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用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所述装置由盒盖、底座、串联冲压件和单体冲压件构成,其特点是:串联冲压件嵌于底座的“H”形凹槽内,单体冲压件嵌于底座的“L”形凹槽内,然后所述的盒盖反扣在底座上相应的互补位置构成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前后两侧均开有比热电转换模块引脚稍大的开孔,热电转换模块通过开孔插入所述连接装置,与其内部的串联冲压件和单体冲压件相连使得左右两侧相邻的热电转换模块实现串联。盒盖和底座的凹槽与插入了热电转换模块引脚的冲压件形状和大小互补。本装置耐高温、绝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简化了热电转换模块的电气连接与安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ー种连接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用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寻找高效率、无污染的能源二次利用以及能量回收转换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今能源科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汽车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含有较高的能量,但目前汽车尾气都是经排气管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如何将尾气余热进行回收转换并提供给车载电器使用,是汽车界目前探索的热点问题。热电转换模块是利用塞贝克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模块。它是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中热电转换部分的基本単元。热电转换模块的连接装置是其组成系统的关键。 目前的热电转换模块大多直接用导线进行串并联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有以下不足第一、热电转换模块间不平整,使热电转换模块与气箱接触不紧密,不能收集更多的热量;第二、安装需大量人力,易出错,操作不便;第三、随着运行时间的増加,如果某个热电转换模块损坏,难以更换;第四、一旦安装完成,不易更改各列热电转换模块间的电气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易安装、可靠性强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用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盒盖、底座、串联冲压件和单体冲压件构成,其特点是盒盖包括多个与底座固定用圆形凸台和“ I”形凹槽,圆形凸台均匀分布在盒盖上,在盒盖的前后侧开有多个“I”形凹槽。由耐高温绝缘隔热的材料制作而成。底座包括多个与盒盖圆形凸台互补的圆形凹槽、用于嵌入各种冲压件的“ H”形凹槽和“ L”形凹槽。“H”形凹槽和“ L”形凹槽分布于底座的前后侧。由耐高温绝缘隔热的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盒盖通过圆形凸台和“I”形凹槽反扣在底座上相应的互补位置构成连接装置。串联冲压件由鸭嘴形夹片301、鸭嘴形夹片303和长方形连接片302组成,采用耐高温导电材料制作而成。长方形连接片302把鸭嘴形夹片301和鸭嘴形夹片303连接起来,使插入鸭嘴形夹片的左右相邻热电转换模块实现串联。鸭嘴形夹片301和303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弾性。単体冲压件単体冲压件A由一个鸭嘴形夹片401、长方形连接片402和接线片403组成。单体冲压件B由一个鸭嘴形夹片501、长方形连接片502和接线片503组成。鸭嘴形夹片401和501用于热电转换模块引脚的插入,接线片403和503用于组间热电转换模块的电气连接。单体冲压件A和单体冲压件B均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作而成。上述盒盖(I)能够在300°C以上的温度下使用,它包括多个与底座固定用圆形凸台(101-104)和“ I” 形凹槽(105a-110a)、“l” 形凹槽(105b-110b)、“l” 形凹槽(111-114)。圆形凸台(101-104)均匀分布于盒盖,与“I”形凹槽(105a-110a、105b-110b、lll-114)相互隔开。“I”形凹槽(105a-110a、105b-110b、111-114)的尺寸大小一致,并且,在凹槽靠近盒盖外侧处有ー个凸起,该凸起用于抬起热电转换模块的引脚,使引脚与连接装置的方形孔处于同一水平面。“I”形凹槽111与“I”形凹槽105a的中心间距D1,略宽于热电转换模块引脚601、602的中心间距D3。“I”形凹槽105a与105b的中心间距为D2,保证最后热电转换模块安装好后有一定的间距。圆形凸台有一定的高度,用于与底座(2)的圆形凹槽相扣。