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876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涉及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领域,包括除尘机构、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除尘机构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处理,回收机构对运行至纵坡横脊段上的运输车辆上留存的清洗水和泥污进行回收;纵坡横脊段呈倾斜设置,纵坡横脊段靠近除尘机构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通过对施工场地出去的运输车辆进行清洗除尘处理,利用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能够实现重力回水,水尘协排,实现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无夹带、出口道路易清洁的施工出口防尘目的;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场地出口扬尘处理方式简单,人工成本高,以及清洗会造成清洗污水及运输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污染市政道路,清洗回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回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回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扬尘污染防治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尤其适用于建筑施工工地车辆夹带扬尘污染的治理。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在建设或拆迁等过程中,因人为粉碎、扰动而排放尘土而形成的颗粒物污染;建筑施工扬尘不仅是造成城市清洁度不高、尘土飞扬主要原因,也是城市大气降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提高城市中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控技术水平,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
[0003]现有建筑工地出口扬尘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清扫清洗或者洗轮机洗轮等方法或技术,人工清扫或清洗出口道路时,会造成人工成本较高,同时简单冲洗会造成清洗污水或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并污染市政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出口道路排水设计不合理,路面排水不畅,为保持清洗需浪费大量水和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场地出口扬尘处理方式简单,人工成本高,以及清洗会造成清洗污水及运输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污染市政道路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除污防尘处理,包括:除尘机构、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
[0006]所述除尘机构与所述纵坡横脊段连接,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处理,所述回收机构位于所述纵坡横脊段上,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对运行至所述纵坡横脊段上的运输车辆上留存的清洗水和泥污进行回收;
[0007]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纵坡横脊段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
[0008]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坡横脊段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0009]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二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水平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处的高度高于两侧的高度。
[0010]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为5%~15%;
[0011]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5m。
[0012]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
[0013]所述第一排水槽设置有多列,多列所述第一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一斜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用于将所述第一斜面上的清洗水和泥污回流至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
述第二斜面的一侧;
[0014]所述第二排水槽设置有多列,多列所述第二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二斜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用于将所述第二斜面上的清洗水和泥污回流至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二排水槽连通。
[0015]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二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4%

10%,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4%

10%;
[0016]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宽度范围为:4mm

10mm,所述第一排水槽的深度范围为:4mm

10mm;
[0017]所述第二排水槽的宽度范围为:4mm

10mm,所述第二排水槽的深度范围为:4mm

10mm。
[0018]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二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表面呈仿生鱼鳞状排水槽或斜线排水槽。
[0019]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洗车台、洗轮槽、第一收集槽和第二收集槽;
[0020]所述洗车台位于所述洗轮槽和所述纵坡横脊段之间,所述洗轮槽呈下凹式,所述洗轮槽用于对运输车辆的车轮进行初次清洗,所述第一收集槽位于所述洗轮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洗轮槽流出的污水;
[0021]所述洗车台用于对运输车辆的车身及底盘进行清洗,所述第二收集槽位于所述洗车台的底部,所述第二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洗车台流出的污水。
[0022]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除泥脱水减速带;
[0023]所述除泥脱水减速带位于所述纵坡横脊段的表面上,所述除泥脱水减速带相对于所述纵坡横脊段的表面呈拱形;
[0024]所述除泥脱水减速带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除泥脱水减速带沿着所述纵坡横脊段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至另一端间隔设置,优选地,多条所述除泥脱水减速带可以为不规则分布。
[0025]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除泥格栅;
[0026]所述除泥格栅位于所述除尘机构远离所述纵坡横脊段的一端的路面上,所述除泥格栅相对于路面呈凸起结构。
[0027]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闸门、控制装置和车辆清洁度检测设备;
[0028]所述闸门位于所述纵坡横脊段远离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所述车辆清洁度检测设备位于所述闸门上,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车辆清洁度检测设备和所述闸门电连接,所述车辆清洁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纵坡横脊段的运输车辆的清洁度信息,并将此清洁度信息输送至所述控制装置处,所述控制装置对应控制所述闸门的启闭。
[002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除污防尘处理,包括:除尘机构、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除尘机构与纵坡横脊段连接,除尘机构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处理,回收机构位于纵坡横脊段上,回收机构用于对运行至纵坡横脊段上的运输车辆上留存的清洗水和泥污进行回收;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第一方向为纵坡横脊段沿着靠近除尘机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纵坡横脊段靠近除尘机构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通过对施工场地出去的运输车辆进行清洗除尘处理,并
且利用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能够实现重力回水,水尘协排,实现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无夹带、出口道路易清洁的施工出口防尘目的;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施工场地出口扬尘处理方式简单,人工成本高,以及清洗会造成清洗污水及运输车辆夹带水四处横流,污染市政道路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的纵坡横脊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除污防尘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机构、纵坡横脊段和回收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与所述纵坡横脊段连接,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处理,所述回收机构位于所述纵坡横脊段上,所述回收机构用于对运行至所述纵坡横脊段上的运输车辆上留存的清洗水和泥污进行回收;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纵坡横脊段靠近所述除尘机构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坡横脊段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二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水平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连接处的高度高于两侧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为5%~15%;所述纵坡横脊段沿着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或等于5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设置有多列,多列所述第一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一斜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一排水槽用于将所述第一斜面上的清洗水和泥污回流至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排水槽设置有多列,多列所述第二排水槽沿着所述第二斜面的表面均匀设置;所述第二排水槽用于将所述第二斜面上的清洗水和泥污回流至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二排水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地出口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沿着第二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4%

10%,所述第二斜面沿着第二方向的倾斜坡度范围4%

10%;所述第一排水槽的宽度范围为:4mm

10mm,所述第一排水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爱军陈添傅刚翟继飞樊守彬曹静静曲松薄然王环赵芸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