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波专利>正文

机动车辆贮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95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8
一种机动车辆贮能装置包括制动摩擦滑块,凹楔形链杆,活塞式空压机,凸楔形气压顶杆,气压软管,两条复位弹簧,气压控制阀,钢丝线。凸楔形气压顶杆由凸楔形气顶杆压活塞和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组成,活塞式空压机由活塞式空压机活塞与活塞式空压机缸套组成。机动车辆贮能装置,通过制动摩擦滑块与路面摩擦产生摩擦阻力,推动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运动,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挤压空气产生高压气体并贮存在贮气缸套内,机动车辆的惯性势能就转化成高压空气的内能并贮藏起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动车辆贮能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积蓄了巨大的惯性势能,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看,机动车辆的制动过程,就是消耗惯性势能并把它转化成刹车片与轮鼓的摩擦热能的过程,摩擦热能引发轮鼓温度升高,导致刹车片烧毁,从而导致刹车失灵。因此,如何消减机动车辆的惯性势能,并把它贮存起来变废为宝,既可以节省能 源,又可以减小制动摩擦,降低轮鼓温度,防止刹车片烧毁,提高机动车辆运行安全系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把惯性势能转化成高压空气势能并贮存起来,适当时候再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并且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贮能装置。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贮能装置包括制动摩擦滑块,凹楔形链杆,活塞式空压机,凸楔形气压顶杆,气压软管,气压控制阀,钢丝线。凸楔形气压顶杆由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和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组成,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和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缸套侧壁开有高压气体通气口,并与气压控制阀固定连接;活塞式空压机由活塞式空压机活塞与活塞式空压机缸套组成,活塞式空压机活塞与活塞式空压机缸套之间也安装有复位弹簧,缸套侧壁开有高压气体通气口,并与气压软管相连。活塞式空压机缸套固定在机动车辆底盘的大梁下面,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与凹楔形链杆一端的燕尾自由角铰接,凹楔形链杆的另一端与摩擦滑块铰接;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顶端成三角形,顶角与机动车辆底盘的大梁铰接,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另一端与制动摩擦滑块铰接,制动摩擦滑块的两个铰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与一根气压软管相连,气压软管与一只气压控制阀连接,气压控制阀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式空压机的缸套上,气压控制阀的开关通过一根钢丝线牵引控制。凹楔形链杆两条边为直线,第三条边为燕尾形,燕尾的中间是一个凹陷角。凸楔形杆气压顶杆活塞缸套的顶部呈三角形,顶角为自由角,缸套侧壁开有高压气体通气口。活塞式空压机缸套分进排气缸套和贮气缸套两部分,中间有活塞皮碗分隔,缸套侧壁开有高压气体通气口。活塞式空压机活塞由活塞滑块、活塞套环、活塞皮碗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由钢杆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机动车辆贮能装置,通过制动摩擦滑块与路面摩擦产生摩擦阻力,推动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运动,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挤压空气产生高压气体并贮存在贮气缸套内,机动车辆的惯性势能就转化成高压空气的内能并贮藏起来。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机动车辆贮能装置结构示意图(I):钢丝线;(2):气压控制阀(3):气压软管;(4):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5):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6):复位弹簧;(7):制动摩擦滑块;(8):凹楔形链杆;(9):活塞式空压机活塞;(10):复位弹簧;(11):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2):机动车辆的底盘大梁。图2是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结构示意图(2-1):活塞式空压机活塞滑块;(2-2):活塞式空压机活塞钢杆;(2-3):活塞式空压机活塞套环;(2-4):活塞式空压机活塞皮碗。图3是活塞式空压机的缸套结构示意图 (3-1):活塞式空压机缸套排气室(3-2):活塞式空压机缸套贮气室;(3-3):活塞式空压机高压气体通气口 ;(3_4):气压控制阀。图4是凸楔形杆气压顶杆活塞缸套示意图(4-1):凸楔形杆气压顶杆缸套高压气体通气口 ; (4-3):复位弹簧;(4-2):凸楔形杆气压顶杆缸套(4-4):凸楔形杆气压顶杆活塞。