底座由耐高温绝缘隔热的材料制作而成。上述底座(2)包括多个与盒盖圆形凸台(101-104)互补的圆形凹槽(201-204)、“H”形凹槽(205-210)和“ L”行凹槽(211-214)。盒盖和底座扣上后,盒盖的“ I”形凹槽(105a-110a、105b-110b、111-114)和底座的“H” 形凹槽(205-210)、“L” 行凹槽(211-214)依次配对,在连接装置的前后侧形成热电转换模块插入用的方形孔(701-708),在连接装置的左右侧形成単体冲压件A (4)和单体冲压件B (5)接线片伸出用的方形孔(709-710)。 底座由耐高温绝缘隔热的材料制作而成。上述串联冲压件(3)由鸭嘴形夹片(301)、鸭嘴形夹片(303)和长方形连接片(302)组成。鸭嘴形夹片301的后侧(301a)剖面层三角形,使之有更好的张力,中间部分(301b)为两片紧贴的金属片,前侧(301c)是形如鸭嘴的开ロ,用于插入热电转换模块的引脚。鸭嘴形夹片303与鸭嘴形夹片301的形状大小一致。长方形连接片302与左右两个鸭嘴形夹片的中间金属片的下片连接。串联冲压件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作而成,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弾性。上述単体冲压件A (4)由一个鸭嘴形夹片(401)、长方形连接片(402)和接线片(403)组成。鸭嘴形夹片(401)的后侧(401a)剖面层三角形,使之有更好的张力,中间部分(401b)为两片紧贴的金属片,前侧(401c)是形如鸭嘴的开ロ。接线片(403)中间有ー个圆孔,用于本列热电转换模块组件与其他热电模块组件进行串联或并联。长方形连接片(402 )把鸭嘴形夹片(401)和接线片(403)连接起来。所示的単体冲压件B (5)由ー个鸭嘴形夹片(501)、长方形连接片(502)和接线片(503)组成。鸭嘴形夹片(501)的后侧(50Ia)剖面层三角形,使之有更好的张力,中间部分(501b)为两片紧贴的金属片,前侧(501c)是形如鸭嘴的开ロ。接线片(503)中间有ー个圆孔,用于本列热电转换模块组件与其他热电模块组件进行串联或并联。长方形连接片(502)把鸭嘴形夹片(501)和接线片(503)连接起来。単体冲压件由耐高温导电材料制作而成,过电流能力大于5A,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和弾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用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组装方法是串联冲压件置于底座“H”形凹槽中,単体冲压件A和単体冲压件B置于底座“L”行凹槽中。冲压件与底座凹槽形状互补,其尺寸略小于底座凹槽尺寸,以使冲压件能置于底座凹槽中,且接触良好。本技术还提供了热电转换模块与连接装置的安装方法,其安装方法是热电转换模块以双列直插型插入连接装置中,分布于其两侧。无需外导线,实现了相邻热电转换模块的串联。具体应用时,在连接装置的上下面和热电转换模块间的间隙处涂有耐高温隔热材料,在热电转换模块的上下面涂有耐高温导热材料,以使热电转换模块的冷热端形成较大的温度差,产生更大的电量。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同列热电转换模块串联连接无需导线,直接将热电转换模块的引脚插入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中即可,使热电转换模块间很平整,能收集更多的热量;节省了大量人力,操作方便,不易出错;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某个热电转换模块损坏,直接拔出损坏的热电转换模块,插入新的热电转换模块即可;安装完成后,可更改各列热电转换模块间的电气连接方式。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歩理解本技术,作为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指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而所作的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I为本技术与热电转换模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用热电转换模块连接装置,包括盒盖(1)、底座(2)、串联冲压件(3)、单体冲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多个与底座固定用圆形凸台和“1”形凹槽,圆形凸台均匀分布在盒盖上,在盒盖的前后侧开有多个“1”?形凹槽;所述底座包括多个与盒盖圆形凸台互补的圆形凹槽、以及嵌入串联冲压件(3)或单体冲压件的“H”形凹槽或“L”形凹槽,所述“H”形凹槽和“L”形凹槽分布于底座的前后侧;所述的盒盖通过圆形凸台和“1”形凹槽反扣在底座上相应的互补位置构成连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书海,全睿,唐新峰,张清杰,邓亚东,苏楚奇,翟鹏程,黄亮,杨柳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