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用的芯骨和橡胶履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481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履带用的芯骨以及橡胶履带。该履带用的芯骨能够在不使用连结用的专用零件的前提下以简单的操作进行连结、并且能够抑制由来自路面的输入所造成的变形。以恒定间隔配置在周向S上且在该周向上连结相邻的芯骨彼此、从而构成环状的履带(13)的履带用的芯骨(20)包括:销部(22),其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卡挂槽(34),其与销部(22)形成为一体,并供相邻的芯骨(20)的销部(22)卡挂;以及一对翼部(30),其与销部(22)形成为一体,并且隔着销部(22)分别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从而能够在不使用连结用的专用零件的前提下以简单的操作进行连结,并且能够抑制由来自路面的输入所造成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履带用的芯骨和橡胶履带
技术介绍
在橡胶履带中,为了保持芯骨间的张力,存在有使用连结环等连结构件来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橡胶履带(例如,专利文献I 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如下橡胶履带该橡胶履带在芯骨的翼部上形成封闭开口部,将连结体卡挂在相邻的芯骨的封闭开口部处,从而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连结件式橡胶履带,该连结件式橡胶履带使用了一体地形成有芯骨部与连结件部的连结件一体型芯骨。在该连结件式橡胶履带中,在相邻的连 结件一体型芯骨的连结件部内插入连结销,从而使相邻的连结件一体型芯骨彼此连结。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连结件式履带该连结件式履带在芯骨的翼部处形成鼓出部,使相邻的芯骨彼此的鼓出部重叠,在鼓出部间的圆形空间内插入棒状构件,从而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 004 - 00159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 - 6734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 - 507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不使用连结用的专用零件的前提下以简单的操作来进行连结、并且能够抑制由来自路面的输入所造成的变形的履带用的芯骨和使用了该履带用的芯骨的橡胶履带。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是以恒定间隔配置在周向上,在上述周向上连结相邻的芯骨彼此,从而构成环状的履带的履带用的芯骨,该履带用的芯骨包括卡合轴部,其沿上述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卡合部,其与上述卡合轴部形成为一体,并与相邻的上述芯骨的卡合轴部相卡合;以及一对翼部,其与上述卡合轴部形成为一体,并且分别配置在该卡合轴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侧上,且向上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通过使相邻的上述芯骨的卡合轴部与上述芯骨的卡合部相卡合,相邻的上述芯骨彼此连结。在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通过使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与该芯骨的卡合部相卡合,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即,能够在不使用连结用的专用零件的前提下连结相邻的芯骨彼此。另外,相邻的芯骨彼此的连结操作也能够通过使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与芯骨的卡合部相卡合这样的简单的操作来进行。另外,由于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具有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翼部,例如,与不具有一对翼部的芯骨相比,在使用于橡胶履带的情况下,由于来自路面的输入(负载)被一对翼部分散,因此抑制了芯骨的变形。但是,承受了来自路面的输入的翼部存在应力集中于根部部分的倾向。因此,在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将一对翼部与卡合轴部形成为一体,并且分别配置在该卡合轴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利用该结构,翼部所承受的来自路面的输入向与该翼部形成为一体的卡合轴部分散,因此缓和了翼部的根部部分处的应力集中,抑制了翼部的变形。另一方面,例如,与分别在卡合轴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一对翼部的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相比,分别在卡合轴部与卡合部之间配置有一对翼部的芯骨的翼部所承受的来自路面的输入无法充分地向卡合轴部分散,因此无法充分地缓和翼部的根部部分处的应力集中。因而,采用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能够在不使用连结用的专用零件的情况下以简单的操作进行连结,并且能够高效地抑制来自路面的输入所造成的变形。另外,此处所述的向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翼部包括从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延伸的翼部,也包括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翼部和在宽度方向上倾斜或弯曲延伸的翼部等。 对于第2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根据第I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其中,上述卡合轴部的直径是使相邻的上述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的上述芯骨的卡合轴部与相邻的上述芯骨的卡合轴部间的中心间距离的30 %以上的值。在第2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由于卡合轴部的直径是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的芯骨的卡合轴部与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间的中心间距离的30%以上的值,因此充分地确保了卡合轴部的强度,进一步抑制了由翼部所承受的来自路面的输入而造成卡合轴部变形的情况。另外,此处所述的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指的是使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与该芯骨的卡合部相卡合,对相邻的芯骨彼此给予周向的张力的连结状态。对于第3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根据第I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其中,上述卡合部是向上述履带的外周侧开口的槽,在使相邻的上述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与相邻的上述芯骨的卡合轴部相接触的部分形成为沿着该卡合轴部的外周面的形状。在第3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由于在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卡合部的与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相接触的接触部分被设为沿着该卡合轴部的外周面的形状,例如,与未被设为沿着该卡合轴部的外周面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芯骨的卡合部同与该芯骨的卡合部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能够充分地承受在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作用的张力。另外,能够抑制卡合部的局部磨损的扩展。对于第4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根据第3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其中,该履带用的芯骨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与上述卡合部形成为一体,且从上述卡合部的与上述卡合轴部侧相反的一侧的槽壁的开口侧端部向上述卡合轴部侧延伸,在使相邻的上述芯骨的卡合轴部与上述卡合部相卡合的状态下与该卡合轴部相重叠,并且通过抵接来限制该卡合轴部向上述外周侧的移动。在第4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在使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与芯骨的卡合部相卡合的状态下,形成在卡合部上的限制部与该卡合轴部相重叠,使该限制部与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相抵接,从而限制了该卡合轴部向外周侧的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使芯骨的卡合部的槽底侧与相邻的芯骨的卡合轴部相抵接,限制了该卡合轴部向内周侧的移动。即,限制了相邻的芯骨彼此向履带内外方向的相对移动。由此,抑制了在履带行驶时相连结的相邻的芯骨彼此间的连结脱离(连结状态解除)。对于第5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根据第3技术方案或第4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其中,上述卡合轴部具有突条,该突条在使相邻的上述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在同与相邻的上述芯骨的卡合部相接触的部分处于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上向上述周向突出并从上述宽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在第5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由于卡合轴部具有突条,该突条在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在同与相邻的芯骨的卡合部相接触的部分处于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处向周向突出并从宽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因此卡合轴部的截面积增加,能够更加高效地抑制由翼部所承受的来自路面的输入而造成卡合轴部变形的情况。对于第6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根据第I 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履带用的芯骨,其中,该履带用的芯骨具有一对内周侧突起部,该一对内周侧突起部与上述卡合 轴部形成为一体,且分别配置在上述卡合轴部的两端部与上述一对翼部之间,向上述履带的内周侧突出并且向上述周向延伸,在该延伸部分上形成有上述卡合部,上述一对内周侧突起部的宽度在上述卡合部侧比上述卡合轴部侧窄,在使相邻的上述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上述芯骨的一对内周侧突起部的卡合部侧进入到相邻的上述芯骨的一对内周侧突起部的卡合轴部侧内。在第6技术方案的履带用的芯骨中,由于在使相邻的芯骨彼此连结的状态下,芯骨的一对内周侧突起部的卡合部侧进入到相邻的芯骨的一对内周侧突起部的卡合轴部侧内,因此芯骨与同该芯骨相邻的芯骨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因芯骨的一对内周侧突起部的卡合部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泽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