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汽车安全装置,包括汽车座椅以及带气囊控制装置的安全气囊,汽车座椅包括座垫支架,通过转轴与座垫支架连接的靠背支架,用于靠背支架角度调节的调角器,及用于解除调角器对靠背支架角度限制的释锁装置,设有传感器,用于测定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碰撞判断,当与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均达到阈值时判定为碰撞不可避免,即向释锁装置发出靠背释锁信号且向气囊控制装置发出气囊开启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判断汽车追尾是否可避免,如果判断汽车追尾无法避免,则通过释锁装置和气囊控制装置对驾驶人进行保护,以避免因撞击后方向盘顶压驾驶人而带来的受伤或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安全装置,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汽车追尾事故已成为交通事故中的主要“杀手”。在汽车追尾事故中,小车追尾大货车事故所造成的伤亡绝对比例是最高的,交警部门曾对该类事故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小车发生和大货车追尾事故时,人员伤亡几乎是每车必有。经过调查发现,大多追尾事故中所造成死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小车直接钻入大货车尾部,致使小车自身的安全 保护系统完全丧失防护功能,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小轿车的车头离地高度一般是70至80厘米高,而大货车尾部距离地面是100厘米以上,这个高度刚好是驾驶员头部和胸部的高度。虽然货车尾部的防撞护栏在发生追尾事故时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但是却能防止小汽车钻进汽车尾部;如果货车尾部没有设置防撞护栏,一旦追尾,小车则会钻进货车底盘。但现实的情况是,为了省油和省事,不少在道路上行驶的货车尾部都不会安装防撞护栏;即使安装了的,也大多不符合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汽车和挂车侧部和后下部防护要求》强制标准。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902789,授权公告日2007年5月23日,为“保护驾驶员的汽车安全座椅”中公开了一种保护驾驶员的汽车安全座椅,包括有座垫支架、坐垫、靠背支架、靠背,其中座垫设置在座垫支架上,靠背设置在靠背支架上,其特点是还包括有一个连接座垫支架与靠背支架的调角器,所述调角器包括有活动架、固定架、拨叉和手柄,其中手柄的前端设有突出臂,该突出臂上设有通孔,该通孔内穿有牵引销,该牵引销上连接有牵引绳,该牵引绳的中部绕在直流电机的转轴上,其另一端与电磁开关前端的钩环相连接,直流电机、电磁开关与设置在汽车头部或顶部的碰撞开关相连接并受其控制。该汽车安全座椅在发生汽车相碰撞或追尾事故时,使靠背向后倒下,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空间来躲避方向盘的撞击。但是,虽然“保护驾驶员的汽车安全座椅”在发生汽车相碰撞或追尾事故时能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躲避方向盘的撞击,由于大多小轿车的安全气囊触动装置被安设于车头前面,只有当轿车前部受到撞击时,安全气囊才会被触动弹出,而如果轿车的整个前身直接进入到货车底部,即使AB柱的变形可以消耗一定的碰撞能量,但安全气囊由于无法启动,坐在小轿车前排座位的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则完全失去保障,可能出现驾驶员头部卡在货车车厢与轿车座位之间,而方向盘则顶在胸前,从而造成司机被卡死于座椅上,导致司机的生还几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当判断汽车追尾前车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实现靠背支架释锁的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座椅安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汽车安全装置,包括汽车座椅以及带气囊控制装置的安全气囊,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垫支架,通过转轴与座垫支架连接的靠背支架,用于靠背支架角度调节的调角器,及用于解除调角器对靠背支架角度限制的释锁装置,设有传感器,用于测定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碰撞判断,当与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均达到阈值时判定为碰撞不可避免,即向释锁装置发出靠背释锁信号且向所述气囊控制装置发出气囊开启信号。本专利技术中调角器可用于调节靠背支架和座垫支架间的角度关系,并且当靠背支架调至合适角度后,调角器将通过锁止件锁定靠背支架和座垫支架间相对位置,使得靠背支 架保持所需角度不变。而释锁装置能根据需要改变锁止件的位置,从而解除调角器对靠背支架的角度限定,实现靠背支架角度无限制的转动;或者直接毁坏性地去除锁止件,从而使得靠背支架的角度限定被解除。