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锻加工中以控制锻模的加压位置为目的的在模锻机上的加工方法及装置。过去,在模锻加工中为了控制锻模的加压位置,如图8所示,在与锤辊3相接的背衬垫块17、17的内壁和锻模18、18的外壁之间插装有楔片19、19(日本国特许公告公报,昭和57年第4418号)。按照上述公知装置,在锤辊的压力传递系统上由于插装着楔片,对一组锻模来说,形成必须经过六个部件(2个背衬垫块、2个楔片、2个锻模)的状态,于是因为这些部件便加大了缓冲作用,对提高加工精度造成困难。即,部件数量越多,由于相互间的间隙及部件的变形使加压力被缓冲,也存在噪音进一步加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由于是通过移动背衬垫块去控制锻模的加压位置,所以解决了上述以往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模锻机上的加工方法是通过锤辊的自转和公转经由背衬垫块给锻模加压的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背衬垫块向与金属材料平行的方向移动,来控制锻模的加压位置。移动背衬垫块可使用机械驱动或液压驱动。其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锻机上的加工装置,在套内壁和锻模座的外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模锻机上的加工方法,由锤辊的自转和公转通过背衬垫块给锻模加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背衬垫块向与金属材料平行的方向移动来控制锻模的加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2-12-26 4-359359/92;JP 1993-1-22 5-027219/931.一种在模锻机上的加工方法,由锤辊的自转和公转通过背衬垫块给锻模加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背衬垫块向与金属材料平行的方向移动来控制锻模的加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在模锻机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背衬垫块的移动是使用机械驱动或液压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