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328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和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与发动机本体相连接,发电机轴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永磁体镀膜套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够将发动机本体消耗的多余能量收集,通过发电机轴转换为电能,然后输出供其它设备使用,该结构设计通过将发动机本体消耗的多余能量进行收集转换,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上套设了设置有磁体反射层的永磁体镀膜套,能够有效降低磁能的流失。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发动机
技术介绍
电动发动机是一种以电能为能源的动力设备,一般在工业领域使用较为普遍,例如采用机床用驱动设备,或者是近几年兴起的电动汽车领域。由于电动发动机是通过电磁转换原理,使得电能转化为磁能,然后再将磁能转化为电动发动机的机械能(电动发动机 输出轴的旋转)。作为发动机
的公知常识,任何一种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都会由于自身缺陷产生一定程度的能量损耗。例如由于机体摩擦产生的热量,或者是在电动发动机中磁能的流失或是线圈中产生的涡流。这种发动机自身产生的能量消耗,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发动机的自身能量消耗过高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动发动机,该电动发动机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发动机的自身能量消耗过高问题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和发动机本体,所述发动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所述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与所述发动机本体相连接;所述发电机轴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所述永磁体镀膜套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工作状态的检测器组件。优选地,所述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设置有380V电压输出接口和220V电压输出接□。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和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与发动机本体相连接,发电机轴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永磁体镀膜套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发动机通过输电设备为发动机本体提供能源使其运转工作,为了避免发动机本体在停机过程中以及空载运转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本技术提供了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够将发动机本体消耗的多余能量收集,通过发电机轴转换为电能,然后输出供其它设备使用,该结构设计通过将发动机本体消耗的多余能量进行收集转换,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并且,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动发动机的能量消耗,本技术于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上套设了设置有磁体反射层的永磁体镀膜套,能够有效降低磁能的流失。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发动机,通过其结构设计,分别从降低磁能流失以及回收转化多余能量两个方面,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动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动发动机中能量的传递示意图;图I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输电设备I;发动机本体2;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 ;发电机轴31 ;永磁体镀膜套4;检测器组件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电动发动机,该电动发动机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够将电驱动发电机消耗的多余能量进行回收转变,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发动机的自身能量消耗过高问题的目的。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动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电动发动机中能量的传递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I和发动机本体2,发动机本体2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的发电机轴31与发动机本体2相连接,发电机轴31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4,永磁体镀膜套4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本技术提供的电动发动机通过输电设备I为发动机本体2提供能源使其运转工作,为了避免发动机本体2在停机过程中以及空载运转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本技术提供了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能够将发动机本体2消耗的多余能量收集,通过发电机轴31转换为电能,然后输出供其它设备使用,该结构设计通过将发动机本体2消耗的多余能量进行收集转换,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并且,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动发动机的能量消耗,本技术于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的发电机轴31上套设了设置有磁体反射层的永磁体镀膜套4,能够有效降低磁能的流失。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发动机,通过其结构设计,分别从降低磁能流失以及回收转化多余能量两个方面,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为了提高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发动机的自动化控制,本技术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了检测器组件5,检测器组件5用于对发电机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另外通过控制系统,在与检测器组件5实现信号连接后,能够实现对电动发动机的自动化控制。具体地,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设置有380V电压输出接口和220V电压输出接口,如此设计能够使得本技术既适用于家庭,也 可应用于工业厂区。权利要求1.ー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I)和发动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2)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所述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的发电机轴(31)与所述发动机本体(2)相连接;所述发电机轴(31)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4),所述永磁体镀膜套(4)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工作状态的检测器组件(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设置有380V电压输出接口和220V电压输出接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和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与发动机本体相连接,发电机轴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永磁体镀膜套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本技术提供的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能够将发动机本体消耗的多余能量收集,通过发电机轴转换为电能,然后输出供其它设备使用,该结构设计通过将发动机本体消耗的多余能量进行收集转换,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的发电机轴上套设了设置有磁体反射层的永磁体镀膜套,能够有效降低磁能的流失。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实提高了电动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文档编号H02K7/18GK202651990SQ20122008472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陈世六 申请人:绵阳永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发动机,包括输电设备(1)和发动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2)上还设置有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所述能量逆变回流发电机(3)的发电机轴(31)与所述发动机本体(2)相连接;所述发电机轴(31)的套设有永磁体镀膜套(4),所述永磁体镀膜套(4)上设置有磁体反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六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永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