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彦彬专利>正文

一种锻造机的旋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17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锻造机的旋锻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旋转机构、锻模机构及进料机构,旋转机构包括转盘及环设于转盘盘壁上的若干个压辊,所述转盘沿盘壁轴向均布多个可供各压辊安装且可使各压辊外缘部分外露的圆形嵌槽。锻模机构包括定位块、压块、模块、楔块及弧形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对棒料或管料加热就可进行冷锻,锻后的工件组织致密,强度和硬度得以均匀提高,且工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可以做到一次无屑成型,不须再进行机加工工序,工艺出品率高,既节约材料又环保。可压制出各种需要高强度高硬度的轴类或管类件,或可压制出外表面具有高精度的螺纹或花纹的棒料或管件或压制出其它各种精密的外型或内型的管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锻造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旋转锻造机械的旋锻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锻机主要是热旋锻机,一般多用于锻造一些塑性较好的合金材料,如铝合金轮盘等,且锻后的产品一般都还需要再进行机加工工序才能成型,产品的工艺出品率较低,且还需要配备加热炉,加热炉的使用会影响到工作环境和周边生活环境。而对于一些直径较小的需要高强度高硬度的轴类或管类件,或外表面需压制成高精度的螺纹或花纹的棒料或管件,或需压制成其它各种精密的外型或内型的管件等,要求锻后的产品不经过机加工工序就可以达到高精度、高表面光洁度且一次无屑成型,热加工旋锻机则很难做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冷成型、锻造精度高、工艺出品率高且环保的旋转锻造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锻造机的旋锻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旋转机构、锻模机构及进料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驱动主轴连接的可旋转的转盘及环设于转盘盘壁上的若干个压辊,所述转盘沿盘壁轴向设有可供各压辊安装且可使各压辊外缘部分外露的圆形嵌槽。上述锻模机构包括若干个定位块、若干个压块、成对拼合的模块、楔块及弹簧片,其中,所述定位块固定装在转盘内腔的固定架上且相邻定位块之间留有径向空隙,所述压块装在定位块之间的空隙中且一端与转盘内腔壁接触,所述模块装在定位块之间的空隙中与压块的另一端连接。为了径向移动锻压并方便模具的开启和闭合,上述压块和模块之间的对接面设置为斜面,上述楔块插装在压块和模块对接的斜面之间形成的楔形槽中。当转盘旋转时,为了让压块能循环外张及带动模具开启,在上述压块、定位块和模块上分别设有可拼接的弧形槽道,上述弹簧片装在弧形槽道中。为了使压辊平稳锻压压块,上述压块与转盘内腔壁接触的顶部设置为中间高且两边低的圆弧过渡面。为了减少摩擦力和震动,上述压辊与圆形嵌槽动配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在转盘盘壁上环设若干个压辊,且转盘旋转时各压辊依次锻击压块和模块的结构形式,可保证转盘旋转速度均匀稳定,锻击的频率保持恒定,且锻击的噪音低。又由于在压块与转盘内腔壁接触的顶部设置为中间高且两边低的圆弧过渡面,可使压辊平稳锻压压块;又由于采用了压辊与圆形嵌槽动配合的结构形式,可减少了压辊与压块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有效消减了压辊撞击压块时引起的震动;采用这种结构的旋锻机不需对棒料或管料加热就可进行冷锻,锻后的工件组织致密,工件的强度和硬度得以均匀提高,且工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可以做到一次无屑成型,不须再进行机加工工序,工艺出品率高,既节约材料又环保。本技术可压制出各种需要高强度高硬度的轴类或管类件,或可压制出外表面具有高精度的螺纹或花纹的棒料或管件或压制出其它各种精密的外型或内型的管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旋转机构和锻模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拆去定位块等部件);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旋转机构和锻模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锻造机的旋锻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旋转机构、锻模机构及进料机构,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驱动主轴连接的可旋转的转盘1及环设于转盘1盘壁上的若干个压辊2,所述转盘1沿盘壁轴向设有可供各压辊2安装且可使各压辊2外缘部分外露的圆形嵌槽。上述锻模机构包括若干个定位块3、若干个压块4、成对拼合的模块5、楔块6及弹簧片7,其中,所述定位块3固定装在转盘1内腔的固定架上且相邻定位块3之间留有径向空隙,所述压块4装在定位块3之间的空隙中且一端与转盘1内腔壁接触,所述模块5装在定位块3之间的空隙中与压块4的另一端连接;为了径向移动锻压并方便模具的开启和闭合,上述压块4和模块5之间的对接面设置为斜面,上述楔块6插装在压块4和模块5对接的斜面之间形成的楔形槽中。当转盘1旋转时,为了让压块4能循环外张及带动模具开启,在上述压块4、定位块3和模块5上分别设有可拼接的弧形槽道,上述弹簧片7采用弧形弹簧片7装在弧形槽道中。为了使压辊2平稳锻压压块4,上述压块4与转盘1内腔壁接触的顶部设置为中间高且两边低的圆弧过渡面。为了减少摩擦力和震动,上述压辊2与圆形嵌槽动配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转盘1在主轴驱动下匀速旋转,当其上嵌装的的压辊2旋转到压块4上时,与压块4连接的模块5开始锤压工件,当压辊2旋转到压块4顶部中间最高的位置时,压块4径向锤压模块5达到最大尺寸,模块5锤压工件也达到设定的最大尺寸,接着转盘1再旋转,压块4以及模块5在弹簧片7回复弹力的带动下往外回弹,直到压块4碰到转盘1的内腔壁,此时模块5脱离工件达到最大距离,紧接着下一个压辊2旋转到该位置锤压压块4,如此周而复始,使工件得以锻击出模具的形状。如果需要调整每次锤压的径向进给尺寸,则通过调整楔块6的进退尺寸就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机的旋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锻模机构及进料机构,其中,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与驱动主轴连接的可旋转的转盘(1)及环设于转盘(1)盘壁上的若干个压辊(2),所述转盘(1)沿盘壁轴向设有可供各压辊(2)安装且可使各压辊(2) 外缘部分外露的圆形嵌槽。上述锻模机构包括若干个定位块(3)、若干个压块(4)、成对拼合的模块(5)、楔块(6)及弹簧片(7),其中,上述定位块(3)固定装在转盘(1)内腔的固定架上且相邻定位块(3)之间留有径向空隙,所述压块 (4)装在定位块(3)之间的空隙中且一端与转盘(1)内腔壁接触,所述模块(5)装在定位块(3)之间的空隙中与压块(4)的另一端连接;上述压块(4)和模块(5)之间的对接面设置为斜面,上述楔块(6)插装在压块(4)和模块(5)对接的斜 面之间形成的楔形槽中。上述压块(4)、定位块(3)和模块(5)上分别设有可拼接的弧形槽道,上述弹簧片(7)装在弧形槽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机的旋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锻模机构及进料机构,其中,上述旋转机构包括与驱动主轴连接的可旋转的转盘(1)及环设于转盘(1)盘壁上的若干个压辊(2),所述转盘(1)沿盘壁轴向设有可供各压辊(2)安装且可使各压辊(2)外缘部分外露的圆形嵌槽。上述锻模机构包括若干个定位块(3)、若干个压块(4)、成对拼合的模块(5)、楔块(6)及弹簧片(7),其中,上述定位块(3)固定装在转盘(1)内腔的固定架上且相邻定位块(3)之间留有径向空隙,所述压块(4)装在定位块(3)之间的空隙中且一端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彦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