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废水深度处理脱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8703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酵母废水深度处理脱色方法,具体方法利用臭氧曝气处理,同时辅以催化剂的作用,可以使出水色度优于《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中的排放要求(50倍),同时有效降低了臭氧的投加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酵母行业废水深度处理系统依靠化学沉淀方法去除色度的现状,解决了由化学沉淀法带来的化学污泥量大、处理成本高,且色度难以实现达标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国内酵母企业关于脱色问题进行的工程改造项目及新建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脱色处理领域,特别是针对酵母废水生化出系统水的深度处理脱色方法。
技术介绍
酵母废水中的色度是由废糖蜜中的色度在制糖和酵母发酵过程中逐步产生累积而成的,主要有酚类物和氨基氮化合物等成分,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褐色素,还原糖碱分解所合成高分子棕黑色素,还原糖与氨基酸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糖热分解成深咖啡色的焦糖色素,酚类物与铁反应生成深色的化合物等综合上述各物质的色素,酵母废水呈棕黑色,色度达6400倍左右。在生物处理酵母废水的过程中发现,厌氧过程对废水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进水 色度为3200倍左右,厌氧出水一般能达到480-600倍,色度去除率在81%以上,但经好氧处理后色度反而有所增加,好氧出水色度一般为640-800倍,这是因为在厌氧阶段,部分多酚类化合物的显色基团被还原,但没有完全分解为小分子,暂时不显色,在好氧阶段,这些显色集团被氧化后,又恢复以前的显色基团,重新呈现出颜色,此类多酚化合物为生物难降解物质,在生物系统处理过程中难以彻底分解去除,最终随好氧出水从生物系统排出。目前酵母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化学法,利用絮凝剂进行脱色处理,色度去除率最大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酵母废水深度处理脱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酵母废水原水为生化系统出水,色度在500倍至800倍范围内,在臭氧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对该酵母废水原水进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反应,臭氧投加量在50mg/L以下,反应停留时间为30分钟,出水色度可达到50倍以下;所述催化剂为固态催化剂,该固态催化剂包含二氧化锰、氧化铝和氧化铜,其中二氧化锰、氧化铝和氧化铜的重量比为0.8?1.2:0.7?0.9:0.27?0.33,二氧化锰、氧化铝和氧化铜的粒径为4?8mm,并且固态催化剂在反应器内为固定床形式,催化剂投加高度为2.5?3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降龙林秀军宋英豪李子富朱民代琳琳梁康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