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件清洗线包括上件区、第一转向输送装置、应力消除炉、第二转向输送装置、清洗装置、烘干炉、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第四转向输送装置、运输带、抓取装置及第五转向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上件区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应力消除炉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应力消除炉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清洗装置连接;所述清洗装置与所述烘干炉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烘干炉及所述第四转向输送装置连接;所述第五转向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四转向输送装置及上件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件清洗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并节约生产空间,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节约生产空间的工件清洗线。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 中,为了进一步保护产品或使产品表面更加平滑美观,一般都需要对产品表面进行喷涂处理,喷涂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塑胶及家具等行业的产品上。喷涂是通过喷枪借助压力,将喷漆分散成均匀而细微的雾滴施涂于被涂物的表面的涂装方法。在实际的喷涂作业中会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喷涂后的工件表面会出现起粒现象;原因在于喷涂前有些灰尘粘附于工件的表面,而喷涂时喷漆直接覆盖这些灰尘,使喷涂后工件表面产生凹凸不平;严重影响工件表面的平滑度及美观性。工件表面产生灰尘的原因很多,如作业现场不洁,灰尘混入油漆中,工件在喷涂前没有清洗或清洗不干净;其中主要的是喷涂前清洗不干净。现有的喷涂生产线在喷涂前一般都设有除尘的步骤,通常是利用大功率的风机对运输带上的工件进行吹尘;或者通过静电消除的方式进行。但是,上述均限于简单的清理,对于工件的缝隙及死角等位置则难以清洁,除尘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喷涂效果不佳,而且目前又没有专门的清洗线对工件进行细致地清洗,通过人工清洁则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基于上述的不足,需要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节约生产空间的工件清洗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节约生产空间的工件清洗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件清洗线对承载于工件载具上的工件进行清洗,包括上件区、第一转向输送装置、应力消除炉、第二转向输送装置、清洗装置、烘干炉、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第四转向输送装置、运输带、抓取装置、第五转向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上件区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应力消除炉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应力消除炉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清洗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清洗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炉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烘干炉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上件区连接;所述抓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运输带之间;所述应力消除炉、烘干炉及运输带之间相互平行地设置。较佳地,所述工件清洗线还包括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离区、第二隔离区及第三隔离区,所述应力消除炉、第一转向输送装置及第二转向输送装置置于所述第一隔离区内,所述清洗装置、烘干炉及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置于所述第二隔离区内,所述运输带、第四、第五转向输送装置置于所述第三隔离区内。通过设置所述集装箱,并将所述集装箱分成三个隔离区,利用各个隔离区将所述エ件清洗线的各部分分隔,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影响エ件清洗线,并且各个隔离区又可避免エ件清洗线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从使内部环境更加洁净,清洗效果更好。较佳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转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及顶升转向装置,所述输出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输入端,所述顶升转向装置将所述输入端的エ件载具顶升并旋转90度后置于所述输出端。由于所述输出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输入端,所述顶升转向装置将输送入来的エ件载具顶升并将相对输出方向呈横向状态转成纵向状态,因此转向后的エ件在下降的过程中,エ件载具刚好与所述输出端接触,从而在所述输出端的输送链带动在下输出,进而达到转向及输送的目的。较佳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静支架、动支架、水平驱动机构、垂直驱动机构、若干エ件挂架及清洁槽,エ件承载于エ件载具上,所述エ件载具挂设于所述エ件挂架上,所述エ件挂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动支架上,所述动支架可水平滑动地安装于所述静支架上,所述水平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支架在所述清洁槽之间水平来回移动,所述垂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エ件挂架在所述清洁槽上方及底部之间上下移动。通过所述垂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 エ件挂架,使所述エ件挂架能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将所述エ件放入或取出清洁槽,而通过所述水平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支架,使所述垂直驱动机构及エ件挂架能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将所述エ件挂架在相邻的两清洁槽之间来回移动,当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及垂直驱动机构共同作用时,可将所述エ件载具从所述第二转向输送装置送入所述清洁槽,并且不断重复上述动作后,实现对多个エ件载具向前输送的目的,从而使所述エ件载具处于不同的清洁槽中清洗,提高清洗效率。具体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及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安装于所述静支架上,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动支架上且输出端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通过将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动支架上,并且使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当水平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齿轮时,所述驱动齿轮则在所述驱动齿条上水平运动,从而实现带动所述动支架水平移动。 更具体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若干滚轮,所述静动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滚轮与所述动支架枢接且承载于所述导轨上。由于所述エ件挂架挂载于所述动支架的ー侧,因此通过设置所述滚轮,使所述滚轮在所述导轨上滚动,从而有效地支撑所述动支架。更具体地,所述垂直驱动机构包括垂直驱动电机、驱动轴、若干绕线轮及拉线,所述垂直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动支架上,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绕线轮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上且对应设于所述エ件挂架的上方,所述拉线一端缠绕与于所述绕线轮上,另一端与所述エ件挂架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垂直驱动电机,并在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多个与所述エ件挂架对应的绕线轮,利用所述垂直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轴,使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绕线轮绕线,进而使拉线对所述エ件挂架进行拉紧或放松,从而实现对所述エ件挂架上下移动,控制简单,易于实现。进ー步地,所述清洁槽包括至少ー自来水槽、第一风切槽、至少ー纯净水槽及第ニ风切槽,所述自来水槽、第一风切槽、纯净水槽及第ニ风切槽以エ件的传输方向依次排列,且分别正对地设置于所述エ件挂架的正下方。由于在所述垂直驱动机构及水平驱动机构的同时作用下,所述工件载具步进式地不断被输送到所述清洗装置中,因此,设置所述自来水槽,风切槽及纯净水槽可以使所述工件载具每前进一步均受到不同的清洗动作,从而实现多个步骤的连续清洗,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自来水槽内还设有超声波装置。利用所述超声波装置,使所述工件在所述自来水槽内进行超声波清洗,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炉包括炉体、发热装置、过滤装置、输送带及抽风机,工件载具置于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炉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炉体内部与所述进风口及出风口连通,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发热装置、过滤装置及输送带,所述抽风机连接有抽风口,所述抽风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底部。通过利用所述发热装置及过滤装置,使外界的空气加热成热风,从而实现对所述工件载具的工件进行烘干;并且,通过将所述抽风机的抽风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底部,在炉体内部温度较高时可对其抽风,降低其内部的温度,从而起到控制炉体温度的目的。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所述应力消除炉、使工件在清洗前消除内部的残余应力,从 而达到喷涂的要求,并且设置所述清洗装置及烘干炉,利用清洗装置对不断输送的工件进行自动清洗,清洗完成后再经过所述烘干炉自动烘干,从而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清洗线,对承载于工件载具上的工件进行清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件区、第一转向输送装置、应力消除炉、第二转向输送装置、清洗装置、烘干炉、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第四转向输送装置、运输带、抓取装置及第五转向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上件区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应力消除炉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应力消除炉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清洗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清洗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炉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烘干炉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上件区连接;所述抓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向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运输带之间;所述应力消除炉、烘干炉及运输带之间相互平行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辉,林强,张灿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丰裕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