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制造方法,该线束制造方法在实现保护器的结合部分不向外突出的结构的同时,能够防止在结合部分处的结合强度的下降或改善结合强度。围绕线束(1)的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圆表面缠绕片状构件(14),并且片状构件(14)的两个侧部(141,142)在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叠置。利用在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与片状构件(14)的叠置部分(两个侧部141与142)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的治具(5)和超声波焊接机的加压构件(焊头6),片状构件(14)的叠置部分的至少部分被加压以用于超声波焊接,从而在线捆(12)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由片状构件(14)形成的保护器(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并且具体涉及制造设有保护器的线束的方法,该保护器保护构造线束的电线(单根电线或多根电线形成的电线组)。
技术介绍
在车辆、比如汽车的内部,布置有用于相互连接电气以及电子设备以及其它设备的线束。通过将预定的类 型的电线结合成预定的形状而形成线束。保护器可以安装在构造线束的电线的预定部分上从而防止由于来自外部的载荷等引起的损坏。存在各种结构的保护器。例如,广泛使用具有中空内部的壳状模制产品。根据应用了模制保护器的结构,电线被容纳在保护器的内部空间中,从而防止从外部向电线施加载荷。这样,能够防止对于电线等的损坏。然而,应用了模制保护器的结构具有以下问题。首先,需要模具来制造模制保护器。通常模具价格高昂,从而制造成本以及保护器价格增加,因此还可能增加线束的价格。另外,在电线被容纳在壳状模制保护器的结构中,在保护器的内周表面与电线之间可能出现间隙。为此,如果振动、震动等被施加到线束,则电线与保护器的内周表面碰撞,从而可能产生碰撞声音。此种碰撞声音可能被使用者认为是异常的声音,并且因此应用了该线束的产品(比如在其中引绕有该线束的车辆)的质量降低。此外,由于电线与保护器的内周表面的碰撞,震动撞击该电线从而可能损坏该电线。作为使用了非模制保护器的结构,可使用在作为专利文献I的JPH11( 1999)-7856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专利文献I所描述的结构中,围绕构造线束的线组缠绕片状部件,缠绕的片状部件的多余的部分叠置从而层压在一起,并且然后叠置的部分被用于焊接的热压缩机加压并加热。根据该结构,围绕线组缠绕的片状部件充当保护线组的保护器。因为与模制产品相比,片状部件价格低廉,所以与应用了模制保护器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部件成本。然而,在上述结构中,片状部件的焊接部分(=多余的部分)从线组的表面向外突出,从而增加了保护器的外部尺寸。为此,例如当在窄处引绕线束时,多余部分妨碍布线操作。作为焊接部分不从线组的外周表面突出的结构,已经建议了例如在作为专利文献2的JP H9 (1997)-298015A中描述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结构中,构造线束的线组被柔性片材覆盖,该柔性片材的两个侧部均在线组的外周表面上叠置,向该叠置部分涂敷热溶粘合剂,并且然后在此状态下线组以及柔性片材被热压机在加热的同时加压。当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被加压并被加热时,叠置部分与热溶粘合剂结合。根据专利文献2的结构,沿线组的外周表面形成柔性片材的结合部分。为此,结合部分不从线组的外周表面突出。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结构具有以下问题。首先,不仅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并且构造线束的线组也被热压机加压并且加热。构造线束的每个线被构造成具有涂布有覆层部件的导体,并且覆层部件由热塑性树脂复合物形成。为此,当加热线组时,每个电线的覆层部件被热损坏,从而可能使保护导体并且使导体绝缘的功能降低或消失。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仅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被热压机的按压模具直接加压,但是构造叠置部分的柔性片材的一个侧部经由线组被间接地加压。为此,如果在加压时线组变形,则不能将充足的压力施加到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为此,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并不充分结合,从而结合强度减小。如果增加施加的压力以改善结合强度,则也增加了施加到线组的加压力,从而可能损坏线组。另外,在加压时施加到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的压力可被线组的变形的形式影响。然而,难于控制使得线组的变形均匀,并且因此施加到柔性片材的叠置部分的压力可能变得不均匀。因此,叠置部分的结合强度可能变得不均匀。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 H11-7856A专利文献2 JP H9-298015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上述问题将通过以下途径被本专利技术解决提供能够减小围绕电线(包括单个的电线以及多个电线的捆这两者)安装以用于保护电线的保护器的尺寸的,提供能够防止在构造保护器的片状材料的结合部分处的结合强度下降或改善结合强度的,或者提供能够在实现构造保护器的片状材料的结合部分不向外突出的结构的同时,防止在结合部分处的结合强度下降或改善结合强度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围绕电线(除了单个的电线以外,还包括由多个电线形成的线捆)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缠绕片状构件,并且使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在电线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上的一部分上叠置;并且在电线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与片状构件的叠置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治具并且通过焊接机的加压构件对片状构件的叠置部分的至少部分加压并焊接。应注意假设在单根电线的情况下,“电线的外周表面”指的是单根电线的最外部构件的外周表面(通常是覆层部件的外周表面),或,在由多根电线形成的线捆的情况下,“电线的外周表面”指的是被认为是线捆的实体的外周表面(然而,由于忽略每个电线以及在电线之间的间隙而形成具有精细的表面粗糙度的模制的实体的外周表面)。关于焊接机,能够应用超声波焊接机。在该情况下,关于片状构件,能够应用由可超声波焊接的材料制成的构件。并且,在片状构件的叠置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加压时,能够应用提供超声波振动以用于焊接的结构。关于治具,能够应用平板或具有沿电线的外周表面的形状的弧形截面的近似棒状的构件,该平板或近似棒状的构件在电线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治具可被构造成在围绕电线的预定部分缠绕片状构件之前预先被设置在电线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并且片状构件可被构造成具有在治具的外周表面上叠置的两个侧部。此外,治具可被构造成在围绕电线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缠绕片状构件之后,被插于电线的预定部分的外周表面与片状构件的叠置部分的内周表面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沿电线的外周表面形成构造保护器的片状构件的部分叠置处的部分(=形成结合部分的部分)。为此,能够形成不具有向外突出的部分的保护器。因此,能够减小保护器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结合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的过程中,当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的至少部分介于焊接机的加压构件(当焊接机是超声波焊接机时,是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与治具之间时,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的至少部分被加压。为此,能够将预定的压力施加到片状构件的预定部分(即,充当结合部分的部分)。这样,与未使用治具 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加施加到片状构件的压力,从而改善在结合部分处的结合强度。另外,因为能够容易地控制所施加的压力,所以当依次结合多个部分时,能够将均匀的压力施加到所有部分,从而使结合强度均匀。因此,线束的质量稳定并且便于质量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构造线束的电线的表面通过热传递加热,但是其温升小,并且电线的覆层部件未损坏。因此,电线的用于保护导体并且使导体绝缘的覆层部件的功能未降低或消失。另外,当将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结合在一起时,电线未加压,从而防止电线被施加的压力损坏。因此,能够保持线束的可靠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叠置处的部分沿线捆的外周表面形成并且形成在外周表面上方。为此,当在以其中片状构件的两个侧部相叠置处的部分被构造成向外突出的常规结构结合之后,要求移除(=修剪)不必要的部分时,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中,该过程是不需要的。因此,能够实现制造过程的数目的减少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实现构造保护器的材料的结合部分不向外突出的结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理,平野信行,村田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