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22 阅读:5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包括四套对角线配置的单元锻造箱,相应的锤头驱动系统以及径向进给机构。采用组合式机架,零部件结构规则;改进了双滑块正弦机构的结构,运转平稳,便于制造,锻机的进给和打击部分均采用刚性同步,准确可靠。重量轻、成本大幅度降低。(*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锻造机械。公知的四锤头径向锻造机以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的奥地利GFM公司的结构为典型。四套打击机构,包括偏心套(45)、偏心轴(44)双滑块机构(42、48),成对以对角线位置按装在一个方形整体锻造箱(40)内。在锻造箱后方有一整体主传动齿轮箱,该齿轮箱对应于每个偏心轴(44)处都有一个盘形大齿轮通过联轴器及飞轮带动偏心轴(44)旋转。偏心轴(44)的旋转运动通过双滑块正弦机构转换为主滑块(42)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锤头(41)对棒料进行锻打。偏心轴(44)装在偏心套(45)内,蜗轮(47)通过丝杠(46)带动偏心套旋转,从而改变偏心轴(44)的位置,因此可获得不同尺寸的锻件截面。四个偏心大齿轮用中间齿轮啮合起来,以保持四个偏心轴(44)的同步旋转。该结构四锤头径向锻造机的缺点是整机的铸造箱体(40),体积庞大,笨重,加工要素多,精度要求高,加工周期长;不便维修;上述原因使得GFM公司的径向锻造机成为世界上机床产品中最为昂贵的一种设备。对许多工厂来说,径向锻造机可望而不可及,极大地限制了这种设备在生产中发挥技术经济效益。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如下的四锤头径向锻锻造机组合式机架,零部件结构规则,通用性强,易加工、装配、维修;径向进给机简单调整方便;改进双滑块正弦机构,使之更便于制造,运转平稳,进给与打击部分均采用刚性同步,准确可靠;造价大幅度降低。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包括四套成对角线配置的打击机构、机架、相应的锤头驱动系统以及锤头的径向进给机构。其中四套打击机构分别装在四个独立的单元锻造箱内,各单元锻造箱由箱体、偏心轴、横滑块、主滑块、飞轮组成;二个相对独立的封闭框架垂直交叉构成四锤头径向锻造机的组合式机架,每个封闭框架内有二个对置的单元锻造箱,四个按对角线配置的单元锻造箱处在同一平面上;二个封闭框架置于底座上,并能同时或单独沿底座滑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是封闭框架由连接件和二个单元锻造箱共同构成,而且连接件一端与一个单元锻造箱固定,另一端呈封闭状态,二个单元锻造箱以锻造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配置,在连接件的封闭端和单元锻造箱之间,置入一驱动两个单元锻造箱同步趋近或远离锻造中心线的斜楔机构;油缸始终给单元锻造箱一个力,使二个单元锻造箱有远离锻造中心线的趋势。本技术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的连接件为数块拉板,其一端用销轴与单元锻造箱固定,另一端与斜横梁组成封闭端,在单元锻造箱与斜横梁之间置入斜楔机构。本技术的第三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的连接件为长圈形框架,其一端与单元锻造箱固定,另一端与单元锻造箱之间置入一斜楔机构。本技术的第四个优选方案是每个单元锻造箱后装有一个齿轮包,其中轴S1由电机驱动,并通过联轴节带动飞轮及偏心轴旋转;轴S1上的锥齿轮与另二根锥齿轮轴啮合带动二根轴S3旋转;每根锥齿轮轴S3通过万向联轴节、滑键套将四个单元锻造箱后的齿轮包两两连接起来。本技术的第五个优选方案是同一封闭框架内的二个单元锻造箱,通过固定在锻造箱一侧的齿条、齿轮、锥齿轮对和对中轴啮合起来,组成一封闭环,其中的对中轴固定在底座上。本技术的第六个优选方案是单元锻造箱的箱体内,驱动锤头打击的双滑块正弦机构,其中的横滑块分为二块分别嵌在主滑块的幅板两侧;单元锻造箱内偏心轴一端装有飞轮,另一端装有平衡轮,且飞轮及平衡轮上均有配重块。下面结合本技术的二个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当然本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三个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附图3、附图4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拉板(22)一端与上方的单元锻造箱用销轴固定,另一端与其对角线下方的斜横梁(24)相连,组成一封闭框架;二个相对独立的封闭框架垂直交叉构成四锤头径向锻造机的组合机架,四个单元锻造箱在同一平面内按对角线成对布置;二个封闭框架置于底座(16)上,并能同时或单独沿底座(16)滑动。每个封闭框架内两个单元锻造箱以锻打击中心线为对称中心配置,在斜横梁(24)与下方单元锻造箱之间,插入一斜楔机构。该斜楔机构由丝杠(25)、楔块(26)和楔条(27)组成,可将丝杠(25)垂直于拉板(22)方向的运动转化为单元锻造箱沿拉板方向的移动,实现径向送进。两组斜楔机构结构相同,可以同步送进,也可以分别单独送进,以便既能锻打圆形截面也可锻打方形或矩形截面。油缸(15)固定在斜横梁(24)上通过活塞杆给单元锻造箱施加压力,使之压紧在斜楔机构上,以消除间隙。