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包括污泥贮罐、污泥热脱水机及带式输送机,污泥贮罐和热脱水机之间设置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设置污泥泵;所述污泥热脱水机底部设置螺旋预热管,上部设置螺旋蒸汽加热管,污泥热脱水机内螺旋蒸汽加热管下设置回流水管;所述污泥热脱水机一侧设置污泥冷却槽,所述污泥冷却槽内设置冷水喷射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提高了污泥的脱水率,脱水污泥结构致密,污泥体积小,方便于对其运输、储存及处理。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脱水过程中无需投入化学药剂,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中的污泥脱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ー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
技术介绍
炸药生产出后,为了保证其贮存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制成炸药颗粒微胶囊,即在炸药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有机壁材。再利用时需要在水中用碱和表面活性剂等将壁材乳化后过滤去除,炸药干燥后利用,排出滤液形成了一定量的炸药生产废水。该废水含有大量的壁材有机物质及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高,污染严重。该种废水可以采用酸析的方法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经酸析后产生大量的含水污泥,一般含水率98% 99%,难于脱水处理。 对于该种污泥的脱水方法,采用常规的污泥脱水方法如机械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采用的设备主要有板框式压滤机、带式污泥脱水机及离心机等。这些常规脱水方法和设备,需要投加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等,以改善污泥絮体结构。其运行操作麻烦,而且脱水效率低,脱水后固体污泥含水率仍然较高(一般含水率75%以上),污泥结构松散,体积大,不利于运输、贮存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提高污泥脱水率,减少污泥体积。所述ー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包括污泥贮罐、污泥热脱水机及带式输送机。其中所述的污泥贮罐为敞ロ式圆柱体,内设竖式搅拌机,将排入污泥搅拌成均匀浆状。污泥贮罐和热脱水机之间设置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设置污泥泵。所述污泥热脱水机底部设置螺旋预热管,上部设置螺旋蒸汽加热管,污泥热脱水机内螺旋预热管连接回流水管;所述污泥热脱水机ー侧设置污泥冷却槽,所述污泥冷却槽内设置冷水喷射管;回流水管入口处距热污泥出ロ挡板15_30cm ;螺旋蒸汽加热管外接蒸汽管道。冷却槽出口挡板高度为15_20cm。所述的污泥冷却槽底部热污泥流入端横向设置ー根冷水喷射管,喷射管管内径60-80mm,喷射管与冷却槽底部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喷射管顶部开有ー排直径20-30mm孔眼,孔眼中心间距60_80mm。孔眼为规则或非规则分布;通过孔眼直径大小及孔眼数目控制水量,孔眼脉冲喷水冷却流入的热污泥,使其冷却形成硬块状,并将污泥由冷却槽末端出口挡板处冲出落至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上,所用冷水为废水处理泥水分离后的废水。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放置于冷却槽下部,输送带为循环式,输送带为多孔合成纤维滤布,呈块状污泥落入输送带上进ー步重力脱水后由输送带末端输出。所述的带式输送机为普通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下增设有U型集水槽,收集冷却水,由集水槽排水管排出。集水槽宽度与滤带相同,长度为2m以上,。污泥泵入污泥热脱水机由下部螺旋预热管预热后再由上部螺旋蒸汽加热管加热。污泥加热温度达到75°C后开始软化,自动收缩聚集并漂浮于水层表面,污泥内部水分通过污泥孔隙依靠重力脱出进入下部水层,实现污泥脱水;下层脱出热水由回流水管进入螺旋预热管用于预热污泥,脱水热污泥通过脱水机加热区及污泥冷却槽之间的冷却槽入口挡板流至冷却槽,通过脉冲喷水冷却,形成硬块状污泥,所述的螺旋预热管连接回流水管,利用污泥脱出的热水对后序进入的污泥通过热交换进行预热,以节约热能,降低处理费用,出水排放。冷却槽出ロ挡板高度低于热污泥出ロ挡板;所述的螺旋蒸汽加热管外接蒸汽管道,用于加热污泥,使污泥软化、收缩聚集形成 结构紧密的块状。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放置于冷却槽下部,输送带为循环式,输送带为多孔合成纤维滤布,呈块状污泥落入输送带上进ー步重力脱水后由输送带末端输出。所述的带式输送机为普通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下增设有U型集水槽,收集冷却水,由集水槽排水管排出。