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仁惠专利>正文

陶瓷送纱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795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陶瓷送纱轮,包括有上轮盖、下轮盖及多数组设于上、下轮盖间的陶瓷件;该上轮盖设中心孔及多数设于上轮盖外周的第一结合部;该下轮盖中心设穿轴孔及多数设于下轮盖外周的第二结合部;各该等陶瓷件的上、下受接部对应上轮盖的第一结合部及下轮盖第二结合部;借此各该等陶瓷件的两端的受接部与上、下轮盖结合部相结合而构成陶瓷送纱轮;由于该等陶瓷件为内窄、外宽的圆弧形陶瓷件而构成真圆送纱圆周面因而达成织造优异的提花或变色布匹,且各陶瓷件外宽内窄的构造可大幅增进陶瓷件承受径向应力的强度,使陶瓷送纱轮的导纱作业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送纱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陶瓷送纱轮,特别关于一种借由其断面设为内窄、外宽的多数弧形陶瓷件提供纱线绕设送纱圆周面,各陶瓷件外宽内窄的弧形外周面构造可大幅增进陶瓷件承受径向应力的强度,且陶瓷件外周弧面与上、下倾斜接合面连结而构成纱线入纱及出纱导纱部,使纱线可自动导纱,使陶瓷送纱轮的提花导纱作业顺畅。
技术介绍
一般针织送纱储纱筒,包括直立的筒形的支撑体,及多数陶瓷导纱片,支撑体设多数彼此相隔一定间距的安装槽,导纱片插固于安装槽内,组合成近似传统的金属杆式纱线绕体;支撑体包括上盖及下盖插套拼接并与陶瓷导纱片固装成储纱筒。该储纱筒实际使用时仍然有以下的缺点亟待改善:1.由于挽近功能性纱线结构变化万千,在进行提花与变色织造时,往往依市场需求将功能性纱线与传统纱线混纺织造,此间因提花与变色织造其纱线张力变化相当频繁,使该储纱筒于快速旋转时,纱线受到该储纱筒的杆式旋转切线力作用而易于断纱,而造成困扰。2.又储纱筒陶瓷导纱片是由陶瓷材质烧制,其上端、下端形状大小不同(上端大于下端),致使导纱片烧制成品的均一性不良率偏高,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3.再者,该导纱片的中段部份为储纱量最多的部位,于储纱使用时往往无法承受径向应力而容易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解决上述现有储纱筒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内窄、外宽的均一性圆弧形陶瓷件的构造可增进陶瓷件承受较大径向应力强度,于陶瓷件上、下端处设有纱线入纱及出纱导纱部,使纱线可在送纱轮外周自动往下依序滑移送纱,且陶瓷件外周做成圆滑弧面无任何菱角,于快速进行提花与变色织造时,可使本专利技术的陶瓷送纱轮的导纱作业顺畅无比。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上轮盖、一与上轮盖连结的下轮盖及多数组设于上轮盖与下轮盖之间的陶瓷件;该上轮盖设有一中心孔及多数设于该上轮盖外周的第一结合部;该下轮盖设有一穿轴孔及多数设于该下轮盖外周的第二结合部;及各该等陶瓷件上、下两端分别各设一上、下受接部以对应该上轮盖的第一结合部及该下轮盖的第二结合部,该等陶瓷件的外侧为圆弧形面,使该等陶瓷件共同围成一真圆送纱圆周面;借此该上轮盖中心孔与该下轮盖的穿轴孔相结合,且该上轮盖外周第一结合部及该下轮盖外周第二结合部也分别与各该等陶瓷件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相结合而组成陶瓷送纱轮。所述的该等陶瓷件的断面为弧形底梯形、三角形、扇形、T形或曲弧形的其中一种。所述的上轮盖的第一结合部为朝下的凸轴,该下轮盖的第二结合部为朝上的凸轴,而该等陶瓷件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为上、下接合孔。所述的上轮盖的第一结合部为朝下的凹部,该下轮盖的第二结合部为朝上的凹部,而该等陶瓷件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为上、下凸部。