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连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206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抑制分割保持体之间的打开,从而能抑制传到电线的外力向端子侧传递。连接器(10)具备多个端子(12)、多根电线(16)、以及组装于连接器壳体(14)侧的合成树脂制的后保持体(18),后保持体(18)具有分割保持体(42a、42b),分割保持体(42a、42b)分别具有位于多根电线(16)之间的分割突部(46),通过分割保持体(42a、42b)相互固定,从而分割突部(46)组合而构成配置于多根电线(16)之间的电线按压突部(48),电线按压突部(48)具有第1带安装部(58),通过架设在第1带安装部(58)之间的第1捆扎带(65),多根电线(16)分别以与电线按压突部(48)密接的状态相互被捆扎固定,并从第1方向的两侧相互按压各个分割突部(46)彼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1、以往,为了在车载设备间电连接而使用连接器。这样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收纳于连接器壳体的端子、以及与端子连接的电线,电线从连接器壳体的电线引出口引出到外部。当施加于引出到外部的电线的外力传到端子侧时,则产生触点微滑动磨损等问题。因此,为了抑制施加于电线的外力波及到端子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具备抑制电线的振动并且将电线保持于连接器壳体的树脂制的后保持体。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2-786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后保持体通过组合在电线的轴垂直方向上将电线夹在中间而相互组装的一对分割保持体而构成。故此,由于来自电线的振动反复传到后保持体或高温环境下的蠕变现象等,也考虑到如下可能性:分割保持体有相互打开的倾向,在后保持体与电线之间产生间隙,传到电线的外力波及到端子侧。特别是,在电线由于车载部件的高电压化而大径化的情况下,也考虑到产生间隙的可能性变高。

3、因此,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抑制分割保持体之间的打开,能抑制传到电线的外力向端子侧传递。

4、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5、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备:多个端子,收纳于连接器壳体;多根电线,分别与多个所述端子连接,相互隔开间隙地并列地引出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后保持体,具有多个电线插通筒部,引出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的多根所述电线分别以压接状态插通并保持于所述多个电线插通筒部,所述后保持体组装于所述连接器壳体侧,所述后保持体具有一对分割保持体,一对所述分割保持体从各所述电线的轴垂直方向两侧夹入保持所述电线并相互固定,一对所述分割保持体分别具有:多个凹槽,分别与多根所述电线的外周面密接;和分割突部,在多根所述电线的并列方向上位于多个所述凹槽之间,向多根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突出,通过一对所述分割保持体相互固定,从而由多个所述凹槽划定多个所述电线插通筒部,多个所述电线插通筒部并列配置,并且通过所述分割突部组合而构成电线按压突部,所述电线按压突部配置于从多个所述电线插通筒部突出并向所述引出方向延伸的多根所述电线之间,所述电线按压突部具有:一对电线接触面,在所述并列方向上与配置于两侧的所述电线接触;和一对第1带安装部,设置于与一对所述电线接触面的对置方向正交的第1方向的两侧的端面,通过架设在一对所述第1带安装部之间的第1捆扎带,从多个所述电线插通筒部突出并向所述引出方向延伸的多根所述电线分别以与所述后保持体的所述电线按压突部的一对所述电线接触面密接的状态相互被捆扎固定,所述第1捆扎带从所述第1方向的两侧与一对所述第1带安装部接触,从所述第1方向的两侧相互按压构成所述电线按压突部的一对所述分割保持体各自的所述分割突部彼此。

6、专利技术效果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抑制分割保持体之间的打开,从而能抑制传到电线的外力向端子侧传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线按压突部的一对所述电线接触面由向它们的所述对置方向的内侧凸出的弯曲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还具备金属制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固定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并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筒状的电线引出口,引出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的多根所述电线从所述电线引出口引出,所述后保持体与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电线引出口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各所述分割保持体具有在所述引出方向上设置于与所述分割突部相反的端部侧的第2带安装部,所述分割保持体相互组装而构成的所述后保持体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的两侧的一对所述第2带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线引出口的多个所述被卡合部包括配置于所述并列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第1被卡合部和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第2被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后保持体的各所述电线插通筒部的内周面的直径尺寸大于在所述电线插通筒部的内部插通的各所述电线的所述外周面的直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后保持体具有朝向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电线引出口呈悬臂梁状突出的弹性锁定片,所述弹性锁定片在突出端部具有嵌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电线引出口具有在所述电线引出口的所述外周面开口的凹状的锁定片收纳部,在所述锁定片收纳部的底面突出设置有所述锁定突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电线引出口的位于所述电线的所述引出方向侧的筒状端部,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并在所述引出方向侧的端面开口的多个缺口状的所述被卡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后保持体包括嵌入到所述电线引出口的所述筒状端部的内周侧的安装筒部、和突出设置于所述安装筒部的外周面的突出形状的所述第1卡合部,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连接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线按压突部的一对所述电线接触面由向它们的所述对置方向的内侧凸出的弯曲面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还具备金属制的屏蔽壳,所述屏蔽壳固定于所述连接器壳体并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筒状的电线引出口,引出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的多根所述电线从所述电线引出口引出,所述后保持体与所述屏蔽壳的所述电线引出口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各所述分割保持体具有在所述引出方向上设置于与所述分割突部相反的端部侧的第2带安装部,所述分割保持体相互组装而构成的所述后保持体具有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的两侧的一对所述第2带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电线引出口的多个所述被卡合部包括配置于所述并列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第1被卡合部和配置于所述第1方向的两侧的多个第2被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兼松佑多卞成显广胁宣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