另外,如果碰撞发生时安全气囊才爆炸开启,可能对驾驶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为了避免安全气囊对驾驶人的伤害,所以当控制单元判断无法避免碰撞而开启释锁装置,且释锁装置解除对靠背支架锁定的同时,可以预先开启安全气囊。在释锁装置对靠背支架释锁后,驾驶人因为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然后驾驶人撞击安全气囊反弹后向后靠倒,从而对驾驶人起到多重安全保护。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自动判断汽车追尾是否可避免,如果判断汽车追尾无法避免,则通过释锁装置解除靠背支架角度的限制,同时安全气囊被打开,以对驾驶人起到双重保护,由此可避免因撞击后方向盘顶压驾驶人而造成驾驶人受伤或死亡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本车追尾前车时,对本车驾驶员进行追尾保护,而当后车追尾本车时则没有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角器中带有解锁手柄或解锁销钉,所述释锁装置中带有驱动所述解锁手柄或解锁销钉的驱动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角器中对靠背支架的角度限定的锁止件为解锁手柄或解锁销钉,其中,调角器中锁止件为解锁手柄时,通过解锁手柄使得靠背支架相对座垫支架间的转动被限定死。当调角器包括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且与靠背支架固定的大齿板;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座垫支架转动连接,且与大齿板上凸齿相互啮合的小齿板;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座垫支架转动连接,且用于顶推小齿板压紧大齿板的解锁手柄;用于驱动解锁手柄顶推小齿板的回位弹簧。解锁手柄包括握持段和顶推凸轮,握持段和顶推凸轮的中部为第二铰接轴,当大齿板和小齿板啮合时,则大齿板将受到小齿板在绕转轴周向的限位,同时,由于顶推凸轮的长度较长,当手驱动握持段绕转轴转动时,解锁手柄的顶推凸轮端部将抵压于小齿板上背向大齿板的部位,从而使得小齿板压紧大齿板,也即小齿板和大齿板间始终保持啮合,进而限制与大齿板固定连接的靠背支架的转动,也即靠背支架角度被限定,其中回位弹簧能始终保证解锁手柄处于顶推小齿板的状态。进一步设置为还设有用于检测当前车速的车速检测器,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对比当前车速与市区车速限定值,且将当前车速达到市区车速限定值作为进行所述碰撞判断的前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车辆是在市区内行驶,可能因为前车与自身距离过小或一些拐弯处物体对座椅安全装置判断的干扰,会出现一些误判情况出现,因此在该座椅安全装置中设定一个市区车速(速度阀值),以便控制单元先进行碰撞判断,如果判断是属于市区行车,即使发生碰撞,控制单元也不会产生靠背释锁信号。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最低限速值为60km/h,因此该市区车速限定为60km/h,该市区车速被记录于控制单元内,通过控制单元判断,只有当前车速(绝对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控制单元才会产生靠背释锁信号,也即汽车安全装置才能正常工作,反之则不产生靠背释锁信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的追尾保护方法,测定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进行碰撞判断,当与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均达到阈值时判定为碰撞不可避免,即解除汽车的 靠背支架与座垫支架之间的角度约束且开启安全气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汽车的靠背支架与座垫支架通过转轴铰接,还设有用于靠背支架角度调节的调角器,及用于解除调角器对靠背支架角度限制的释锁装置,所述解除汽车的靠背支架与座垫支架之间的角度约束时通过所述的释锁装置解除调角器对靠背支架角度的限制。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实时的对比当前车速与市区车速限定值,且将当前车速达到市区车速限定值作为进行所述碰撞判断的前提。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角器中带有解锁手柄或解锁销钉,所述释锁装置中带有驱动机构,判定碰撞不可避免时通过所述的驱动机构控制所述解锁手柄或解锁销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汽车安全装置,包括汽车座椅以及带气囊控制装置的安全气囊,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垫支架,通过转轴与座垫支架连接的靠背支架,用于靠背支架角度调节的调角器,及用于解除调角器对靠背支架角度限制的释锁装置,其特征是:设有传感器,用于测定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碰撞判断,当自车与障碍物的距离和接近速度均达到阈值时判定为碰撞不可避免,即向释锁装置发出靠背释锁信号且向所述气囊控制装置发出气囊开启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周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