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仁惠专利>正文

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6644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包括一送纱机构、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方的导引装置、一设在送纱机构下缘的纱张力导引器及一设在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该出纱导纱装置具有上、下导纱眼;该送纱机构上的中空螺杆中心内设有一中空孔道的送纱路径,以便一中心纱线可经由该中空孔道输送;该中空孔道与该出纱导纱装置的上、下导纱眼相对正,使经由上方的导引装置送下的中心纱线与自送纱机构所送出的外周纱线在送纱机构下方与该中心纱线相互绞合成一双股或多股的复合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尤指一种藉由至少一根中心纱线自送纱机构的中空孔道直接下送,再与由送纱机构送出的外周纱线绕合于中心纱线外周而送出,因而形成复合纱线的绞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针织机的送纱装置或送纱机构皆限于单一纱线的送纱,故每一送纱机构只能输送单一纱线进行针织织造,使得针织布的功能鲜有变化。如欲进行功能布的织造,每一喂纱嘴须分别被安排不同功能纱线并使全数喂纱嘴与不同纱线的配置适当后才能织造,故在操作上甚为繁复又费时,织造作业成本高昂,实有待改良。遂经专利技术人积数十年的专业制造及营销实务经验的构思而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单一纱线针织织造上的困难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由于其装置新颖,结构简单体积又小,成本低,操作方便又快速且运作稳定。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送纱机构;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方的导引装置;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该出纱导纱装置具有上、下导纱眼;及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的中空螺杆,并藉该中空螺杆的中空孔道作为送纱路径;藉此,将一中心纱线穿经该中空孔道的送纱路径输送,以与一自该送纱机构以旋转方式所送出的外周纱线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处相互捻合或绞合成一复合纱。所述的送纱机构的电动送纱轮下缘进一步设置一纱张力导引器,使该外周纱线以旋转方式出纱时具有适当张力,以便与该中心纱线捻合或绞合成复合纱。所述的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进一步设有一压纱器,以提供给该中心纱线及该外周纱线适当的送纱张力。所述的导引装置至少包括一上导纱眼、一压纱器及一下导纱眼。所述的导引装置包括一上段停车器。所述的送纱机构包括一电动送纱轮,该电动送纱轮由一电子控制手段所控制的马达。所述的送纱机构包括一电控送纱轮,该电控送纱轮由一电子控制手段所控制的磁铁及线圈。兹为使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说明如后。该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主要包括:一导引装置10、一送纱机构20及一出纱导纱装置30。该导引装置10包括一压纱器11、一上导纱眼12、一下导纱眼13、二侦知杆14及上段停车器15。该送纱机构20包括一电动驱动机构21、一送纱支架22、一入纱导纱眼23、一压纱器24、一入纱侦知杆25、一引入导纱眼26、一电动送纱轮27及一设在该电动送纱轮27下缘的纱张力导引器28。电动送纱轮27是受到一电控马达所控制。该出纱导纱装置30设在该电动送纱轮27下方,该出纱导纱装置30具有一上导纱眼31及一下导纱眼32。应予说明的,该导纱装置30之间于必要时可于该上、下导纱眼31、32间进一步加设一压纱器(图中未示)或张力侦知臂33,俾提供纱线保持一定张力或断纱示警。在本实施例中,藉一中空螺杆40作为中心轴来供该送纱机构20固定,且可在中空螺杆40的两端选择性设置有导纱眼41、42,并为电动驱动机构21、送纱支架22及电动送纱轮27等组件的中心轴处独创一中心纱线Y1送纱路径的中空孔道43,亦即,该送纱机构20的固定结构中心设有一中空的螺杆,并以中空螺杆40本身的中空孔道43作为中心纱线Y1的送纱路径,该中心纱线Y1可经由该中空孔道由上往下垂直输送或由一端至另一端水平输送。该中空孔道43的位置与其下方的该出纱导纱装置30的上导纱眼31、下导纱眼32相对正,使经由导引装置10送下来的中心纱线Y1与自电动送纱轮27下缘的纱张力导引器28所送出的外周纱线Y2在电动送纱轮27下方适当位置处相互捻合或绞合成一体而形成为一复合纱Y,于本实施例中电动送纱轮27下方适当位置处是指在出纱导纱装置的上导纱眼31及下导纱眼32之间。该中心纱线Y1可以是一种单一纱线或一束纱线。该中心纱线Y1、外周纱线Y2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功能纱线。另,该中心纱线Y1由导引装置10至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30具有适当张力,以便与经由该纱张力导引器28送出的外周纱线Y2相互捻合或绞合成复合纱。又该送纱机构20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30,可再设有一压纱器(图中未示),以提供给中心纱线Y1及外周纱线Y2具有适当的送纱张力,使中心纱线Y1及外周纱线Y2顺利捻合或绞合成一双股或多股的复合纱Y。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该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主要也包括:一上段停车器(图未示)、一送纱机构20及一出纱导纱装置30。本第二实施例的主要构造、构件及功能大体上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相同的部件及其相对应组件均标以相同标号,以资相互对照,其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出纱导纱装置30是以光电方式控制纱线张力。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该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主要也包括:一导引装置(图未示)、一送纱机构20及一出纱导纱装置30。本第三实施例的主要构造、构件及功能大体上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相同的部件及其相对应组件均标以相同标号,以资相互对照,其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省略入纱侦查及张力控制装置,其详细说明从略。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该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主要也包括:一导引装置(图未示)、一送纱机构20及一出纱导纱装置30。本第四实施例的主要构造、构件及功能大体上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相同的部件及其相对应组件均标以相同标号,以资相互对照,其不同的地方仅在于本实施例的送纱机构20的电控送纱轮27A是以磁铁、线圈等磁场的电控方式控制纱线的储纱及送纱的目的,其余的部件皆相同并省略入纱侦查及张力控制装置,其详细说明从略。综合以上所述,本技术确实为一相当优异的独创针织织造新技术方案,爰依法提出申请技术专利;惟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依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或等效技术替换,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所延伸的范围内,始符合理,谨此陈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送纱机构;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方的导引装置;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该出纱导纱装置具有上、下导纱眼;及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中心处的中空螺杆,并藉该中空螺杆的中空孔道作为送纱路径;藉此,将一中心纱线穿经该中空孔道的送纱路径输送,以与一自该送纱机构以旋转方式所送出的外周纱线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处相互捻合或绞合成一复合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送纱机构;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上方的导引装置;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该出纱导纱装置具有上、下导纱眼;及一设在该送纱机构中心处的中空螺杆,并藉该中空螺杆的中空孔道作为送纱路径;藉此,将一中心纱线穿经该中空孔道的送纱路径输送,以与一自该送纱机构以旋转方式所送出的外周纱线在该送纱机构下方的出纱导纱装置处相互捻合或绞合成一复合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纱线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纱机构的电动送纱轮下缘进一步设置一纱张力导引器,使该外周纱线以旋转方式出纱时具有适当张力,以便与该中心纱线捻合或绞合成复合纱。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申请(专利权)人: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