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878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备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提供了一种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包括水相储器、油相储器、超声发生仪、超声作用腔、机架、设有内构件的静态混合器、循环管、出液接受杯和搅拌器;静态混合器通过固定架垂直的固定在机架上;水相储器的出口通过水相管线相连通与超声作用腔相连通,油相储器出口通过油相管线与超声作用腔相连通,超声发生仪的探头插在所述超声作用腔中;出液接受杯设置在所述静态混合器底部出口下方;循环管一端插入所述的出液接受杯中,另一端与所述的水相储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超声-静态混合装置,制备的纳米粒,粒径60-300nm,Zeta电位在-30-20mv,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制备二硫杂环戊烯并吡咯酮化合物纳米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相储器(1)、油相储器(2)、超声发生仪(6)、超声作用腔(9)、机架(4)、设有内构件(501)的静态混合器(5)、循环管(10)、出液接受杯(7)和搅拌器(8);所述静态混合器(5)通过固定架(401)垂直的固定在所述机架(4)上;所述水相储器(1)的出口通过水相管线相连通与所述超声作用腔(9)相连通,所述油相储器(2)的出口通过油相管线与所述超声作用腔(9)相连通,所述超声发生仪(6)的探头(601)插在所述超声作用腔(9)中;所述出液接受杯(7)设置在所述静态混合器(5)底部的出口(503)的下方;所述循环管(10)一端插入所述的出液接受杯(7)中,另一端通过输送设备与所述的水相储器(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锋栾瀚森王浩杨莉徐凤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