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71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其中,釜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有排污管的排污口,釜体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排污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防止反应釜中沉降的杂质带入下道工序(如灌装工序),提高了农药制剂的质量,增加了农药制剂的透明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反应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避免产生沉降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医药等行业,它是将反应釜中的各种液体通过浆式搅拌器搅拌,使物料分散均匀已达到充分反应。在生产农药制剂(如18%阿维菌素乳油)时,原药和辅料中含有部分杂质,当反应釜内反应完成后,杂质会逐渐沉降在反应釜的釜底并与农药制剂一起输送到储罐内,降低了农药制剂的透明度和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提高农药成品质量的反应釜。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其中,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有排污管的排污ロ,所述釜体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进料ロ位于所述排污ロ的上方。所述出料管穿过所述排污管的侧壁伸入所述釜体内,所述出料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排污管的侧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防止反应釜中沉降的杂质带入下道エ序(如灌装エ序),提高了农药制剂的质量,増加了农药制剂的透明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开关阀;2、排污管;3、排污ロ ;4、釜体;5、釜盖;6、进料ロ ;7、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參见图1,本技术是ー种反应釜,包括釜体4和釜盖5,其中,釜体4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有排污管2的排污ロ 3,釜体4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管7,出料管7的进料ロ 6位于排污ロ 3的上方;出料管7穿过排污管2的侧壁伸入釜体4内,出料管7固定设置在排污管2的侧壁上;出料管7和排污管2均设置有开关阀I。其中,排污管2为直径108mm的不锈钢管,出料管7为直径50mm的不锈钢管,出料管7通过排污管2进入釜体4内,出料管7与排污管2的侧壁牢固焊接,出料管7的进料ロ6位于排污ロ 3上方15mm处。釜体4内反应完全后,净化沉淀,农药制品由出料管7排出,进入下一道エ序,沉淀的杂质及未反应的原药及辅料(催化剂等)由排污管2排出并放置归并,整体回收后循环利用。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有排污管的排污ロ,所述釜体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进料ロ位于所述排污ロ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穿过所述排污管的侧壁伸入所述釜体内,所述出料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排污管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排污管均设置有开关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其中,釜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有排污管的排污口,釜体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排污口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有效防止反应釜中沉降的杂质带入下道工序(如灌装工序),提高了农药制剂的质量,增加了农药制剂的透明度。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638425SQ20122032302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存稳 申请人:山东中诺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有排污管的排污口,所述釜体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排污口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诺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