在该力作用下,两个单元锻造箱有远离锻造中心的趋势,同一封闭框架内的二个单元锻造箱,其一侧都固定有齿条(17),该齿条与齿轮(18)啮合,齿轮(18)固定在锥齿轮轴上,该锥齿轮轴通过锥齿轮对(19)传动对中锥齿轮轴(20)。当两个单元锻造箱同时趋近或远离锻造中心时,上述的一套齿轮、齿轮传动系统有机的啮合起来,刚性保持二个单元锻造箱的同步。并可保证其永远对称于一个锻造中心。其中的对中锥齿轮轴(20)的位置由底座(16)限定。每个单元锻造箱的箱体(1)与其内的偏心轴(2)、横滑块(3)及主滑块(4)组成的双滑块正弦机构,可以将偏心轴(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主滑块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锤头对锻件进行打击。偏心轴(2)一端装有飞轮(6),另一端装有平衡轮(7),两者都有平衡块(8),使偏心轴中段及其上的横滑块(3)的质量得到平衡,避免旋转时的震动。每个单元锻造箱背后装有齿轮包(9),其中的轴S1通过联轴器与飞轮(6)相联接带动偏心轴(2)旋转,轴S1由电机驱动并通过锥齿轮对(12、13)带动轴S3旋转。上方的两个单元锻造箱各有两个轴S3成90°布置,水平方向的以滑键(14)及万向轴节(15)相互联接;垂直方向的分别与其正下方单元锻造箱齿轮包的轴S3以滑键(14)及万向轴节(11)相联接,以保证四个偏心轴(2)的同步旋转。附图6给出了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用长圈形框架(33)取代前述的由拉板(22)及斜横梁(24)等组成的组合框架。其余结构均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以单元锻造箱替代整体锻造箱,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减轻了整机重量,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以楔传动完成径向送进运动,取消了公知结构中用来驱动偏心套的一大套复杂的送进机构;以单元齿轮包替代公知结构中的整体传动箱,进一步降低了制造难度及机器重量;主要零部件如单元锻造箱、齿轮包等有很好的通用性,生产管理方便。图1、图2是奥地利GFM公司四锤头径向锻造机结构图。图中40,锻造箱箱体;41,锤头;42,主滑块;43,导向套;44,偏心轴;45,偏心套;46,丝杆;47,蜗轮;48,横滑块。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结构图。图4是A-A剖视图,图5是B-B剖视图。图中1,锻造箱箱体;2,偏心轴;3,横滑块;4,主滑块;6,飞轮;7,平衡轮;8,配重块;9,齿轮包;11,万向联轴节;12、13,锥齿轮对;14,滑键套;15,油缸;16,底座;17,齿条;18,齿轮;19,锥齿轮对;20,对中锥齿轮轴;22,拉板;23,销轴;24,斜横梁;25,丝杠;26,斜楔块;27,楔条;S1、S3,齿轮轴。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的结构图。图中33,长圈形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包括四套成对角线配置的打击机构、机架、相应的锤头驱动系统以及锤头的径向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①四套打击机构分别装在四个独立的单元锻造箱内,各单元锻造箱由箱体(1)、偏心轴(2)、横滑块(3)、主滑块(4)、飞轮(6)组 成;②二个相对独立的封闭框架垂直交叉构成四锤头径向锻造机的组合式机架,每个封闭框架内有二个对置的单元锻造箱,四个按对角线配置的单元锻造箱处在同一平面上;③二个封闭框架置于底座(16)上,并能同时或单独沿底底座(16)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包括四套成对角线配置的打击机构、机架、相应的锤头驱动系统以及锤头的径向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①四套打击机构分别装在四个独立的单元锻造箱内,各单元锻造箱由箱体(1)、偏心轴(2)、横滑块(3)、主滑块(4)、飞轮(6)组成;②二个相对独立的封闭框架垂直交叉构成四锤头径向锻造机的组合式机架,每个封闭框架内有二个对置的单元锻造箱,四个按对角线配置的单元锻造箱处在同一平面上;③二个封闭框架置于底座(16)上,并能同时或单独沿底底座(16)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其特征在于①封闭框架由连接件和二个单元锻造箱共同构成,而且连接件一端与一个单元锻造箱固定,另一端呈封闭状态,二个单元锻造箱以锻造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配置,在连接件的封闭端和单元锻造箱之间,置入一驱动两个单元锻造箱同步趋近或远离锻造中心线的斜楔机构(26);②油缸(15)始终给单元锻造箱一个力,使二个单元锻造箱有远离锻造中心线的趋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锤头径向锻造机,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数块拉板(22),其一端用销轴(23)与单元锻造箱固定,另一端与斜横梁(24)组成封闭端,在单元锻造箱与斜横梁(24)组成封闭端,在单元锻造箱与斜横梁之间置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