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机动车辆贮能装置,包括钢丝线(I)、气压控制阀(2)、气压软管(3)、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5)、复位弹簧(6)、制动摩擦滑块(7)、凹楔形链杆(8)、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复位弹簧(10)、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1);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与机动车辆的底盘大梁(12)铰接,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1)固定在机动车辆的底盘大梁(12)下面,气压控制阀(2) —端固定在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1)上,另一端与气压软管(3)相连,气压控制阀(2)的开关拉柄与钢丝线(I)相连,气压软管(3)另一端与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相连,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与活塞(5)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6)、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5)的另一端与制动摩擦滑块(7)铰接,制动摩擦滑块(7)又与凹楔形链杆的一端(8)铰接,凹楔形链杆(8)另一端燕尾自曲角与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铰接,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与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1)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0)。凹楔形链杆两条边为直线,第三条边为燕尾形,燕尾的中间是一个凹陷角。凸楔形杆气压顶杆活塞缸套的顶部呈三角形,顶角为自由角,缸套侧壁开有高压气体通气口。活塞式空压机缸套分进排气缸套和贮气缸套两部分,中间有活塞皮碗分隔,缸套侧壁开有高压气体通气口。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由活塞滑块、活塞套环、活塞皮碗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由钢杆固定连接。钢丝线⑴拉动气压控制阀⑵的开关拉柄,打开气压控制阀(2)的开关,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1)内贮存的高压气体通过气压控制阀(2)和气压软管(3)传输到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内,高压气体推动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5)下行,下行的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5)拉长复位弹簧(6)并推动制动摩擦滑块(7)挤压路面,制动摩擦滑块(7)与路面摩擦产生的摩擦阻力推动制动摩擦滑块(7)向车辆后方运动,制动摩擦滑块(7)带领凸楔形气压顶杆和凹楔形链杆作逆时针转动,当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的顶端一条边顶住机动车辆底盘大梁下方时,凹楔形链杆(8)燕尾自由角(13)也顶住活塞式空压机活塞的活塞滑块停止转动,此时,凹楔形链杆(8)推动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继续向后运动,同时挤压复位弹簧(10),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的活塞皮碗将空气挤入活塞式空压机缸套,把空气变成高压气体贮藏起来;当活塞式空压机活塞的活塞套环向后运动,经过气压控制阀(2)的通气管口之后,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的高压气体经过气压控制阀(2)和气压软管(3)排泄到空中,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内的高压气体消失,拉长的复位弹簧(6)收缩,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5)上行,带动制动摩擦滑块(7)上行离开地面,摩擦力消失,凹楔形链杆(8)顺时针转动,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的推力也随之消失,被挤压的复位弹簧(10)恢复伸长,推动活塞式空压机活塞(9)向前运动,一个气压贮能周期结束;当活塞式空压机活塞的活塞套环向前运动,经过气压控制阀(2)的通气管口之后,活塞式空压机缸套(11)内贮存 的小部分高压气体重新通过气压控制阀(2)和气压软管(3),传输到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4)内,新一轮气压贮能周期开始。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辆贮能装置,其特征是贮能装置包括制动摩擦滑块,凹楔形链杆,活塞式空压机,凸楔形气压顶杆,气压软管,气压控制阀,钢丝线;活塞式空压机缸套固定在机动车辆底盘的大梁下面,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与凹楔形链杆一端的燕尾自由角铰接,凹楔形链杆的另一端与摩擦滑块铰接;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顶端成三角形,顶角与机动车辆底盘的大梁铰接,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另一端与制动摩擦滑块铰接,制动摩擦滑块的两个铰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与一根气压软管相连,气压软管与一只气压控制阀连接,气压控制阀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式空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贮能装置,其特征是贮能装置包括制动摩擦滑块,凹楔形链杆,活塞式空压机,凸楔形气压顶杆,气压软管,气压控制阀,钢丝线;活塞式空压机缸套固定在机动车辆底盘的大梁下面,活塞式空压机的活塞与凹楔形链杆一端的燕尾自由角铰接,凹楔形链杆的另一端与摩擦滑块铰接;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顶端成三角形,顶角与机动车辆底盘的大梁铰接,凸楔形气压顶杆活塞另一端与制动摩擦滑块铰接,制动摩擦滑块的两个铰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凸楔形气压顶杆缸套与一根气压软管相连,气压软管与一只气压控制阀连接,气压控制阀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塞式空压机的缸套上,气压控制阀的开关通过一根钢丝线牵引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