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及施工方法。该混凝土块铺设在路基上,混凝土块包括土块本体、设置在土块本体上的至少三个环形凹槽、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的吊环,所述环形凹槽与吊环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土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土块本体与凸条连为一体,所述土块本体通过凸条与路基之间形成一道槽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施工简单,不受气候及天气的影响。(2)道路维修及维护方便,且速度迅速。(3)若该道路废弃后可退回为普通良田,可继续耕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
技术介绍
现在的道路施工多为水泥浇筑或是在下层铺设沙石上层浇上浙青进行施工,该种施工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且受天气影响因素较为严重等不足。当道路在某些路段需要修补时,修补比较麻烦,且工期较长。对于目前的道路施工情况例如铺设新的通讯光缆或水管等后续设施时,则传统的道路更不能胜任,往往出现今天水电部门进行施工,将道路挖的破烂不堪,过几天其它通讯部门又进行挖掘施工。在对以上诸多不便的情况下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及维护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时间和劳动强度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该混凝土块铺设在路基上,混凝土块包括土块本体、设置在土块本体上的至少三个环形凹槽、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的吊环,所述环形凹槽与吊环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土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土块本体与凸条连为一体,所述土块本体通过凸条与路基之间形成一道槽沟。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卡圈,所述吊环嵌套在卡圈内。一种利用上述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的施工方法,方法如下 将道路路基划分为若干路面单元块,土块本体的形状为长条形,设定土块本体带凸条的一端为正面,另一端为反面,相邻两块土块本体的反面两两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单元土块,上述两块土块本体的正面分别朝向路基的两侧;将上述整体单元土块填入划分好的路面单元块内;最后将上述多块整体单元土块并排整齐地铺设在路基上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土块本体的长度为路基宽度的1/2。该方法的道路为分段的水泥混凝土块构成,混凝土块上设有三个挂钩,为吊机起吊使用,不使用时可放放置与地面齐平位置(对道路的正常使用不存在影响),当需要起吊时,可将钢丝绳穿与环内进行起吊操作。实用整块建筑材料进行施工作业的多用于大桥的桥面施工,但桥梁桥面施工所用材料十分巨大故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且成本较大,很少有将该种施工方法用于道路施工中,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水泥混凝土块在一端下方开设有用于设置设备或用于排水的槽沟,可供排水或铺设电缆、光线及暖气污水管等实用,到时铺设某种管线时无需将道路进行破坏性铺设,只需将所需铺设路段的水泥块吊起,便可以实现铺设。铺设道路时,路基也无需进行铺设沙石等,只需将地面刨平,直接铺设水泥混凝土块即可,当道路被废弃时,将水泥混凝土块移走,道路便可以退还成良田。当道路要维修时,只需将环掉的几块换掉便可以完成维修施工,十分方便其工时极短,基本不需后期维护不影响交通。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I)施工简单,不受气候及天气的影响。(2)道路维修及维护方便,且速度迅速。(3)若该道路废弃后可退回为普通良田,可继续耕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结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I至附图3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I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如图I至图3所示,该混凝土块铺设在路基I上,混凝土块包括土块本体2、设置在土块本体2上的至少三个环形凹槽3、设置在环形凹槽3内的吊环4,所述环形凹槽3与吊环4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土块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凸条5,土块本体2与凸条5连为一体,所述土块本体2通过凸条5与路基I之间形成一道槽沟6。环形凹槽3内设置有卡圈7,所述吊环4嵌套在卡圈7内。实施例2 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的施工方法,方法如下 将道路路基I划分为若干路面单元块,土块本体2的形状为长条形,土块本体2的长度为路基I宽度的1/2。设定土块本体2带凸条5的一端为正面,另一端为反面,相邻两块土块本体2的反面两两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单元土块,上述两块土块本体2的正面分别朝向路基I的两侧;将上述整体单元土块填入划分好的路面单元块内;最后将上述多块整体单元土块并排整齐地铺设在路基I上即可。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该混凝土块铺设在路基(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块包括土块本体(2)、设置在土块本体(2)上的至少三个环形凹槽(3)、设置在环形凹槽(3)内的吊环(4),所述环形凹槽(3)与吊环(4)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土块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凸条(5),土块本体(2)与凸条(5)连为一体,所述土块本体(2)通过凸条(5)与路基(I)之间形成一道槽沟(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凹槽(3)内设置有卡圈(7),所述吊环(4)嵌套在卡圈(7)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将道路路基(I)划分为若干路面单元块,土块本体(2)的形状为长条形,设定土块本体(2)带凸条(5)的一端为正面,另一端为反面,相邻两块土块本体(2)的反面两两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单元土块,上述两块土块本体(2)的正面分别朝向路基(I)的两侧;将上述整体单元土块填入划分好的路面单元块内;最后将上述多块整体单元土块并排整齐地铺设在路基(I)上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块本体(2)的长度为路基(I)宽度的1/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该混凝土块铺设在路基上,混凝土块包括土块本体、设置在土块本体上的至少三个环形凹槽、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的吊环,所述环形凹槽与吊环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土块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土块本体与凸条连为一体,所述土块本体通过凸条与路基之间形成一道槽沟。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施工简单,不受气候及天气的影响。(2)道路维修及维护方便,且速度迅速。(3)若该道路废弃后可退回为普通良田,可继续耕作。文档编号E01C5/06GK102852063SQ2012101166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骆永标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混凝土块,该混凝土块铺设在路基(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块包括土块本体(2)、设置在土块本体(2)上的至少三个环形凹槽(3)、设置在环形凹槽(3)内的吊环(4),所述环形凹槽(3)与吊环(4)大小、形状相匹配,所述土块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凸条(5),土块本体(2)与凸条(5)连为一体,所述土块本体(2)通过凸条(5)与路基(1)之间形成一道槽沟(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永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