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333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铁芯,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所述卧式压装机具有压紧、保压、松开,在压紧状态下工件与主轴、油缸能够一起回转;卧式压装机的额定压力100T,压力0~100T之间可调。根据各种大、中型电机的定子铁芯的要求设计叠压工装,装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卧式压装机,以适合各种大、中型电机叠压、焊接或扣片,生产出合格的定子铁芯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铁芯,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
技术介绍
大、中型电机定子冲片叠片、压装、焊接(或 扣片连接)成定子铁芯,经过自动嵌线、浸漆等工艺后压入机座的先进技术,是国际电机生产的先进工艺;定子铁芯制作精度要求及槽型平整度、斜度要求高;纵观国内外定子铁芯压装大多是在标准油压机上进行,工艺复杂,特别是高铁、风力发电机定子铁芯焊接或扣片要求高,立焊比卧式平焊难度大,卧式压装机配上相应的压装工装比立式压装、叠压、拍平测量平直度方便正确在卧式压装机上压装的定子铁芯,精度高,质量好;纵观国内外定子铁芯压装没有卧式压装机,鉴于这种情况必须设计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设计的卧式压装机是液压设备,卧式压装机具有压紧、保压、松开,在压紧状态下工件与主轴、油缸能够一起回转;卧式压装机的额定压力100T,压力(Γ100Τ之间可调;设计的卧式压装机箱体和主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载5吨负荷。设计卧式压装机,具有良好的回转分度精度,与工装配合的主轴定心颈径向跳动及端面跳动精度,符合卧式车床精度要求。根据定子铁芯压装时所施加压力有预紧压力和焊接压力,设计的压装机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及压力表应设计在卧式压装机的操作面,保证调整方便、可靠。设计的卧式压装机主轴、油缸刚性连接成一体,油缸随主轴回转,油缸随主轴回转时,进油管固定不动。设计的卧式压装机主轴上设计蜗轮付,由手轮转动回转,保证叠装时工装的定位精度。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主轴轴承座、主轴、蜗轮、蜗杆、主轴油缸连接板、油缸、活塞杆、活塞、集中进油后轴承回转机构、集中进油轴定位板、集中进油轴定位座、液压系统和底座;主轴箱安装在底座上,主轴箱两端面分别开有主轴轴承座安装孔和集中进油轴固定孔;主轴轴承座安装在主轴箱端面的主轴轴承座安装孔内,油缸由油缸前端盖、油缸缸体和油缸后端盖组成,位于主轴箱内;主轴通过两个主轴轴承安装在主轴轴承座内,一端位于主轴箱内,另一端位于主轴箱外,位于主轴箱内的主轴一端与主轴油缸连接板、油缸前端盖固定连接;主轴内设有通孔,活塞杆穿过主轴内的通孔与位于油缸缸体内的活塞连接,活塞将油缸缸体分为前缸和后缸;集中进油后轴承回转机构由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集中进油轴、径向轴承和平面轴承组成;集中进油轴的一端与径向轴承、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和平面轴承装配在一起后装上油缸后端盖,集中进油轴能在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内滑动回转,集中进油轴定位板紧固在集中进油轴的另一端并通过集中进油轴定位座定位装配固定在主轴箱上的集中进油轴固定孔内;油缸后端盖与油缸缸体固定在一起;集中进油轴设有前缸进油孔和后缸进油孔,后缸进油孔直通油缸缸体的后缸,前缸进油孔经过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油缸后端盖、油缸缸体、油缸前端盖的前缸进油孔进入油缸前缸;蜗轮装配在主轴上,蜗杆安装在主轴箱上的蜗杆轴承孔内并与蜗轮啮合。所述的位于主轴箱外的主轴一端设有主轴活塞杆导向套。所述的活塞杆位于主轴箱外的一端设有活塞杆连接套,活塞杆连接套内设有活塞杆接杆,活塞杆接杆前端设有压紧螺母。所述的主轴轴承座位于主轴箱外的一端上装有主轴轴承密封盖。所述的靠近主轴油缸连接板的主轴一端上装有调整主轴精度的主轴承锁紧螺母。所述的活塞杆伸出主轴的一端设有油缸活塞杆出轴密封套,活塞杆出轴密封套位于油缸前端盖内孔里。 所述的蜗杆的出轴端安装有刻度盘和手轮。所述的油缸后端盖、油缸缸体和油缸前端盖设有前缸进油孔并依次相通,所述的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的外径上设有与集中进油轴的前缸进油孔相通的进油槽;进油槽与油缸后端盖的前缸进油孔相通。卧式压装机主轴箱箱体与底座应具有良好的刚度和强度;主轴箱设计与普通车床一样,主轴轴承座安装孔与集中进油轴固定孔在镗床上镗到标准尺寸,端面同时镗出,保证主轴箱两端面的孔同心。