所述的上轮盖更包括一上阶部及一下阶部,该上阶部底面等间距环状排列有多数上接合槽,该第一结合部设于该上接合槽内;该下轮盖更包括一第一阶部、一第二阶部、一第三阶部,该第三阶部穿设于该上轮盖的中心孔中,该第一阶部对应该上接合槽与第一结合部各设有多数下接合槽及第二结合部。所述的该等陶瓷件两端对应上轮盖的上接合槽与下轮盖的下接合槽分别各设有一上接合面与一下接合面。所述的上轮盖的中心孔上方设一上轴承座,该上轴承座供上轴承嵌固,该下轮盖的穿轴孔下方设一下轴承座,该下轴承座供下轴承嵌固。所述的上轴承及下轴承中心穿设一金属轮轴,该金属轮轴下端借一垫片及螺固元件与下轮盖锁固成一体,该金属轮轴可带动上轮盖、陶瓷件及下轮盖同步旋转。所述的下轮盖的第三阶部及第二阶部设一纵向缺口。所述的陶瓷送纱轮,更包括一导电环,该导电环具有一勾部及一延伸段,该延伸段嵌入下轮盖的纵向缺口中。所述的陶瓷件两端的上、下接合面对应上轮盖的上接合槽及下轮盖的下接合槽设为内窄、外宽的弧形底梯形、三角形、扇形、T形或曲弧形的其中一种。所述的下轮盖的第二阶部上方环设有多数凸件,该上轮盖的下阶部底面对应该凸件设有数个凹孔。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手段包括有一上轮盖、一与上轮盖连结的下轮盖及多数组设于上轮盖与下轮盖之间的陶瓷件;该上轮盖设有一中心孔及多数设于该上轮盖外周的第一结合部;该下轮盖设有一穿轴孔及多数设于该下轮盖外周的第二结合部;各该等陶瓷件上、下两端分别各设一上、下受接部以对应该上轮盖的第一结合部及该下轮盖的第二结合部,陶瓷件的外周设为曲弧面,各曲弧面环状排列组成一真圆,该等陶瓷件的断面为弧形底梯形、三角形、扇形、T形或曲弧形的其中一种。所述的各该陶瓷件的曲弧面皆具有一入纱导纱部及一出纱导纱部,使纱线得以顺利达成导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陶瓷送纱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构件立体分解图(俯视);图3为图1的构件立体分解图(仰视);图4为图1的纵断面剖视图;图5为图1的纵断面立体剖视图;图6为环状排列的陶瓷件横断面立体剖视图;图7为图1的横断面平面剖视图;图8为环状排列的陶瓷件横断面另一立体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陶瓷送纱轮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图9的纵断面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陶瓷送纱轮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可清楚的呈现。参阅图1至图7,为本专利技术陶瓷送纱轮10第一实施例,包括有一上轮盖1、一与上轮盖1连结的下轮盖2及多数组设于上轮盖1与下轮盖2之间的陶瓷件3。参阅图2、图3,该上轮盖1设有一中心孔11,其包含一上阶部12及一下阶部13,该上阶部12底面等间距环状排列有多数上接合槽121与多数第一结合部122。该上轮盖1的中心孔11上方设一上轴承座111,该上轴承座111供上轴承14嵌固。该下轮盖2设有一第一阶部21、一第二阶部22、一第三阶部23及一穿轴孔24,该第三阶部23穿设于该上轮盖11的中心孔11中,该第一阶部21对应该上接合槽121与第一结合部122设有多数下接合槽211与第二结合部212。该下轮盖2的第三阶部23及第二阶部22设一纵向缺口231。该下轮盖2的穿轴孔24下方设一下轴承座241,该下轴承座241供下轴承25嵌固。该上轴承14及下轴承25中心穿设一金属轮轴15,该金属轮轴15下端借一垫片151及螺固元件152与下轮盖2锁固成一体,该金属轮轴15可带动上轮盖1、陶瓷件3及下轮盖2同步旋转。该下轮盖2的第二阶部22上方环设有多数凸件221,该上轮盖1的下阶部13底面对应该凸件221设有数个凹孔131。参阅图2、图3、图6,该陶瓷件3两端对应上轮盖1的上接合槽121与下轮盖2的下接合槽211设有一上接合面31与一下接合面32,该上、下接合面31、32对应上轮盖1的第一结合部122及下轮盖2的第二结合部212分别设有上、下受接部。第一实施例中的上、下受接部为上、下接合孔33,以分别对应结合于第一结合部122与第二结合部212。该陶瓷件3两端的上、下接合面31、32对应上轮盖1的上接合槽121及下轮盖2的下接合槽211设为内窄、外宽的扇形断面。