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小幡彻专利>正文

凝胶粒子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393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3:49
通过凝胶化反应测定试样中的目的物质时,高灵敏度计测凝胶粒子的生成开始时间点并在产生现象的溶剂中抑制光衰减达最小限。具备:收纳含有试样S和试剂R的溶液的试样池1,搅拌混合溶液W的搅拌装置2,对混合溶液W照射相干光Bm的入射光源3,设置在试样池1的外部且与入射光源3同侧、检测试样池1内混合溶液W中散射的光中返回到入射光源侧方向的后方散射光成分的后方散射光检测装置4,基于后方散射光检测装置4的检测输出计测后方散射光变动成分的散射光变动计测装置5,基于散射光变动计测装置5的计测结果判别至少包括与混合溶液W从溶胶相向凝胶相的相转变时间有关的凝胶粒子生成开始时间点的凝胶粒子生成状态的凝胶粒子生成判别装置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凝胶粒子测定装置,该装置用于通过凝胶化反应使作为测定对象的试样中的内毒素和/或β -D-葡聚糖等目的物质粒子化之后再对其进行测定,特别是涉及一种试图高灵敏度地测定凝胶粒子开始出现的时间点的凝胶粒子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的内毒素,主要是不被采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类菌体的膜成分的一部分,其成分是被称为脂多糖的脂质多糖类。具体地,是由被称作脂质A(LipidA)的脂质和多糖链通过2-酮基-3-脱氧辛酸(KDO)结合而成的脂多糖(LPS),其中含有的被称为脂质A (Lipid A)的脂质结构部分通过感染进入人体时,与细胞的受体相结合而引起炎症,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重度的临床症状。这样,内毒素是一种成为人类 中所谓败血症或菌血症等致死率非常高的临床症状的原因的物质,因此,对进入到体内的内毒素进行评估在临床上的要求很高。另外,药品(注射剂等)和医疗用具(血管导管等)等不被内毒素污染(无热原)是非常重要的,在使用细菌制备的药品(在重组蛋白质、基因治疗中使用的DNA等)和/或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中,适宜除去或控制内毒素是不可缺少的。这种内毒素的除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幡彻
申请(专利权)人:小幡彻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