高,其生产效率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较提高了 I. 5倍以上,产品焊后变形小于2丽,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双边同时缝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边缝焊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驱动机构,2为传动轴,3为动力轮,4为焊缝上轮,5为加压气缸,6为加压油缸,7为缝焊下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缝焊上轮4和缝焊下轮7,所述缝焊上轮4和缝焊下轮7均摩擦连接有通过驱动机构I驱动旋转的动力轮3,两个动力轮3分别连接有加压油缸6,所述缝焊上轮4与加压气缸5连接。驱动机构I包括同步伺服机构及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与同步伺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轮3连接。本实施例采用两组高速缝焊机、并分别布置在待加工散热片的两侧同时缝焊。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点焊完成后的散热片两侧要进行密封焊接,当产品进入高速缝焊机时,加压气缸5工作、通过缝焊上轮4加压把散热片压紧,并由同步伺服机构及传动轴2驱动两动力轮3同步旋转。同时,两个加压油缸6工作,加压后使旋转的两个动 力轮3分别压紧缝焊上、下轮4、7,使缝焊上、下轮4、7旋转、并开始焊接。位于散热片两侧的高速缝焊机同步运动,并完成散热片的焊接。本实施例采用液压驱动机构,保证焊接轮的焊缝宽度小,只有3MM。权利要求1.一种高速缝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缝焊上轮(4)和缝焊下轮(7),所述缝焊上轮(4)和缝焊下轮(7)均摩擦连接有通过驱动机构(I)驱动旋转的动力轮(3),所述两个动力轮(3)分别连接有加压油缸出),所述缝焊上轮(4)与加压气缸(5)连接。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缝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I)包括同步伺服机构及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与同步伺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轮(3)连接。3.按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高速缝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缝焊机为两组、并分别布置在待加工料片的两侧同时缝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散热片机械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高速缝焊机。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缝焊上轮和缝焊下轮,所述缝焊上轮和缝焊下轮均摩擦连接有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的动力轮,所述两个动力轮分别连接有加压油缸,所述缝焊上轮与加压气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同步伺服机构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同步伺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轮连接;所述高速缝焊机为两组、并分别布置在待加工料片的两侧同时缝焊。本技术加工速度快,单片质量好,焊后单元片平整,加工范围宽。文档编号B23K11/06GK202655779SQ20122025791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王天林 申请人:王天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缝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缝焊上轮(4)和缝焊下轮(7),所述缝焊上轮(4)和缝焊下轮(7)均摩擦连接有通过驱动机构(1)驱动旋转的动力轮(3),所述两个动力轮(3)分别连接有加压油缸(6),所述缝焊上轮(4)与加压气缸(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天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