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包括风道,风道的进风口与一风源相连,风道的出风口设于点火炉的两侧墙内壁上,风源提供的风由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由出风口喷向台车的栏板外壁,在侧墙内壁与栏板外壁之间形成将点火炉炉膛内部与外界隔离的风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方法,该方法为:设置一风道,并将风道的出风口设于点火炉两侧墙的内壁上,往风道中通入风,通过出风口将风道中的风喷向台车的栏板外壁,使点火炉侧墙内壁与台车栏板外壁之间形成风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可保护台车栏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烧结工艺过程中,点火炉被用来向混合料表面提供高温带状火焰,使其中的固体燃料着火燃烧,并使表层混合料在点火炉高温烟气与固体燃料燃烧放热作用下烧结,同时通过抽风机抽风提供充分的氧量将表层所积蓄的热量传递至下一层混合料,促使下一层的固体燃料继续燃烧从而使得烧结过程迅速向下进行进而完成烧结工艺作业。在烧结生产时,点火炉I的位置是处于烧结机头,并横跨烧结机台车2上方(参见图I、图2)。因为生产时点火炉I侧墙11与台车2之间有IOOmm 150mm的间距,故在点火炉I的两侧墙11内壁与烧结机台车2之间易产生漏风,边部漏风会导致两个问题 a.点火炉I炉膛内负压偏高时,外部的冷空气易进入炉膛内(冷空气流动方向如图2中向上的箭头所示),漏风越严重,进入炉膛内的外部冷空气就越多,易降低台车2边部的烧结温度,产生黄料,给烧结机的产量与成品率带来负面影响。b.点火炉I炉膛内为微负压或常压时,炉膛内的高温烟气易溢出炉膛外(高温烟气流动方向如图2中向下的箭头所示),漏风越严重,溢出炉膛外的高温烟气越多,为保持炉膛内的烧结点火温度,就需增加更多的能耗。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目前大多采用机械式硬密封法来进行密封。如图3、图4所示,其密封装置由密封板组件和密封板行走槽50两部分组成,密封板组件包括承力型钢20、固定螺栓30和密封橡胶板40三部分。在安装时先将承力型钢20 (角钢或扁钢均可)焊接固定在点火炉I侧部框架上,再用固定螺栓30将密封橡胶板40固定在承力型钢20上,密封橡胶板40的下沿与固定在烧结机台车2上的密封板行走槽50紧密接触,以保证密封效果。生产时,外部空气由于被密封橡胶板40遮挡,故无法进入炉膛内部,防止了漏风现象的产生。但这种密封装置存在以下两项缺陷 I.易出事故当台车2出现“爬坡”或“搭桥”状况时,台车2会高于原有工作位置,从而导致与台车2连接的密封板行走槽50随之升高,进而使得密封橡胶板40与密封板行走槽50 “碰架”,此状况下台车2将被点火炉I卡住无法前行,严重时会导致台车2拖动点火炉I移动从而发生生产事故。2.密封装置寿命短由于密封橡胶板40由橡胶材质制作,在点火炉I内高温多尘的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易被磨损,一旦发生磨损则会导致密封橡胶板40无法与密封板行走槽50紧密配合,从而降低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可保护台车栏板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包括风道,所述风道的进风口与一风源相连,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于所述点火炉的两侧墙内壁上,所述风源提供的风由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由出风口喷向所述台车的栏板外壁,在所述侧墙内壁与所述栏板外壁之间形成将点火炉炉膛内部与外界隔离的风帘。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风源为所述烧结设备中环冷机引出的回热风管。 所述回热风管或风道上设有风力增压部件。 所述回热风管上设有除尘部件。所述出风口倾斜向下朝向所述栏板的外壁。还包括设于所述栏板上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所述挡风板为平板或L型板或T型板或弧形板。所述风道包括两根沿台车行进方向分别穿入点火炉两侧墙的风道总管,每根风道总管上连接有多根沿风道总管长度方向布置于侧墙内的风道支管,所述风道总管上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支管上设有所述出风口。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方法,该方法为设置一风道,并将风道的出风口设于所述点火炉两侧墙的内壁上,往风道中通入风,通过出风口将风道中的风喷向所述台车的栏板外壁,使点火炉侧墙内壁与台车栏板外壁之间形成将点火炉炉膛内部与外界隔离的风帘。作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往风道中通入的风源自烧结设备中环冷机引出的回热风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通过风道喷风在点火炉侧墙内壁与台车栏板之间形成一道风帘,将点火炉炉膛内部与外界隔离,从而实现密封,由于台车与点火炉之间不再有硬性接触,故即使台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爬坡”或“搭桥”的情形,也不会造成台车与点火炉相互卡住而无法移动的状况,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由于风帘式的密封结构不受点火炉内高温多尘的环境影响,故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由于有持续的风喷在台车栏板上,可起到“风冷”的效果,对于降低台车栏板温度,提高栏板寿命有一定帮助。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方法同样具有上述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未设密封装置时的漏风原理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设置机械式硬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在具体应用实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挡风板为L型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挡风板为T型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挡风板为弧形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风道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点火炉;11、侧墙;2、台车;21、栏板;3、回热风管;31、回热风总管;32、回热风支管;4、风道总管;5、出风口 ;6、风道支管;7、挡风板;8、风力增压部件;9、除尘部件;10、阀门;20、承力型钢;30、固定螺栓;40、密封橡胶板;50、密封板行走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实施例,包括风道,风道包括两根沿台车2行进方向分别穿入点火炉I两侧墙11的风道总管4,每根风道总管4上连接有多根沿风道总管4长度方向布置于侧墙11内的风道支管6。每根风道总管4上均设有用来与风源相连通的进风口,每根风道支管6上均设有用来喷出风的出风口 5,如图5、图11所示,出风口 5呈内小外大的锥状(即出风口 5的口径沿出风方向逐渐增大),其位置设于点火炉I侧墙11的内壁上。风源产生的风由进风口进入风道总管4和风道支管6,最后由出风口 5喷向台车2的栏板21外壁,在点火炉I侧墙11内壁与台车2栏板21外壁之间沿台车2行进方向形成一道风帘,将点火炉I炉膛内部与外界隔离,从而实现点火炉I与台车2之间的密封,减少漏风率。本实施例中,风源为烧结设备中环冷机引出的回热风管3,所以不需要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额外增设单独的外部风源,降低了成本,也使环冷机的回热风得到了循环利用。再者,由于从环冷机引出的回热风为200 300度的高温风,即使在点火炉I炉膛内负压较高时,有部分回热风进入炉膛内,也不会对台车2边部的烧结温度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回热风管3包括回热风总管31和连接于回热风总管31上的两根回热风支管32,两根回热风支管32分别与两根风道总管4的进风口相连,且各回热风支管32上均设有阀门10。回热风总管31上设有除尘部件9,用来防止环冷机引出的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烧结设备中点火炉与台车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所述风道的进风口与一风源相连,所述风道的出风口(5)设于所述点火炉(1)的两侧墙(11)内壁上,所述风源提供的风由进风口进入风道并由出风口(5)喷向所述台车(2)的栏板(21)外壁,在所述侧墙(11)内壁与所述栏板(21)外壁之间形成将点火炉(1)炉膛内部与外界隔离的风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