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20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软包装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用胶黏剂相粘合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乙烯-聚乙烯醇薄膜。所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四层薄膜之间的胶黏剂层的厚度比为3.0~3.5:3.6~4.0:4.1~4.5。所制备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膜与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导热系数、高阻隔、易封装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软包装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
技术介绍
真空隔热板(Vacuum Insulation Panel, VIP)是一种超绝热保温材料,其由填充隔热芯材、吸气剂以及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将保留在绝热空间内的气体清除掉,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极大地降低了导热系数。因此真空绝热板的性能及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面隔膜材料在其使用过程中对气体的抗渗透能力,真空绝热板内的真空度愈低,则其隔热性能愈佳,导热系数变化小,真空绝热板的隔热 性能越好,使用寿命越长。目前,为了提高薄膜抗气体渗透性能,增强真空绝热板的隔热性能,其包装袋需要采用铝塑复合软包装膜,如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721767U、专利授权公布号CN101844642A介绍了一种铝塑真空隔热板包装薄膜,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尼龙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层、铝箔层、双向拉伸尼龙层、聚乙烯,其导热系数< 0.005W/m · K,水蒸气透过率< O. 2 g/m2. day,氧气透过率< O. 05 cc/m2.day。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381006Y介绍了一种铝塑真空隔热板包装薄膜,其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双向拉伸尼龙15um、镀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2um、聚乙烯15um、招箔7um、乙烯15um、茂金属聚乙烯85um,其水蒸气透过率为O. 2g/m2. day,氧气透过率为O. lcc/m2. day,导热系数< O. 0035W/m ·Κ,封装一周后导热系数每天增加O. 0451mff/m ·Κ。尽管上铝塑包装薄膜可以满足真空隔热板的使用要求,但是考虑到金属铝箔的导热系数(273 W/m· K)远远大于聚酯薄膜(导热系数为O. 15 W/m · K)、尼龙薄膜(导热系数为O. 43 W/m · K)、聚乙烯薄膜(导热系数为I. 05W/m*K)的导热系数。而真空隔热板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 2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会影响到真空隔热板的使用寿命,因此开发导热系数高阻隔的真空隔热板包装膜已成为一种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具有低导热系数、高阻隔、易封装等特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用胶黏剂相粘合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乙烯-聚乙烯醇薄膜。所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四层薄膜之间的胶黏剂层的厚度比为3. O 3. 5 :3. 6 4. O :4. I 4. 5。上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按步骤依次为(I)聚乙烯薄膜采用三层共挤吹膜出工艺生产,由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组成;(2)通过干式复合方式将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上粘合剂复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的涂层面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的镀铝面,上胶量在3. O 3. 5g/m2,然后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5 55 0C >60 80%、3 5天条件下进行熟化处理。(3)将步骤(2)所得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胶粘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上粘合剂复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上胶量在3. 6 4. Og/m2,然后再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5 55°C、60 80%、4 6天的条件下熟化处理;(4)将步骤(3)所得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胶粘剂/镀铝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粘合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粘合剂复合聚乙烯薄膜或乙烯-聚乙烯醇薄膜的电晕面,上胶量在4. I 4. 5g/m2,然后再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35 45°C、60 80%、2 4天的条件下熟化处理。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技术导热系数约为O. 0025 O. 003ff/m ·Κ,每天的导热系数增加O. 025mff/ m · K (封装一周)。(2)本技术的氧气透过率OTR ( O. 05 cc/m2. day, 23°C *0%湿度,水蒸气透过率WVTR ( O. 05g/m2. day, 38°C *90%湿度,经过20次的扭曲试验后氧气透过率仍然小于O.I cc/m2. day。(3)本技术的热封强度彡50N/15mm,能够耐受-7(T80°C的工作温度以及60 IOOkPa的压缩强度。(4)本技术具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表面平整无气泡晶点等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所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的复合层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聚乙烯薄膜7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I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用聚氨酯胶黏剂相粘合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I、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3、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5、聚乙烯薄膜7。四层薄膜之间的三层胶黏剂层2、4、6的厚度比为3. O :3. 6 :4. 5。上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为(I)通过干式复合方式将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上粘合剂复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上胶量在3. Og/m2,然后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5°C、60%、3天条件下进行熟化处理。(2)将步骤(I)所得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胶粘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粘合剂复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上胶量在3. 6g/m2,然后再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5°C、60%、4天的条件下熟化处理;(3 )将步骤(2 )所得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胶粘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粘合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粘合剂复合聚乙烯的电晕面,上胶量在4. lg/m2,然后再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0°C、60%、2天的条件下熟化处理。经检测,其导热系数约为O. 0025ff/m ·Κ,每天的导热系数增加O. 025m ff/ m ·Κ (封装一周)。氧气透过率O. 047 cc/m2. day,水蒸气透过率O. 039g/m2. day,经过20次的扭曲试验后氧气透过率仍然小于O. 08cc/m2.day。热封强度550N/15mm,能够耐受-7(T80°C的工作温度以及60 IOOkPa的压缩强度。实施例2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用胶黏剂相粘合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所述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由外到内四层薄膜之间的胶黏剂层的厚度比为3. 5 :4· O :4· 5。上述的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外到内依次为用胶黏剂相粘合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乙烯?聚乙烯醇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松高虎黄鹤邹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