该陶瓷件3的外周设为较宽的曲弧面34,各曲弧面34环状排列组成一真圆,各曲弧面34皆具有一入纱导纱部341及一出纱导纱部342,使纱线得以顺利达成导纱。应予说明,该上接合槽121与下接合槽211于必要时可以省略,而只使用第一结合部122与第二结合部212即可。再者,该上轮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陶瓷送纱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上轮盖(1)、一与上轮盖(1)连结的下轮盖(2)及多数组设于上轮盖(1)与下轮盖(2)之间的陶瓷件(3);该上轮盖(1)设有一中心孔(11)及多数设于该上轮盖(1)外周的第一结合部(122);该下轮盖2设有一穿轴孔(24)及多数设于该下轮盖(2)外周的第二结合部(212);各该等陶瓷件(3)上、下两端分别各设一上、下受接部(33)以对应该上轮盖(1)的第一结合部(122)及该下轮盖(2)的第二结合部(212);藉此该上轮盖(1)中心孔(11)与该下轮盖(2)的穿轴孔(24)相结合,且该上轮盖(1)外周第一结合部(122)及该下轮盖(2)外周第二结合部(212)也分别与各该等陶瓷件(3)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相结合而组成陶瓷送纱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上轮盖(1)、一与上轮盖(1)连结的下轮盖(2)及多数组设于上轮盖(1)与下轮盖(2)之间的陶瓷件(3);该上轮盖(1)设有一中心孔(11)及多数设于该上轮盖(1)外周的第一结合部(122);该下轮盖(2)设有一穿轴孔(24)及多数设于该下轮盖(2)外周的第二结合部(212);各该等陶瓷件(3)上、下两端分别各设一上、下受接部(33)以对应该上轮盖(1)的第一结合部(122)及该下轮盖(2)的第二结合部(212);藉此该上轮盖(1)中心孔(11)与该下轮盖(2)的穿轴孔(24)相结合,且该上轮盖(1)外周第一结合部(122)及该下轮盖(2)外周第二结合部(212)也分别与各该等陶瓷件(3)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相结合而组成陶瓷送纱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等陶瓷件(3)的断面为弧形底梯形、三角形、扇形、T形或曲弧形的其中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轮盖(1)的第一结合部(122)为朝下的凸轴,该下轮盖(2)的第二结合部(212)为朝上的凸轴,而该等陶瓷件(3)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为上、下接合孔(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轮盖(1)的第一结合部(122)为朝下的凹部,该下轮盖(2)的第二结合部(212)为朝上的凹部,而该等陶瓷件(3)的上、下两端的上、下受接部为上、下凸部(33A)。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等陶瓷件(3)的外侧为圆弧形面,使该等陶瓷件共同围成一真圆送纱圆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送纱轮,其特征在于:该上轮盖(1)更包括一上阶部(12)及一下阶部(13),该上阶部(12)底面等间距环状排列有多数上接合槽(121),该第一结合部(122)设于该上接合槽(121)内;该下轮盖(2)更包括一第一阶部(21)、一第二阶部(22)、一第三阶部(23),该第三阶部(23)穿设于该上轮盖(1)的中心孔(11)中,该第一阶部(21)对应该上接合槽(121)与第一结合部(122)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惠陈伯霖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惠陈伯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