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属于风力发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机组,第一机组包括一端安装有风叶的主轴,主轴上依次安装有能沿主轴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一支架、第一滑筒、第一发电机转子、第一弹簧,排在首位的第一支架固定于主轴上,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主轴上,第一发电机转子的附近安装有第一发电机定子,第一支架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飞铁,第一飞铁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一滑筒设于第一支架与转动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2-12级风力下正常工作,发电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属于风力发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最大只能承受5级的风力,当风力达到5级时,现有的发电机便满负荷运转,如果风力超过5级,为了不损坏设备只能锁定风力发电机,使风力发电机停止运转,不能将5级以上的风能合理的利用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2-12级风力下正常工作,发电效率高的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第一机组,第一机组包括一端安装有风叶的主轴1,主轴I上依次安装有能沿主轴I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一支架2、第一滑筒19、第一发电机转子5、第一弹簧7,排在首位的第一支架2固定于主轴I上,第一弹簧7的一端固定于主轴I上,第一发电机转子5的附近安装有第一发电机定子6,第一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飞铁17,第一飞铁17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一滑筒19设于第一支架2与转动臂之间;为了能在7-12级的风力下正常工作,所述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还包括第二机组,第二机组安装于第一机组的后方,第二机组包括依次安装于主轴I上且能沿主轴I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二支架8、第二滑筒20、第二发电机转子12、制动器转子14、第二弹簧16,排在首位的第二支架8固定于主轴I上,第二弹簧16的一端固定于主轴I上,第二发电机转子12的附近安装有第二发电机定子13,制动器转子14的附近安装有制动鼓15,第二支架8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飞铁21,第二飞铁21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二滑筒20设于第二支架8与转动臂之间,第二飞铁21转动臂的重量小于第一飞铁17转动臂的重量,第二发电机转子12的长度大于第一发电机转子5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架2、第一滑筒19、第一发电机转子5、第二支架8、第二滑筒20、第二发电机转子12上均安装有花键轴套,主轴I上安装有与花键轴套配合使用的花键槽;所述第一支架2或第二支架8的数量均为2-6个,第一滑筒19的数量与第一支架2的数量相对应,第二滑筒20的数量与第二支架8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飞铁17及第二飞铁21的两个转动臂之间的夹角均为75-80度;所述第一发电机转子5、第二发电机转子12均呈圆台形。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各部件配合使用,能够在2-12级风力下正常工作,且发电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静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本实施例的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包括第一机组,第一机组包括一端安装有风叶的主轴1,主轴I上依次安装有能沿主轴I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一支架2、第一滑筒19、第一发电机转子5、第一弹簧7,排在首位的第一支架2固定于主轴I上,第一弹簧7的一端固定于主轴I上,第一发电机转子5的附近安装有第一发电机定子6,第一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飞铁17,第一飞铁17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一滑筒19设于第一支架2与转动臂 之间;第一支架2、第一滑筒19、第一发电机转子5上均安装有花键轴套,主轴I上安装有与花键轴套配合使用的花键槽,第一支架2的数量均为2-6个,第一滑筒19的数量与第一支架2的数量相对应,第一飞铁17的两个转动臂之间的夹角均为75-80度,第一发电机转子5呈圆台形。工作原理当风力在2-3级时,主轴I转速较低,第一飞铁17的转动臂在第一弹簧7的压力下不能张开,当风力增至3-7级时,第一主轴I的转速加快,第一飞铁17产生的离心力克服第一弹簧7的弹力,转动臂开始外张,其中一个转动臂通过第一滑筒19推动第一发电机转子5逐渐进入第一发电机定子6内,这样第一发电机转子5切割磁力线的数量逐渐增多,磁力强度也增强,发电机的发电量逐渐增加,当发电机所消耗的能量大于风能时,主轴I转速就降低,第一飞铁17产生的离心力小于第一弹簧7的弹力,第一发电机转子5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向第一发电机定子6外部移动,发电机的耗能量减小,当发电机的耗能量小于风能时,主轴I转速再次提高,这样第一飞铁17产生的离心力再次克服第一弹簧7的弹力,通过转动臂及第一滑筒19将第一发电机转子5推入第一发电机定子6内,随着风力大小和发电机耗能的增减变化,在第一飞铁17和第一弹簧7的相互作用下,主轴I就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转,实现自动控制主轴I转速的目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第二机组,第二机组安装于第一机组的后方,第二机组包括依次安装于主轴I上且能沿主轴I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二支架8、第二滑筒20、第二发电机转子12、制动器转子14、第二弹簧16,排在首位的第二支架8固定于主轴I上,第二弹簧16的一端固定于主轴I上,第二发电机转子12的附近安装有第二发电机定子13,制动器转子14的附近安装有制动鼓15,第二支架8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飞铁21,第二飞铁21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二滑筒20设于第二支架8与转动臂之间,第二飞铁21转动臂的重量小于第一飞铁17转动臂的重量,第二发电机转子12的长度大于第一发电机转子5的长度;第二支架8、第二滑筒20、第二发电机转子12上均安装有花键轴套,主轴I上安装有与花键轴套配合使用的花键槽,第二支架8的数量均为2-6个,第二滑筒20的数量与第二支架8的数量相对应,第二飞铁21的两个转动臂之间的夹角均为75-80度,第二发电机转子12均呈圆台形。工作原理当风力达到7级时,第一机组已经是满负荷运转,这时,第二机组的第二飞铁21已经开始克服第二弹簧16的弹力,使转动臂外张,推动第二发电机转子12和制动器转子14分别逐渐进入第二发电机定子13、制动鼓15内,当风力达到11至12级时,发电机满负荷运转,同时,制动器转子14与制动鼓15开始接触摩擦,当风力在12级以上时,制动器转子14与制动鼓15之间的摩擦力加大,风能由制动器摩擦产生的热量而消耗掉,从而使风机稳定在要求的范围内运转。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2-12级风力下正常工作,发电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控转速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组,第一机组包括一端安装有风叶的主轴(1),主轴(1)上依次安装有能沿主轴(1)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一支架(2)、第一滑筒(19)、第一发电机转子(5)、第一弹簧(7),排在首位的第一支架(2)固定于主轴(1)上,第一弹簧(7)的一端固定于主轴(1)上,第一发电机转子(5)的附近安装有第一发电机定子(6),第一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飞铁(17),第一飞铁(17)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一滑筒(19)设于第一支架(2)与转动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控转速风カ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组,第一机组包括一端安装有风叶的主轴(I ),主轴(I)上依次安装有能沿主轴(I)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一支架(2)、第一滑筒(19)、第一发电机转子(5)、第一弹簧(7),排在首位的第一支架(2)固定于主轴(I)上,第一弹簧(7)的一端固定于主轴(I)上,第一发电机转子(5)的附近安装有第一发电机定子(6),第一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飞铁(17),第一飞铁(17)由两个同轴的转动臂构成,第一滑筒(19)设于第一支架(2)与转动臂之间。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控转速风カ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转速风カ发电机还包括第二机组,第二机组安装于第一机组的后方,第二机组包括依次安装于主轴(I)上且能沿主轴(I)轴向滑动的多个第二支架(8)、第二滑筒(20)、第二发电机转子(12)、制动器转子(14)、第二弹簧(16),排在首位的第二支架(8)固定于主轴(I)上,第二弹簧(16)的一端固定于主轴(I)上,第二发电机转子(12)的附近安装有第二发电机定子(13),制动器转子(14)的附近安装有制动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勤,
申请(专利权)人:王为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