集水槽宽度与滤带相同,长度为2m以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本专利技术设备,脱水后形成的块状污泥含水率低于30%,远低于常规脱水方法。脱水污泥结构致密,污泥体积小,仅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离心机脱水污泥体积的1/3 1/4。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连续脱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图2污泥热脱水机俯视图图3污泥热脱水机剖视图图4热脱水机冷却槽、冷水喷射管、回流水管连接局部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污泥贮罐2、搅拌机3、污泥泵4、回流水出水管5、蒸汽总管6、污泥热脱水机7、污泥冷却槽8、冷却水进水管9、带式输送机10、集水槽11、回流水管12、集水槽排水管13、污泥输入管14、螺旋预热管15、螺旋蒸汽加热管16、可调支座17、冷水喷射管18、热污泥出ロ挡板19、冷却槽出ロ挡板20、回流热水进ロ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I、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炸药生产废水污泥连续脱水设备,它包括污泥贮罐I、污泥热脱水机6及带式输送机9三部分。其中所述的污泥贮罐I为圆柱体,内设竖式搅拌机2,炸药生产废水酸析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贮罐中搅拌成浆状;污泥热脱水机6包括螺旋预热管14、回流水出水管4、蒸汽总管5、污泥输入管13、螺旋蒸汽加热管15、污泥冷却槽7、冷水喷射管17,回流热水进ロ 20及回流预热水管11,可调支座16。污泥通过污泥泵3进入入污泥热脱水机后先由螺旋预热管利用污泥脱出的热水通过热交换预热,再用螺旋蒸汽加热管加热污泥,至T > 75°C,使污泥软化、收缩聚集形成结构紧密的块状,通过热污泥出ロ挡板18进入污泥冷却槽7,冷却水进水管8的冷水脉冲喷水冷却污泥温度至T < 40°C,形成硬块状,并将其通过冷却槽出ロ挡板19冲出。呈块状污泥落入带式输送机9输送带上进ー步重力脱水后由末端输出,脱出水由集水槽10收集后经排水管12排至废水处理系统。带式输送机末端输出脱水污泥结构呈紧密的硬块状,含水率低于30%。实际处理效果表明该种炸药生产废水酸析产生的污泥经本专利技术设备处理,不需要外加化学药剂,脱水后形成的块状污泥含水率低于30%,远低于常规脱水方法。脱水污泥 结构致密,污泥体积小,仅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离心机脱水污泥体积的1/3 1/4。权利要求1.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包括污泥贮罐、污泥热脱水机及带式输送机,其特征是,污泥贮罐和热脱水机之间设置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设置污泥泵;所述污泥热脱水机底部设置螺旋预热管,上部设置螺旋蒸汽加热管,螺旋预热管连接回流水管;所述污泥热脱水机一侧设置污泥冷却槽,所述污泥冷却槽内设置冷水喷射管;所述污泥冷却槽底部热污泥流入端横向设置一根冷水喷射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管内径60-80mm,喷射管与冷却槽底部冷却水进水管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顶部开有一排直径20-30mm孔眼,孔眼中心间距60_8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眼为规则或非规则分布。5.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放置于冷却槽下部。6.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下设有U型集水槽。7.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槽设置有冷却槽出口挡板。8.如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热脱水机连接污泥冷却槽一侧设置热污泥出口挡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包括污泥贮罐、污泥热脱水机及带式输送机,污泥贮罐和热脱水机之间设置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设置污泥泵;所述污泥热脱水机底部设置螺旋预热管,上部设置螺旋蒸汽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污泥脱水设备,包括污泥贮罐、污泥热脱水机及带式输送机,其特征是,污泥贮罐和热脱水机之间设置有污泥管,所述污泥管上设置污泥泵;所述污泥热脱水机底部设置螺旋预热管,上部设置螺旋蒸汽加热管,螺旋预热管连接回流水管;所述污泥热脱水机一侧设置污泥冷却槽,所述污泥冷却槽内设置冷水喷射管;所述污泥冷却槽底部热污泥流入端横向设置一根冷水喷射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荣展,马乐,郝龙云,徐泉,邹译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