在主轴箱上设计有蜗杆轴承孔,在镗床上镗到标准尺寸,保证蜗轮的回转精度;设计主轴轴承座、主轴,主轴和两个主轴承一起按标准装入主轴轴承座内,主 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主轴承应承载5T负荷;主轴设计内孔通孔,主轴内孔前端设计活塞杆导向套,保证油塞杆运行与主轴同心。按标准设计油缸、油缸如纟而盖、活塞、活塞杆、油缸后纟而盖和集中进油轴;王轴、油缸前端盖、油缸、油缸后端盖通过螺栓刚性连成一体,集中进油轴的一端连同轴承装在油缸后端盖内;集中进油轴的另一端通过集中进油轴定位板和集中进油轴定位座固定在主轴箱上,保证主轴、油缸等装配后与主轴箱箱体主轴轴承座安装孔同心,保证主轴轴承与集中进油轴轴承回转精度。 集中进油轴一端固定在主轴箱体上,另一端装配径向轴承、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及平面轴承并装配在油缸后端盖内,使油缸随主轴回转时,集中进油轴固定不动,保证油缸回转时,进油管固定不动。在主轴上设计蜗轮,装配在主轴上;蜗杆按标准装配在主轴箱的蜗杆轴承孔内,蜗杆的出轴端安装有手轮和刻度盘,通过手轮、刻度盘、蜗杆、蜗轮回转保证工装的分度精度。设计溢流阀集成块,装在主轴箱左侧;溢流阀、压力表装在溢流阀集成块上,保证调压方便可靠、指示正确。压装机卧式叠压,根据各种大、中型电机的定子铁芯的要求设计叠压工装,装上所设计的卧式压装机,以适合各种大、中型电机叠压、焊接或扣片,生产出合格的定子铁芯产品O附图说明图I为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向视 图中1、主轴箱;2、主轴轴承座;3、主轴;4、主轴轴承;5、蜗轮;6、蜗杆;7、主轴承锁紧螺母;8、王轴油缸连接板;9、油缸如纟而盖;10、油缸活塞杆出轴恶'封套;11、油缸缸体;12、活塞杆;13、活塞;14、螺母;15、径向轴承;16、油缸后端盖;17、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18、平面轴承;19、集中进油轴;20、集中进油轴定位板;21、集中进油轴定位座;22、主轴箱盖;23、主轴轴承密封盖;24、主轴活塞杆导向套;25、底座;26、刻度盘;27、手轮;28、溢流阀集成块;29、溢流阀;30、压力表;31、液压系统;32、活塞杆连接套;33、活塞杆接杆;34、压紧螺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为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由主轴箱I、主轴轴承座2、主轴3、主轴轴承4、蜗轮5、蜗杆6、主轴承锁紧螺母7、主轴油缸连接板8、油缸前端盖9、活塞杆出轴S封套10、油缸缸体11、活塞杆12、活塞13、螺母14、油缸后纟而盖16、径向轴承15、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17、平面轴承18、集中进油轴19、集中进油轴定位板20、集中进油轴定位座21、主轴箱盖22、主轴轴承密封盖23、主轴活塞杆导向套24、底座25、刻度盘26、手轮27、溢流阀集成块28、溢流阀29、压力表30、液压系统31、活塞杆连接套32、活塞杆接杆33和压紧螺母34组成。主轴箱I ;设计主轴箱1,主轴箱设计结构件焊接后经过回火消除应力;主轴箱上、下平面加工时保证上、下平面平行,设计的主轴轴承座安装孔与集中进油轴固定孔在镗床上一次压装按标准镗加工,同时将主轴箱的两端面镗出;保证两孔同轴,中心轴线与上、下底面平行,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铁芯卧式压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箱、主轴轴承座、主轴、蜗轮、蜗杆、主轴油缸连接板、油缸、活塞杆、活塞、集中进油后轴承回转机构、集中进油轴定位板、集中进油轴定位座、液压系统和底座;主轴箱安装在底座上,主轴箱两端面分别开有主轴轴承座安装孔和集中进油轴固定孔;主轴轴承座安装在主轴箱端面的主轴轴承座安装孔内,油缸由油缸前端盖、油缸缸体和油缸后端盖组成,位于主轴箱内;主轴通过两个主轴轴承安装在主轴轴承座内,一端位于主轴箱内,另一端位于主轴箱外,位于主轴箱内的主轴一端与主轴油缸连接板、油缸前端盖固定连接;主轴内设有通孔,活塞杆穿过主轴内的通孔与位于油缸缸体内的活塞连接,活塞将油缸缸体分为前缸和后缸;集中进油后轴承回转机构由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集中进油轴、径向轴承和平面轴承组成;集中进油轴的一端与径向轴承、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和平面轴承装配在一起后装上油缸后端盖,集中进油轴能在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内滑动回转,集中进油轴定位板紧固在集中进油轴的另一端并通过集中进油轴定位座定位装配固定在主轴箱上的集中进油轴固定孔内;油缸后端盖与油缸缸体固定在一起;集中进油轴设有前缸进油孔和后缸进油孔,后缸进油孔直通油缸缸体的后缸,前缸进油孔经过集中进油轴滑动轴承座、油缸后端盖、油缸缸体、油缸前端盖的前缸进油孔进入油缸前缸;蜗轮装配在主轴上,蜗杆安装在主轴箱上的蜗杆轴承孔内并与蜗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神力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