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构件,特别涉及载货汽车上的前罩板。
技术介绍
载货汽车的前罩板由内板和外板两大部分构成,在需要观察或检修发动机舱内的部件时,必须先将前罩板打开,然后用撑杆将前罩板撑起。前罩板上用于撑杆定位的结构是一个长条形的开口,该开口位于内板后端中部偏左的位置,由于此处内板与外板之间的间距较小,撑杆穿过开口会直接顶靠在外板上,容易在外板上顶出凸包,从而影响外板的外观。另外,撑杆顶起时侧边受力,即撑起前罩板的位置没在最中央,这样撑起前罩板时操作困难,并且在前罩板撑起时,发动机的抖动很容易使前罩板自动闭合,很有可能会砸伤正在维修的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撑起方便的载货汽车前罩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载货汽车前罩板,包括外板(I)和内板(2),内板(2)固定于外板(I)的板面内,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内板(2)后端的中部开有定位孔(3),该定位孔⑶位于内板⑵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上,并且定位孔⑶为圆形。本技术将定位孔的位置移至内板后端的中央,这样通过撑杆撑起前罩板更方便,前罩板撑起时的稳定性好,即使受发动机的抖动影响也不会自动闭合,保障了维修人员的安全。同时,定位孔为圆形,且定位孔的位置距离外板较大,受圆形定位孔的约束,撑杆不与外板直接接触,能有效防止外板发生损坏。所述定位孔(3)的直径为9. 5-10. 5_。定位孔的直径与撑杆相适应,定位孔的直径过小,会影响撑杆撑起前罩板的稳定性;直径过大,撑杆穿过定位孔的杆身较长,容易顶伤外板。为了方便取材、有利于加工制作并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外板(I)和内板(2)均由厚度为O. 8mm的钣金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货汽车前罩板,包括外板(1)和内板(2),内板(2)固定于外板(1)的板面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板(2)后端的中部开有定位孔(3),该定位孔(3)位于内板(2)前后方向的中心线上,并且定位孔(3)为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鸣,贺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