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针织机的导纱装置,尤指一种多臂导纱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I中所示,其显示常用导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导纱装置90其中一面上联接有一连结件91,并透过连结件91联接一导纱臂92。导纱臂92以其一端插结于连结件91,且导纱臂92的自由端处设有两个固定一体的上导纱眼931与下导纱眼932。常用导纱装置90的导纱臂92末端为固定的上导纱眼931与下导纱眼932,于实际运作时,将入纱纱线穿过入纱板(图中未示)经上导纱眼931绕于送纱轮(图中未示)一圈后 再穿过入纱板(图中未示)回穿过下导纱眼932而出纱,如果通过下导纱眼932的出纱纱线张力与通过上导纱眼931的入纱纱线张力不均匀,即入纱纱线的传送与出纱纱线的张力大小不均匀时,则具有固定一体上导纱眼931与下导纱眼932的导纱臂92即会发生快速相互拉扯不停而有剧烈抖动情形发生,从理论上而言,当入纱纱线与出纱纱线张力趋于平衡时才停止抖动,但事实上在送纱作业操作时,入纱纱线与出纱纱线张力在不规则送纱过程中基本上是不可能趋于平衡,只能说,入纱纱线与出纱纱线张力在较佳送纱情况下,两者的纱线张力差距较小,也就是,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臂导纱装置,该导纱装置(100)包括:一导纱盒(10),该导纱盒(10)包含一隔层件(11)、一顶盒板(12)与一底盒板(13),该隔层件(11)具有一隔层板(111)以将该隔层件(11)区隔分出一顶凹层(112)与一底凹层(113),且该顶盒板(12)与该底盒板(13)分别盖合于该隔层件(11)的顶凹层(112)与底凹层(113)而构成该导纱盒(10),该隔层板(111)上设有一第一贯层孔(14)与一第二贯层孔(15);一顶枢动装置(20),该顶枢动装置(20)包括枢设于该顶凹层(112)内且互相啮合的一第一齿轮(21)及一第二齿轮(22),该第二齿轮(22)上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