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力头对击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49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动力头对击锤。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金属成型用锻压设备,它用于金属成型加工,特别是金属模锻加工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一个对击锤的机架上装多个动力头,多个动力头完成现需要用多台锻压设备才能完成的成型工作。每一个动力头完成锻压加工中的一道工序,达到减少设备台数、减少占地面积、缩短工件传送距离、减小工件的散热损失和氧化,从而提高工件加工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金属成形用锻压设备,它用于金属成形加工,特别是金属模锻加工中。现在已有的锻压设备,不管是有砧座模锻锤、自由锻锤、还是钢带联动或液压联动的对击锤,在一个机架上都只有一个动力头(即只有一个汽缸驱动头,或是液压驱动头,或是电气驱动头或是其它机械驱动头)。但在锻压工艺中,常常要求工件经多次变形后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即多工位成形。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小型工件,可以采用在模块或镶块模座上设置多个型槽来解决。在加工工件时,工件分别依次放入不同的型槽中完成各次变形。由于在模块或镶块模座上设置多个型槽,工件放在一些型槽中打击时,锤头和模具要受偏心载荷的作用,这对锤头导向件和模具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投影面积大的工件,如齿轮或其它盘形毛坯件,在一个锤头模块或镶块模座上不可能布置多个型槽时,或者是锻锤不能承受由于多型槽所产生的偏心载荷时,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用几台锻锤组成一条生产线。例如,由自由锻锤制坯,2吨锤预锻,3吨或5吨锤终锻,然后再到切边机上切边。这种方式使用的设备多,占用的厂房面积大,工件传送的距离长,因而要考虑散热使工件温度降低以及工件在传送中的氧化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动力头对击锤,它由机架(1)、动力头(2)、弹性支承(3)和外导向架(4)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头(2)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架(1)总质量大于动力头(2)的锤头系统的质量的5倍以上,至少有一个动力头是锻锤锤头。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动力头对击锤,它由机架(1)、动力头(2)、弹性支承(3)和外导向架(4)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头(2)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架(1)总质量大于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